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傘具,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安全導盲傘。
背景技術:
盲人智能通過聽覺和觸覺來感受這個世界,因此他們的雨天出行特別困難。為解決盲人雨天出行,中國專利公告號CN202980491U公開了太陽能超聲波導盲雨傘,超聲波傳感器固定于中空傘把底部,蜂鳴報警器固定于中空傘把中部,鎳蓄電池固定于中空傘把偏上部分,鎳氫蓄電池、蜂鳴報警器、超聲波傳感器、通過導線串聯,既有導航功能又能遮陽擋雨。上述專利公開的導盲雨傘,雖然能夠實現導盲,但是仍存在不足,例如盲人需要通過不斷摸索才能找到定位活動巢的上下定位彈片,使用非常不便,還容易受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更加方便安全,且具有導盲功能的安全導盲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安全導盲傘,包括傘面、主傘骨、支撐骨、中棒、傘頭、傘把、上巢和活動巢;中棒套有上定位座和下定位座,活動巢與上定位座、下定位座相嵌合實現定位;傘把內部安裝有控制模塊、分別與控制模塊電連接的紅外傳感模塊、超聲波模塊和語音模塊。
優選的,上定位座由位于上部的第一限位環和下小上大的多邊狀第一錐臺構成;下定位座由上大下小的多邊狀第二錐臺和位于下部的第二限位環構成。
優選的,傘頭的頂端安裝有一萬向球。
優選的,傘把包括豎直部和水平部,水平部由直線段、連接段和傾斜段構成鉤狀結構。
優選的,傘面的周圍涂覆有條狀的熒光層。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傘把內安裝有可檢測障礙物的紅外傳感模塊和超聲波模塊,實現準確可靠的障礙物檢測,保障盲人在雨天“無障礙”行走,中棒設置上下定位座,通過活動巢與定位座嵌合實現傘具的開收定位,操作簡單且能夠穩固定位,無弓片設置,盲人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框架圖;
圖3為傘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上定位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下定位座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1、傘面;11、熒光層;21、主傘骨;22、支撐骨;23、上巢;24、活動巢;3、中棒;31、上定位座;311、第一限位環;312、第一錐臺;32、下定位座;321、第二限位環;322、第二錐臺;4、傘頭;41、萬向球;5、傘把;51、豎直部;52、水平部;521、直線段;522、連接段;523、傾斜段;53、控制模塊;54、紅外傳感模塊;55、超聲波模塊;56、語音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安全導盲傘,包括傘面1、主傘骨21、支撐骨22、中棒3、傘頭4、傘把5、上巢23和活動巢24;傘面1附著于主傘骨21上方;主傘骨22的內端部軸接于上巢23;支撐骨22的內端部軸接于下巢24,外端部則鉸接于主傘骨22中部;上巢23固定于中棒3的頂部,活動巢24滑套于中棒3。
如圖1、4、5所示,上定位座31固定于中棒3上部,由位于上部的第一限位環311和下小上大的多邊狀第一錐臺312構成,第一限位環311的內徑大于活動巢24的內徑,第一錐臺312對角外徑微大于活動巢24的內徑;傘面撐開時,支撐骨22與中棒3夾角大于90°。下定位座32固定于中棒3下部,由上大下小的多邊狀第二錐臺322和位于下部的第二限位環321構成,同樣的第二限位環321的內徑大于活動巢24的內徑,第二錐臺322對角外徑微大于活動巢24的內徑。通過上述結構設置,實現活動巢24與上定位座31、下定位座32嵌合定位,相較于傳統彈片定位活動巢24,結構簡單,使用更加方便安全,尤其適合盲人和兒童群體。
如圖1和2所示,傘把5為中空,內部安裝有控制模塊53、分別與控制模塊53電連接的紅外傳感模塊54、超聲波模塊55和語音模塊56。紅外傳感模塊54、超聲波模塊55采用的是現有障礙檢測系統,都包括有發射電路和接收電路,紅外傳感模塊54和超聲波模塊55兩者結合互補,可以提高導盲傘檢測障礙的可靠性,并將檢測結果通過語音模塊56播報出來提醒盲人,實現盲人雨天“無障礙”出行。
本導盲傘還可以作為導盲杖使用,傘頭4的頂部安裝一萬向球41,萬向球41能夠輕松自由地旋轉躲避障礙物,減小移動阻力,減輕盲人負擔。如圖3所示,傘把5包括與中棒4連接的豎直部31和與豎直部31垂直的水平部32,水平部32由直線段521、連接段522和傾斜段523構成平躺的鉤狀結構,結構簡單,具有多種懸掛方式,使用簡單方便。為提高本導盲傘在夜晚的警示效果,傘面1的周圍涂覆有條狀的熒光層11。
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實用實施的范圍,凡是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裝飾,皆應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