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裝機械,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打扣機。
背景技術:
打扣機適用于各類服裝,針織成衣,羽絨服,牛仔類服裝,鞋帽和皮革,塑料、帆布制品上裝釘各種金屬四合扣,工藝扣,牛仔服扣和鉚釘、彈簧、撳鈕、鞋鉚釘等。對于各種不同鈕扣和不同厚度的衣料、包料、只要調整模具并稍加調節行程,就能獲得要求的裝釘質量標準。另采用雙保險安全裝置,使用維修方便,性能穩定。
公布號為CN101756407A的“一種打扣機”,包括箱體、底座、動力機構和釘扣機構,傳動機構包括主軸,打扣機構包括送扣裝置、上模件和下模座;上摸件包括均軸向連接在主軸下端的沖壓套筒和沖頭。沖頭為為下部直徑大于上部直徑的圓柱體,沖頭的上部外套有定位套筒,沖頭和定位套筒的上端均置于沖壓套筒內,定位套筒的端口直徑小于沖頭下部直徑且定位套筒上端面與沖壓套筒內頂面之間設置有彈簧。
但是這種打扣機采用手壓手柄方式為動力源帶動傳動機構運動,傳動機構帶動沖頭擠壓扣件實現打扣功能,該種方式勞動量較大不適用于大批量打扣工作,且在面對扣件較大的打扣工作時,該種打扣機存在沖壓力不夠造成打扣失敗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打扣機,解決扣件較大沖擊力不夠打扣失敗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打扣機,包括機座、底座、動力機構、傳動機構和打扣機構,所述的打扣機構包括上模座和固定于底座的下模座,機座上裝有動力機構、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用于連接上模座的滑塊和用于推動滑塊往復活動的曲軸;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提供動力的電機和用于傳動輸出的傳動裝置,傳動裝置將電機輸出傳遞給曲軸。
采用上述結構,將打扣的沖壓工作利用電機為動力源代替人工手動,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帶動曲軸運轉,曲軸帶動滑塊上下滑動,滑塊帶動上模下壓扣件,實現扣件翻邊緊固工作。
進一步設置,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皮帶輪和飛輪,皮帶輪與電機軸連接,皮帶輪與飛輪通過皮帶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設置,飛輪具有較大的轉動慣量,裝在曲軸軸端用于儲存沖程外的能量和慣量,減少曲軸運轉速度波動,克服其他部件阻力使曲軸均勻旋轉。
進一步設置,所述的機座上設有一對用于安裝曲軸的軸座,所述的曲軸兩端軸體裝于軸座上。
采用上述結構設置,用于限制曲軸,曲軸在機器運轉過程中受到的沖擊較大,采用軸座便于曲軸的安裝維護。
進一步設置,所述的曲軸中心軸上套裝有連桿,連桿的底端裝有球頭螺桿。所述的球頭螺桿的球頭部分安裝于滑塊上。
連桿與連桿蓋套設在曲軸中心軸上,用于傳遞曲軸的運動。采用上述結構設置滑塊連接在連桿上,而連桿裝在曲軸上,曲軸運轉帶動連桿做圓周擺動,而滑塊只需要垂直于底面的上下運動,因此需要將連桿的圓周擺動轉化傳遞為滑塊的上下運動,采用上述結構設置,球頭螺桿可在滑塊連接槽內轉動,分解了連桿的其他分量傳遞連桿運動的上下分量。
進一步設置,所述的機座上設有用于引導滑塊運動的導軌,導軌與機座采用螺桿緊固。
滑塊需要保持垂直于底座平面上下活動,為了限制滑塊其他自由度保證滑塊只能進行上下滑動,采用兩條導軌用于引導和限制滑塊。同時導軌與機座采用螺桿緊固,便于滑塊安裝與機座上。
進一步設置,所述的打扣機構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頭部為圓錐狀,且在底座上與上模座相對應設置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設有定位環。
打扣機所裝的扣釘包括上片和下片,上片為圓環,而下片為圓環且圓環內圈設有筒狀翻板件,下邊翻邊部穿過布片孔再穿進上片內圈,將翻邊部向外翻折達到打扣要求,根據上述打扣翻邊需要采用上述結構設置,下模座定位環穿進扣釘下片內圈,便于布片與上片的安放,上模座頭部直徑小于下片翻折部內圈,打扣機沖壓時,上模座頭部套進下片翻折部向下擠壓,下片翻折部延上模座圓錐狀頭部向外翻折。
進一步設置,所述的機座上設有用于調節上模座與下模座之間間隙的高度調節螺桿。
采用上述結構設置,通過調節螺桿,調節上模座與下模座之間的距離,適應各種厚度不同的產品生產,擴大打扣機的適用范圍。
進一步設置,機座上設有用于記錄次數的機械計數器。
采用上述結構設置,記錄工作次數,便于統計工作量。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有以下優點,利用電機為動力源代替手動打扣工作,降低勞動量,同時機器打扣比手動打扣的力量使用更加均勻飽滿,提高打扣質量,解決了較大扣件容易打扣失敗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立體圖一;
圖2為本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3為本實施例的立體圖二;
圖4為本實施例的扣件示意圖。
附圖標記:1、飛輪;2、曲軸;3、滑塊;4、上模座;5、下模座;6、導軌;7、機座;8、底座;9、連桿件;10、連桿蓋;11、電機;12、機座導軌;13、導軌固定塊;14、調節螺桿;15、機械計數器;16、離合器;17、軸座;18、球頭螺桿;19、皮帶輪;20、皮帶;21、上片;22、下片;23、布片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2所示,一種打扣機包括機座7、底座8、動力機構、傳動機構和打扣機構,動力機構包括電機11、皮帶輪19和飛輪1,電機11安裝于機座7上,電機7輸出軸連接皮帶輪19,皮帶輪19通過皮帶20連接飛輪1;機座7上裝有兩片導軌6,導軌6與機座7通過螺桿連接;
傳動機構包括曲軸2、連桿件9、連桿蓋10、球頭螺桿18和滑塊3,曲軸2軸端安裝飛輪1,曲軸2兩端軸裝在機架7的軸座17內并用軸座蓋緊固,曲軸2中心軸套設有連桿軸瓦在連桿軸瓦外裝有一套連桿(連桿包括連桿件和連桿蓋,連桿件和連桿蓋套裝在軸上,連桿件設有兩個螺紋孔,兩部分用螺桿緊固),連桿件9的底部設有一螺紋孔,螺紋孔內裝有球頭螺桿18,球頭螺桿18上套設有一螺帽,螺帽與連桿件9底面夾緊,滑塊3上設有與球頭螺桿18相匹配的球頭槽,球頭螺桿18球頭部安裝在滑塊3的球頭槽內,滑塊3安裝在機座7上的導軌6上;
如圖4所示,打扣機構包括上模座4和下模座5,上模座4頭部為圓錐狀,頭部直徑小,且在底座8上裝有與上模座4相對應設置有下模座5,下模座5設有定位環,打扣機所裝的扣釘包括上片21和下片22,上片21為圓環,而下片22為圓環且圓環內圈設有筒狀翻板件,下片22翻邊部穿過布片孔再穿進上片21內圈,將翻邊部向外翻折達到打扣要求,下模座5定位環穿進扣釘下片22內圈,便于布片與上片21的安裝(布片安裝于上片21和下片22之間的間隙23內),上模座4頭部直徑小于下片22翻折部內圈,打扣機沖壓時,上模座4頭部套進下片22翻折部向下擠壓,下片22翻折部延上模座4圓錐狀頭部向外翻折。
如圖3所示,機座7上設有兩個圓形通孔,底座8上設有兩條相應的圓柱形機座導軌12,機座導軌12穿設進機架的圓形通孔內,在機座導軌12的頂部設有機座固定塊13,機座固定塊13中間設有一通孔,通孔內穿設有一調節螺桿14,調節螺桿14連接機座7上的調節螺紋孔內,通過轉動調節螺桿14可以調節機座7上下滑動,從而調節上模座4與下模座5之間的間隙適應不同厚度扣件打扣工作。
電機11安裝與機座7背部的調節螺紋孔外,通過螺桿與機座7連接,且皮帶輪19與飛輪1通過皮帶20連接。飛輪1邊設有離合器16,離合器16上設有手柄,離合器16套設在曲軸2上通過撥動離合器16手柄調節離合器16的離合帶動曲軸2轉動和停止。
機械計數器15安裝于軸座17上,機械計數器15有一條撥動桿,撥動桿通過鏈條與連桿蓋10,當連曲軸2運動時帶動連桿蓋10撥動帶動機械計數器15內的數字表轉動,達到計數效果。
工作原理:電機11帶動連接在電機軸上的皮帶輪19轉動,皮帶輪19通過皮帶20帶動飛輪1轉動,飛輪1帶動曲軸2轉動,曲軸2轉動帶動連桿圓周轉動,連桿通過球頭螺桿18和導軌6將連桿的圓周轉動轉化為滑塊3的上下運動,滑塊3帶動上模座4下壓扣件。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