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多功能充氣傘。
背景技術:
雨傘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防雨工具,現有雨傘占用體積較大,特別是對于女士而言,要將雨傘裝入包內不是很方便;如遇到夜間下雨,我們不僅要手拿著傘,還要拿著手電筒,很不方便。
為解決該問題,授權公開號為授權公告號CN203040954U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充氣雨傘,其包括均由雙層塑料密封制成的傘面、傘骨以及撐桿,所述傘面、傘骨以及撐桿相互連通,所述撐桿底部設置有一進氣口,該進氣口與一塞子嵌入密封連接,所述傘面以及撐桿外表面上均涂有一層夜光層。該實用新型專利提供的充氣雨傘雖然占用體積小,但是功能性單一,而且使用時需要手持手柄,不便于在打傘的同時進行其他的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兼具雨傘、救生圈和坐墊功能的多功能充氣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多功能充氣傘,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氣傘面、收縮帶、背帶和腰帶,所述充氣傘面中間設有開縫,該開縫上設有防水拉鏈,所述收縮帶和背帶各設有兩條,收縮帶的一端連接充氣傘面底部,所述背帶呈環形設置于收縮帶上,所述腰帶與兩條收縮帶交叉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充氣傘面分為兩層相互疊加的密封的充氣層,每層的充氣層對應設置有一個充氣口。
進一步的,所述每個充氣口上連接有一條充氣管,該充氣管的端部設有充氣閥。
進一步的,所述的每條收縮帶包括軟管、鋼絲、收絲盒,所述軟管的一端連接充氣傘面底部、另一端連接收絲盒,所述鋼絲設置于軟管內,鋼絲的一端連接充氣傘面底部、另一端連接收絲盒。
進一步的,所述收絲盒包括盒體、樞設于盒體內的轉軸和與轉軸連接的手柄,所述鋼絲的一端連接轉軸。
進一步的,所述的每條收縮帶還包括彈簧,所述彈簧設置于軟管和鋼絲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腰帶端部上設有卡扣。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充氣傘有益效果如下:
一、傘面采用充氣式,便于收納,節省空間,設有背帶,無需手持雨傘,在防雨的同時能夠解放雙手進行其他操作,使用便捷。
二、將傘面中間的防雨拉鏈拉開,可以作為救生圈使用,成為緊急情況的下的救生工具。
三、可以臨時作為坐墊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充氣傘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充氣傘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充氣傘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充氣傘,包括充氣傘面1、收縮帶2、背帶3和腰帶4。
充氣傘面1由柔性塑料或硅膠材料制成,充氣傘面1中間設有一條開縫,該開縫上設有防水拉鏈11,當防水拉鏈11拉合時能夠防止雨水滲透,充氣傘面1分為兩層相互疊加的密封的充氣層,每層的充氣層對應設置有一個充氣口,每個充氣口上連接有一條充氣管12,該充氣管12的端部設有充氣閥13。
收縮帶2和背帶3各設有兩條,兩條收縮帶2間隔設置于充氣傘面1上,收縮帶2的一端連接于充氣傘面1底部,每條收縮帶2包括軟管21、鋼絲22、收絲盒23和彈簧,軟管21的一端連接充氣傘面1底部、另一端連接收絲盒23,鋼絲22設置于軟管21內沿軟管21布置,鋼絲22的一端連接充氣傘面1底部、另一端連接收絲盒23,收絲盒23包括盒體、樞設于盒體內的轉軸和與轉軸連接的手柄,鋼絲22的另一端連接轉軸并纏繞于轉軸上,彈簧設置于軟管21和鋼絲22之間,背帶3呈環形設置于收縮帶2上,腰帶4與兩條收縮帶2交叉連接,腰帶4端部上設有卡扣。
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充氣傘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圖1和圖2所示,使用時,通過充氣閥14往充氣傘面1的兩個充氣層充氣,并使防水拉鏈11處于閉合狀態,人手穿過背帶3將多功能充氣傘背于背部,并通過卡扣將腰帶4扣緊于腰部。
不使用的狀態下,通過充氣閥14給充氣傘面1排氣,轉動收絲盒23的手柄,卷繞鋼絲22,進而壓縮彈簧同時帶動軟管21收縮。
拉開防水拉鏈11,本多功能充氣傘可以作為救生圈使用,此外本多功能充氣傘充氣狀態下還可以臨時作為坐墊使用。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若干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