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溫餐盒,尤其涉及一種一次性保溫餐盒。
背景技術:
市場現有保溫餐盒容器因為材質成本高、制造工藝復雜、體積大包裝運輸費用高等因素,造成銷售價格居高不下,難以適應快餐企業一次性用具的需求。重復利用又易因為清洗造成環境污染,消毒不徹底更易引起食品衛生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一次性保溫餐盒,本一次性保溫餐盒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次性保溫餐盒,包括盒蓋、外盒和位于外盒內的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還包括傾斜外盒壁,傾斜外盒壁由外盒的上邊緣向外傾斜形成;所述內盒還包括傾斜內盒壁,傾斜內盒壁由內盒的上邊緣向外傾斜形成;所述傾斜內盒壁掛在傾斜外盒壁上,使傾斜內盒壁和傾斜外盒壁緊密接觸;所述內盒和外盒之間的其他部分不相接觸,使外盒和內盒之間形成密閉的空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盒蓋、外盒和內盒均為食品級PP環保塑料。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傾斜內盒壁和傾斜外盒壁之間為線接觸或者面接觸。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盒蓋為雙層盒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盒蓋上設有用于放置筷子或者勺子的凹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盒蓋和外盒之間通過卡扣扣合在一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外盒的傾斜外盒壁還向上延伸形成外側盒壁;盒蓋的邊緣設有向下延伸的盒蓋外壁和盒蓋內壁;盒蓋外壁的內壁面的下邊緣設有內凸起,外側盒壁的外壁面的上邊緣設有外凸起;盒蓋外壁和盒蓋內壁之間為卡扣槽;當盒蓋與外盒扣合時,外側盒壁伸入卡扣槽內,并且外凸起和內凸起疊壓互扣,使盒蓋和外盒之間緊密接觸;同時盒蓋內壁的下邊緣緊抵在傾斜內盒壁上,使盒蓋與內盒之間緊密接觸。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本一次性保溫餐盒采用雙層盒蓋和常規餐盒增加內膽容器的設計構思,盒蓋通過增加筷槽或勺子槽設計達到模具澆注雙層盒蓋的目的,脫模方便,在餐盒上部起到密封保溫的目的,阻止熱量在餐盒上部流失。餐盒下部由外盒和內盒兩個組成,分開澆注生產,使用時疊壓互扣形成固定,內外兩盒制造尺寸有差異,兩盒之間有一定間隙,兩盒相疊壓形成密閉空間阻止一定的熱輻射傳播,達到短時間內的保溫效果。盒蓋與外盒上沿互相閉合時,盒蓋內壁的下邊緣緊抵在傾斜內盒壁上,達到密封空氣及湯汁的作用,進一步起到密封保溫作用。
本實用新型生產方法:盒體:盒蓋、外盒、內盒由于設計合理澆注無死角,分別開模一次性澆注成型,均可單品疊壓成批包裝,節約包裝空間和運輸費用,使用時將三部分扣壓組合(內盒可做隔格組合)保溫使用,也可只用盒蓋和外盒做無保溫要求使用,靈活方便。
本實用新型優點:本一次性保溫餐盒材質為食品級PP環保塑料,可降解可重復回收處理,環保衛生;材料成本低,且在現有常規生產模具小規模改造后即可生產,節約生產成本;使用對象為保溫要求一般,出餐到食用為2小時以內,且保溫效果沒有嚴格要求僅需溫度損耗不大即可的快餐企業;本一次性保溫餐盒由盒蓋、外盒、內盒三部分組成,可分開模塊化生產,可獨立包裝,使用時組合使用,使用簡便,并且大大降低了生產、材料、包裝運輸等費用,從而降低了銷售價格,便于推廣接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見圖1,本一次性保溫餐盒,包括盒蓋1、外盒2和位于外盒2內的內盒3;所述外盒2還包括傾斜外盒壁5,傾斜外盒壁5由外盒2的上邊緣向外傾斜形成;所述內盒3還包括傾斜內盒壁6,傾斜內盒壁6由內盒3的上邊緣向外傾斜形成;所述傾斜內盒壁6掛在傾斜外盒壁5上,使傾斜內盒壁6和傾斜外盒壁5緊密接觸;所述內盒3和外盒2之間的其他部分不相接觸,使外盒2和內盒3之間形成密閉的空間。盒蓋1、外盒2和內盒3均為食品級PP環保塑料。傾斜內盒壁6和傾斜外盒壁5之間為線接觸或者面接觸。所述盒蓋1為雙層盒蓋。所述盒蓋上設有用于放置筷子或者勺子的凹槽4。盒蓋1和外盒2之間通過卡扣口合在一起。外盒2的傾斜外盒壁5還向上延伸形成外側盒壁7;盒蓋1的邊緣設有向下延伸的盒蓋外壁9和盒蓋內壁8;盒蓋外壁9的內壁面的下邊緣設有內凸起10,外側盒壁7的外壁面的上邊緣設有外凸起11;盒蓋外壁9和盒蓋內壁8之間為卡扣槽12;當盒蓋與外盒扣合時,外側盒壁7伸入卡扣槽12內,并且外凸起11和內凸起10疊壓互扣,使盒蓋1和外盒2之間緊密接觸;同時盒蓋內壁8的下邊緣緊抵在傾斜內盒壁6上,使盒蓋1與內盒3之間緊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