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餐具,尤其涉及一種飯盒。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所使用的一次性飯盒,大多是盒體和盒蓋的邊緣分別設置有插口及對應的插孔,邊緣及插口的形狀均為平面,插孔也為平面切線。因此,當飯盒裝滿食品后,存在飯盒關閉困難,有時盒體或盒蓋上的插口容易脫落,并且有可能導致盒蓋或盒體上的插孔破裂。并且,飯盒的盒體和盒蓋的邊緣強度差,且飯盒關閉后在邊緣仍舊留有空隙,直接導致飯盒對食品不能保持密封。并且,現有的飯盒在扣合后不易打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飯盒,其方便盒蓋和盒體的扣合,可對盛裝于飯盒內的食物等進行密封,并易于打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飯盒,包括盒體與盒蓋,所述盒體的一側與盒蓋的一側翻折聯接,所述盒體沿邊緣設置有盒體邊緣扣合部,所述盒蓋沿邊緣設置有盒蓋邊緣扣合部;所述盒蓋邊緣扣合部扣合于所述盒體邊緣扣合部,盒蓋與盒體之間形成一儲存空間。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飯盒通過設置有相匹配的邊緣扣合部,使盒蓋密封扣合與盒體,提高飯盒的密封性。
進一步,所述盒體邊緣扣合部外設置有第一折邊,所述盒蓋邊緣扣合部外設置有第二折邊,所述第一折邊和第二折邊對應貼合,所述第一折邊上方和/或第二折邊下方設置有第一凸起。通過第一凸起的設置,方便使用者打開飯盒,并提供施力位點,避免手滑。
進一步,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為1.5mm-2mm。
進一步,所述盒體底部設置有凹槽,所述盒蓋頂部設置有第一凸臺。底部凹槽方便使用者拿放,防止飯盒滑落;頂部凸起可增大飯盒的容納空間。
進一步,所述盒體與盒蓋均為方形結構,所述盒體方形結構的四角的盒體邊緣扣合部兩側設置有卡槽,所述盒蓋邊緣扣合部兩側與卡槽對應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凸臺,所述第二凸臺嵌入并抵住卡槽。進一步保證了盒體與盒蓋緊密扣合。
進一步,所述第一折邊和第二折邊分別設置于卡槽和第二凸臺的外側。
進一步,所述盒體邊緣扣合部和盒蓋邊緣扣合部的橫截面積均為梯形或弧形。
進一步,所述盒體和盒蓋的周圍分別設置有多個第二凸起。既增加了飯盒的容量,又方便使用者拿放飯盒,防止手滑。
進一步,所述盒體和盒蓋為PP材料。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飯盒展開的結構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飯盒展開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同時參閱圖1和圖2,其分別是本實用新型的飯盒展開的結構俯視圖和剖視圖。所述飯盒包括盒體10和盒蓋20。所述盒體10一側與盒蓋20的一側形成翻折聯接,使所述盒蓋20扣合于盒體10上方,盒蓋20與盒體10之間形成一儲存空腔。
所述飯盒的盒體10沿邊緣設置有盒體邊緣扣合部11。所述飯盒的盒蓋20沿邊緣設置有盒蓋邊緣扣合部21。所述盒蓋20和盒體10通過盒蓋邊緣扣合部21扣合于盒體邊緣扣合部11,使盒體10與盒蓋20之間密封。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盒體10與盒蓋20為相匹配的方形結構,但不局限于此,其他相匹配的盒體10與盒蓋20均可。所述盒體10底部設置有凹槽13,方便使用者拿放,防止飯盒滑落。所述盒蓋20頂部設置有第一凸臺23,增大飯盒的容納空間。所述盒體10和盒蓋20優選PP材料,可用于加熱。所述盒體10的方形結構的四角對應的盒體邊緣扣合部11兩側設置有卡槽111,使所述盒體邊緣扣合部11的上部分尺寸大于下部分尺寸。而在盒蓋邊緣扣合部21兩側與卡槽111對應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凸臺211,使所述盒蓋邊緣扣合部21的上部分尺寸大于下部分尺寸。在扣合所述盒體10和盒蓋20時,盒蓋邊緣扣合部21扣合于盒體邊緣扣合部11上方,并且盒蓋邊緣扣合部21的第二凸臺嵌入并抵住盒體邊緣扣合部11的卡槽111,從而保證盒體10與盒蓋20緊密扣合。在所述盒體邊緣扣合部11外設置有第一折邊12,所述盒蓋邊緣扣合部21外設置有第二折邊22。第一折邊12和第二折邊22對應貼合,保證了所述飯盒的密封性,并防止盒體10的盒體邊緣扣合部11被污染。所述第一折邊12上方和/或第二折邊22下方設置有第一凸起121,避免第一折邊12和第二折邊22貼合過密,飯盒不易打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凸起的高度為1.5mm-2mm,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凸起121使第一折邊12和第二折邊22之間形成一定間隙,使用者容易翻折第一折邊12和第二折邊22打開飯盒,并且所述凸起121提供施力位點,避免使用者翻折第一折邊12和第二折邊22時手滑。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折邊12和第二折邊22分別設置于卡槽和第二凸臺的外側。所述盒體10和盒蓋20的周圍分別設置有多個第二凸起30,既增加了飯盒的容量,又方便使用者拿放飯盒,防止手滑。
當盒體10與盒蓋20通過翻折扣合時,盒蓋20扣合與所述盒體10,盒蓋邊緣扣合部21與盒體邊緣扣合部11對應扣合,盒體邊緣扣合部11嵌入盒蓋邊緣扣合部21,盒蓋邊緣扣合部21的第二凸臺211嵌入并抵住盒體邊緣扣合部11的卡槽111內,從而使所述盒體10和盒蓋20通過盒體邊緣扣合部11與盒蓋邊緣扣合部21緊密扣合。而當需要打開所述飯盒時,由于第一凸起121的設置,使第一折邊12和第二折邊22之間形成一定的分析,輕微掰動第一折邊12和第二折邊22,使第二凸臺211和卡槽111相互分離,進而使盒體10與盒蓋20分離。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盒體邊緣扣合部11和盒蓋邊緣扣合部21的橫截面積均為梯形,但不局限于此,也可為弧形等其他結構。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飯盒通過設置有相匹配的邊緣扣合部,使盒蓋密封扣合與盒體,并且通過相匹配的第二凸臺和卡槽的結構設置,進一步加強飯盒的密封性。并且,通過第一凸起的設置,方便使用者打開飯盒,并提供施力位點,避免手滑。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形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