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子,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滑鞋底。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鞋子的鞋底防滑效果不佳,大多數(shù)鞋底結構設計簡單,穿著時僅靠地面摩擦力起到防滑效果,如果遇到光滑地面,或是有水、有油污的地面,行人很容易打滑摔倒,鞋底耐磨性也較差,嚴重影響了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滑鞋底,其安全方便,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能和防滑性能。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防滑鞋底,在鞋底面上排列設有多個凸起的防滑凸條,防滑凸條呈V形條塊狀,防滑凸條在鞋底面中呈多列排布,各列中的各防滑凸條朝向相同,各防滑凸條之間具有間隔,相鄰列中的防滑凸條的朝向相反,且各防滑凸條恰位于相鄰列中兩防滑凸條之間的間隔的上方或下方。
進一步,各防滑凸條包括對稱的兩斜翼在中部相交連接,兩斜翼之間形成張角,兩斜翼在中部連接處朝向一側形成突起。
進一步,相鄰列的防滑凸條之間呈相對設置,各防滑凸條中的兩斜翼恰平行位于相鄰列中的間隔的兩斜翼的上方或下方,防滑凸條中部的突起恰位于相鄰列中兩防滑凸條之間的間隔的上方或下方。
進一步,防滑凸條中的各邊角均形成弧形倒角。
進一步,同一列中的兩相鄰防滑凸條上的斜翼之間具有間隔,相鄰列之間的各防滑凸條上的斜翼呈平行,相鄰列的平行的斜翼之間也形成間隔。
進一步,兩斜翼之間的張角在90°-140°之間。
進一步,防滑凸條的長度為10.0-25.0mm,斜翼的寬度為2.0-8.0mm。
進一步,鞋底面的厚度為0.8-3.0mm,鞋底面至防滑凸條上平面之間形成的高度為2.5-8.0mm。
進一步,同一列的兩相鄰防滑凸條上的斜翼之間的間隔距離在2.0-8.0mm之間;相鄰列之間的防滑凸條之間,呈平行的兩斜翼之間的間隔距離在2.0-8.0mm之間。
進一步,防滑凸臺覆蓋在整個鞋底面上。
進一步,防滑凸臺呈片狀設置在鞋底的前掌和/或后掌部位的鞋底面上。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在鞋底面設有呈多列排布的防滑凸條,各列多列防滑凸條之間形成有間隔,而相鄰列之間的防滑凸條形成相對設置,在鞋底面形成防滑突起,并且交錯的設置使鞋底面能夠對各方向受力形成摩擦阻力,增加其抓地力,增強防滑系數(shù),鞋底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能和防滑性能。而各兩兩相鄰的防滑凸條之間形成有排水槽,令鞋底具有排水、排油污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結合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防滑鞋底,在鞋底接觸地的鞋底面1上排列設有多個凸起的防滑凸條2,防滑凸條2呈V形條塊狀,其包括對稱的兩斜翼21在中部相交連接,兩斜翼21之間形成張角α,兩斜翼21在中部連接處朝向一側形成突起。防滑凸條2中的各邊角均形成弧形倒角。防滑凸條2在鞋底面中呈多列排布,各列中的各防滑凸條2朝向相同,且各防滑凸條2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隔22從而形成排水槽。相鄰列中的防滑凸條2的朝向相反,且相鄰列的防滑凸條2之間呈相對設置,且各防滑凸條2恰位于相鄰列中兩防滑凸條2之間的間隔22的上方或下方,且各防滑凸條2中的兩斜翼21恰平行位于相鄰列中的間隔的兩斜翼21的上方或下方,防滑凸條2中部的突起恰位于相鄰列中兩防滑凸條之間的間隔的上方或下方。
相間隔列中的防滑凸條排列相同,從而多排防滑凸條形成相間互補填充的分布。同一列中的兩相鄰防滑凸條上的斜翼21之間具有間隔22形成排水槽,而相鄰列之間的防滑凸條21之間也形成間隔23形成排水槽,相鄰列之間的各防滑凸條2上的斜翼21呈平行,相鄰列的平行的斜翼21之間形成間隔23。各排水槽之間互通,從而當鞋底踏壓積水(或者流沙、泥地等)時,鞋底面中的水會快速從防滑凸條之間直接排流出至鞋底外側,從而有效減少受擠壓的積水體積,可提高鞋底的防濺能力,也能夠有效增強鞋底在積水路面的抓地力。
本實用新型中,防滑凸條2可覆蓋在整個鞋底面1上,也可是呈片狀設置在鞋底的前掌和/或后掌部位的底面上,可根據(jù)使用需求進行設置。
本實用新型中,如圖2、圖3所示,各防滑凸條2的長度L1可為10.0-25.0mm之間,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17.26mm,而各斜翼21的寬度W1可為2.0-8.0mm之間,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4.57mm,而兩斜翼21之間的張角α可設置為90°-140°之間,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120°。鞋底面1的厚度H1可為0.8-3.0mm,本實施例中為1.7mm,鞋底面1至防滑凸條2上平面之間形成的高度H2為2.5-8.0mm,本實施例中為4.2mm。同一列的兩防滑凸條2之間的間隔22,即同一列的兩相鄰防滑凸條上的斜翼之間的間隔22距離d1在2.0-8.0mm之間,本實施例中的d1為4.06mm。而相鄰列之間的防滑凸條2之間,呈平行的兩斜翼21之間的間隔23距離d2在2.0-8.0mm之間,本實施例中為4.09mm。
本實用新型在鞋底面設有呈多列排布的防滑凸條,各列多列防滑凸條之間形成有間隔,而相鄰列之間的防滑凸條形成相對設置,在鞋底面形成防滑突起,并且交錯的設置使鞋底面能夠對各方向受力形成摩擦阻力,增加其抓地力,增強防滑系數(shù),鞋底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能和防滑性能。而各兩兩相鄰的防滑凸條之間形成有排水槽,令鞋底具有排水、排油污作用。
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tài)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