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智能箱包,特別是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各樣的箱包已經成為人們身邊不可或缺的飾品。人們要求箱包產品不僅在實用性上有所加強,裝飾性已成為主要拓展。
根據消費者品位的改變,箱包的材質更加多樣化,真皮、PU、滌綸、帆布、棉麻等質地箱包引領時尚潮流。同時,在越來越標榜個性的時代,簡約、復古、卡通等各類風格也從不同側面迎合時尚人士張揚個性的需求。箱包的款式也由傳統的商務包、書包、旅行包、錢包、小香包等拓展。
為了提高安全性以及簡便性,也出現了各種智能箱包。智能箱包能接收控制信號并自動行進。中國專利其公開號CN204317760U一種基于智能終端控制的智能行走旅行箱,該旅行箱包括箱包主體、輪子以及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包括MCU控制中心、第一無線通訊模塊、第二無線通訊模塊、存儲模塊、電源模塊以及動力馬達模塊,動力馬達模塊用以驅動輪子轉動;MCU控制中心分別與第一無線通訊模塊、第二無線通訊模塊以及存儲模塊相互連接;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和第二無線通訊模塊均還與智能終端相互通信連接;電源模塊的輸出端與MCU控制中心相連接;動力馬達模塊的輸入端與MCU控制中心相連接。
可以看出,上述的旅行箱通過智能終端實現遠程控制旅行箱自動行走,不再需要人力拉動箱子,操作簡單,方便;且可以節省體力,減輕了旅行的壓力和負擔,解放雙手,增加旅途樂趣。
但是,上述的箱包中的行進速度難以控制,也就是說,電機的動力直接輸出至腳輪處。
現有的其它智能箱包也都存在著類似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且穩定性高的智能箱包中的腳輪驅動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設置在智能箱包的殼體內,其特征在于,本機構包括電機、傳動機構和蓋板,所述蓋板通過緊固件固連在殼體外側且在殼體與蓋板之間形成安裝腔,上述的電機和傳動機構均固連在蓋板上且電機和傳動機構位于上述的安裝腔內,上述傳動機構的輸入端與電機轉軸相聯,上述傳動機構的輸出端與腳輪相聯。
電機和傳動機構都連接在蓋板上,并且電機和傳動機構被隱藏在殼體與蓋板之間。這樣的結構使得整個智能箱包外形結構緊湊,并且電機和傳動機構都不會占用過多空間。
電機輸出的動力經傳動機構再傳送至腳輪,傳動機構相當于變速箱的作用,最終使得腳輪得到適中的轉速。
在上述的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中,所述傳動機構為齒輪組,本機構還包括一呈殼狀的箱殼,上述的傳動機構位于箱殼內。
齒輪組位于箱殼內,避免齒輪組受到外界的干擾,提高了整個機構的穩定性。
在上述的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中,所述的箱殼通過緊固件固連在上述的蓋板上。
通過緊固件能將箱殼穩定的連接在蓋板上。
在上述的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中,所述的箱殼上具有至少三個貫穿的連接孔,每個連接孔處均具有一與其一一對應的緊固件。
這樣的結構使得箱殼具有至少三個連接處,確保箱殼能穩定的連接在蓋板上。
在上述的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中,所述的緊固件為螺釘。
螺釘作為標準的緊固件,其成本比較低且連接穩定性高。
在上述的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中,所述的電機固連在箱殼上。
箱殼不僅提高了齒輪組的連接位置,而且還提高了電機的連接位置。
在上述的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中,所述的蓋板外側具有凹入的腳輪座,上述傳動機構的輸出端具有一輸出軸,所述輸出軸伸入腳輪座處并與腳輪相固連。
腳輪連接在腳輪座處后,腳輪部分伸出腳輪座,這樣的結構使得腳輪不占用空間。
在上述的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中,所述齒輪組包括主動齒輪、過渡齒輪和從動齒輪,上述的主動齒輪與電機的轉軸相固連,上述從動齒輪與輸出軸相固連,所述的過渡齒輪連接在箱殼內且與上述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相嚙合。
為了增加不同的輸出轉速,過渡齒輪的數量為多個。
由于主動齒輪、過渡齒輪和從動齒輪均是嚙合在一起的,因此,通過齒輪傳動的方式能穩定順暢的傳遞動力。
在上述的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中,所述箱殼上具有凸出的連接部,所述的連接孔位于連接部處。
凸出的連接部于箱殼為一體式結構,這樣的結構提供了緊固件的連接位置且不會降低箱殼強度。
在上述的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中,所述的箱殼包括箱體一和箱體二,所述箱體一與箱體二通過卡接相聯。
箱體一和箱體二分開后能將齒輪組方便的裝在其內,通過卡接的方式能使箱體一與箱體二方便裝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由于電機輸出的動力通過傳動機構傳遞至腳輪處,傳動機構起到變速的作用,因此,腳輪能得到適中的轉速,使得具有本機構的智能箱包行進平穩。
同時,傳動機構中的箱殼上具有多個連接部,位于連接部處的緊固件能將箱殼穩定的連接在蓋板上,其連接穩定且結構緊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機;2、蓋板;2a、腳輪座;3、腳輪;4、箱殼;4a、連接部;4a1、連接孔;4b、箱體一;4c、箱體二;5、輸出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設置在智能箱包的殼體內。
本智能箱包中腳輪的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傳動機構和蓋板2,所述蓋板2通過緊固件固連在殼體外側且在殼體與蓋板2之間形成安裝腔,上述的電機1和傳動機構均固連在蓋板2上且電機1和傳動機構位于上述的安裝腔內,上述傳動機構的輸入端與電機轉軸相聯,上述傳動機構的輸出端與腳輪3相聯。
所述傳動機構為齒輪組,本機構還包括一呈殼狀的箱殼4,上述的傳動機構位于箱殼4內。
所述的箱殼4通過緊固件固連在上述的蓋板2上。
所述的箱殼4上具有至少三個貫穿的連接孔4a1,每個連接孔4a1處均具有一與其一一對應的緊固件。
所述的緊固件為螺釘。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采用鉚釘替換螺釘。
所述的電機1固連在箱殼4上。
所述的蓋板2外側具有凹入的腳輪座2a,上述傳動機構的輸出端具有一輸出軸5,所述輸出軸5伸入腳輪座2a處并與腳輪3相固連。
所述齒輪組包括主動齒輪、過渡齒輪和從動齒輪,上述的主動齒輪與電機1的轉軸相固連,上述從動齒輪與輸出軸相固連,所述的過渡齒輪連接在箱殼4內且與上述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相嚙合。
所述箱殼4上具有凸出的連接部4a,所述的連接孔4a1位于連接部4a處。
所述的箱殼4包括箱體一4b和箱體二4c,所述箱體一4b與箱體二4c通過卡接相聯。
電機1和傳動機構都連接在蓋板2上,并且電機1和傳動機構被隱藏在殼體與蓋板2之間。這樣的結構使得整個智能箱包外形結構緊湊,并且電機1和傳動機構都不會占用過多空間。
電機1輸出的動力經傳動機構再傳送至腳輪3,傳動機構相當于變速箱的作用,最終使得腳輪得到適中的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