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具體的說,涉及了一種玻璃下片切片磨片工藝專用手套。
背景技術:
生活中,在屠宰加工、機械制造行業、建筑行業、玻璃搬運、金屬薄板加工行業經常會使用防護手套,雖然有些防護手套表面浸有乳膠,增加了手套的耐磨性,但這種手套不但容易破損,而且不適合搬運玻璃等會割手的物體。
為了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理想的技術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設計科學、耐磨防割性強、使用壽命長的玻璃下片切片磨片工藝專用手套。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玻璃下片切片磨片工藝專用手套,包括手指部位、手掌部位和手腕部位,所述手掌部位包括手心面、手背面和虎口;所述手指部位、所述手掌部位和所述手腕部位均為棉布編織層,位于所述手心面邊緣和所述手指部位內側的所述棉布編織層表面均設置有硅膠防滑顆粒敷層,位于所述手心面中間部位和所述虎口處的所述棉布編織層表面均設置有防割耐磨纖維編織層。
基于上述,所述防割耐磨纖維層的面積大于所述手心面面積的四分之三。
基于上述,所述手腕部位設置有拉緊繩。
基于上述,所述防割耐磨纖維編織層包括玻璃纖維編織層、超高強度聚乙烯纖維編織層或超高強度芳綸纖維編織層。
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中的所述硅膠防滑顆粒敷層會增加所述手指部位對工件把持力;所述防割耐磨纖維層在增加所述手心面和所述虎口處的耐磨、防割性能的同時,也保證了所述手心面的透氣性,避免了因手掌出汗造成的手套穿戴不牢固現象。
進一步講,所述拉緊繩能在穿戴所述玻璃下片切片磨片工藝專用手套時進行縮口拉緊,在使得所述玻璃下片切片磨片工藝專用手套穿戴更牢固的同時,也避免了從手腕處向所述玻璃下片切片磨片工藝專用手套內部落入雜物。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玻璃下片切片磨片工藝專用手套具有設計科學、耐磨防割性強、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可以作為玻璃行業的防護用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玻璃下片切片磨片工藝專用手套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玻璃下片切片磨片工藝專用手套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手指部位;2、手掌部位;3、手腕部位;4、拉緊繩;21、手心面;22、手背面;23、虎口;24、防割耐磨纖維層;25、硅膠防滑顆粒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玻璃下片切片磨片工藝專用手套,如圖1和圖2所示,它包括手指部位1、手掌部位2和手腕部位3,所述手指部位1包括拇指套、食指套、中指套、無名指套和小指套,所述手掌部位2包括手心面21、手背面22和虎口23,各部位均為棉布編織層。
為了增加所述手指部位1和所述手心面21邊緣處的耐磨性及對工件把持力,位于所述手指部位1和所述手心面21邊緣處上的棉布編織層表面均設置有硅膠防滑顆粒層25,同時,為了增加所述手心面21中間和所述虎口23處的耐磨、防割性能,位于所述手心面21中間和所述虎口23處的棉布編織層表面均設置有防割耐磨纖維層,所述防割耐磨纖維層包括玻璃纖維編織層、超高強度聚乙烯纖維編織層或超高強度芳綸纖維編織層。
進一步的,為了使得所述玻璃下片切片磨片工藝專用手套穿戴更牢固,所述手腕部位3設置有拉緊繩4;為了增加所述玻璃下片切片磨片工藝專用手套的使用壽命,所述防割耐磨纖維層24面積大于所述手心面21面積的四分之三。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