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層流動保溫操作箱。
背景技術:
在生產鞋的流水線上,需要不斷的進行涂膠和加熱等重復工序,需要對鞋面和鞋底進行涂膠,并通過加熱使膠保持熔融并擴散,最后在將二者膠合在一起;現有的生產線設備中,都是鞋面等從加熱箱流出后,露天進行人工涂膠,膠水在加熱條件下有難聞氣味散發,對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傷,同時露天下,也會導致膠水微硬化。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層流動保溫操作箱,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層流動保溫操作箱,該操作箱兩端分別對接有加熱箱,包括用于放置鞋底的上傳送帶和放置鞋面的下傳送帶,還包括一籠罩上、下傳送帶的透明保溫罩,所述保溫罩頂部設置有照明燈具,該頂部還設置有排氣管,所述排氣管內設置有防止外界空氣進入的單向閥,所述單向閥上方設置有排氣扇,所述下傳送帶兩側均設置有操作平臺,所述透明罩兩側壁上均設置有若干個通孔,所述通孔內設置有彈性保溫筒,該保溫筒位于透明罩內的端部連接有手套,以使手套能夠伸到上、下傳送帶上,所述保溫筒內側壁上設置有隔層,該隔層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個與筒內相連通的出氣孔,還包括設置有透明罩外部的冷風機,該冷風機通過管道分別與保溫筒隔層相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透明罩每側壁上的通孔為偶數對。
進一步的,所述下傳送帶的履帶有若干根橫桿構成,相鄰橫桿間的間隙小于鞋面面積,以使鞋面能平置在橫桿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裝置避免了人員之間接觸熔融的膠水和隔絕了帶氣味的空氣,保證了健康的工作環境,并使鞋子生產質量得到提高,一舉多得。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部構造示意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保溫筒和手套的構造示意圖。
圖中:1-加熱箱,2-保溫罩,3-下傳送帶,31-橫桿,32-操作平臺,4-上傳送帶,5-通孔,6-排氣管,7-保溫筒,71-手套,72-隔層,73-出氣孔,8-冷風機,81-管道,9-鞋面。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如圖1~3所示,一種雙層流動保溫操作箱,該操作箱兩端分別對接有加熱箱1,包括用于放置鞋底的上傳送帶4和放置鞋面的下傳送帶3,還包括一籠罩上、下傳送帶的透明保溫罩2,所述保溫罩2頂部設置有照明燈具,該頂部還設置有排氣管6,所述排氣管6內設置有防止外界空氣進入的單向閥,所述單向閥上方設置有排氣扇,所述下傳送帶3兩側均設置有操作平臺32,所述透明罩2兩側壁上均設置有若干個通孔5,所述通孔5內設置有彈性保溫筒7,該保溫筒7位于透明罩內的端部連接有手套71,以使手套71能夠伸到上、下傳送帶上,所述保溫筒7內側壁上設置有隔層72,該隔層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個與筒內相連通的出氣孔73,還包括設置有透明罩外部的冷風機8,該冷風機通過管道81分別與保溫筒隔層72相連通。
本實施例中,所述透明罩每側壁上的通孔為兩對。
本實施例中,所述下傳送帶的履帶有若干根橫桿31構成,相鄰橫桿間的間隙小于鞋面面積,以使鞋面能平置在橫桿上。
使用時,加熱好的鞋面9和鞋底從加熱箱傳送進操作箱,操作人員分別坐在操作箱兩側,手伸進保溫筒內的手套內,將鞋底鞋面放置在操作平臺上膠合,再將膠合好的鞋子放置會下傳送帶上,如果手溫度高,可以開啟冷風機,對手套內供冷風,保證舒適操作環境。排氣管可以排掉保溫罩內帶氣味的空氣。本裝置避免了人員之間接觸熔融的膠水和隔絕了帶氣味的空氣,保證了健康的工作環境,并使鞋子生產質量得到提高,一舉多得。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