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服裝生產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制作迷彩服領子的多功能復合模板。
背景技術:
迷彩服的質量要求非常高,其多功能領子加工較復雜是服裝制作過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制作工藝是先將領面、領里用工具樣看里劃印一周→再用錐子將搭扣點扎透領面→再翻轉看領面按錐子眼打點14個→再安裝搭扣→領面里鉤扎→翻燙一周及領面下口→領面下口在領里上劃領印;此方法操作復雜,且探出8cm的一端領頭經常出現角不方正,尺寸長短不一等現象,外觀質量很難全部達工藝標準要求,由此導致外觀質量不穩定。為了跟上大生產的節奏,只能增加更多的勞動力,造成了勞動力的浪費。因此需要發明一種創新的服裝模板,以解決、優化現有鉤扎、劃、打點的領子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控制領子成品尺寸及外觀質量,工藝難度的降低使得員工使用無技術難點,縮短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對工人技術的依賴、降低高工序的做工難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制作迷彩服領子的多功能復合模板,所述復合模板包括上層板、中層扣板和下層板,所述中層扣板設置于下層板上端,上層板設置于中層扣板上端,其中上層板、中層扣板和下層板的上側邊固定,下側邊可以翻開。
所述上層板上設有領口樣印,所述領口樣印包括領子部分和左領前端探出部分,所述領口樣印內側開有針槽位,所述針槽位開設于領口樣印左領前端探出部分的上側、左側和下側,以及領口樣印領子部分的下側邊和右側邊,所述領口樣印左領前端探出部分的針槽位與領子部分的針槽位之間連接有領口凈樣線。
所述領口樣印左領前端探出部分的尺寸為8cm。
所述中層扣板下端的位置與上層板下側針槽位里口位置相同,所述中層扣板與上層板領口樣印對應位置的內部設有搭扣孔。
所述下層板上設有領口樣印,所述領口樣印內側開有針槽位,所述領口樣印和針槽位與上層板的領口樣印和針槽位的位置和形狀相同,同時領口樣印內部設有搭扣孔,所述搭扣孔與中層扣板的搭扣孔的位置和尺寸相同,所述針槽位之間設有間斷的肩印開槽,所述肩印開槽與領口凈樣線位置相同。
所述領口樣印左領前端探出部分設有3排搭扣孔,每排2個,領口樣印領子部分左右各設有2排搭扣孔,每排2個。
所述搭扣孔的直徑為0.2cm。
所述領口樣印與針槽位之間的距離為0.8cm。
所述上層板和下層板針槽位的槽寬為0.4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復合模板包括上層板、中層扣板和下層板,上層板和下層板設有位置和尺寸相同的針槽位,并且上下貫通,這樣通過模板機對針槽位的縫制可以將領里和領面縫合在一起,同時在領里下口劃領印,劃對肩縫印,一次完成,這樣可以保證領子的形狀一致,成品規格符合,左右領前端搭扣位置準確(左領頭探出部分成品正反面均上搭扣),符合正產要求。
(2)本實用新型復合模板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同時明顯降低了返修率,復合模板投入生產車間,從優化工藝、產品外觀質量、成品尺寸上得到了明顯提高。
(3)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復合模板具有結構合理、設計巧妙、制作簡單、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上層板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層扣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下層板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上層板,2-中層扣板,3-下層板,4-領口樣印,5-領子部分,6-左領前端探出部分,7-針槽位,8-領口凈樣線,9-搭扣孔,10-肩印開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描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所附圖中示意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
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如圖1~3所示,其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用于制作迷彩服領子的多功能復合模板,所述復合模板包括上層板1、中層扣板2和下層板3,所述中層扣板2設置于下層板3上端,上層板 1設置于中層扣板2上端,其中上層板1、中層扣板2和下層板3的上側邊固定,下側邊可以翻開。固定復合模板的一邊,另一邊可以自由翻轉,這樣可以方便的將領里和領面放入復合模板中,按照針槽位將領里和領面縫合。
如圖所示,所述上層板1上設有領口樣印4,所述領口樣印4包括領子部分 5和左領前端探出部分6,所述領口樣印4內側開有針槽位7,所述針槽位7開設于領口樣印4左領前端探出部分6的上側、左側和下側,以及領口樣印4領子部分5的下側邊和右側邊,所述領口樣印4左領前端探出部分6的針槽位7 與領子部分5的針槽位7之間連接有領口凈樣線8。本實用新型復合模板設置左領前端探出部分,用該復合模板制成的領子左領前端探出部分可以回折,與領子另一側粘合。
優選的,所述領口樣印左領前端探出部分的尺寸為8cm。
如圖所示,所述中層扣板2下端的位置與上層板1下側針槽位7里口位置相同,所述中層扣板2與上層板1領口樣印4對應位置的內部設有搭扣孔9。
如圖所示,所述下層板3上設有領口樣印4,所述領口樣印4內側開有針槽位7,所述領口樣印4和針槽位7與上層板1的領口樣印4和針槽位7的位置和形狀相同,同時領口樣印4內部設有搭扣孔9,所述搭扣孔9與中層扣板2的搭扣孔9的位置和尺寸相同,所述針槽位7之間設有間斷的肩印開槽10,所述肩印開槽10與領口凈樣線8位置相同。
優選的,如圖所示,所述領口樣印4左領前端探出部分6設有3排搭扣孔,每排2個,領口樣印領子部分左右各設有2排搭扣孔,每排2個。本實用新型設置的搭扣孔可以用于安裝搭扣,用于將領子兩端扣合。
優選的,所述搭扣孔9的直徑為0.2cm。
優選的,所述領口樣印4與針槽位7之間的距離為0.8cm。
優選的,所述針槽位7的槽寬為0.4cm。
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復合模板的具體使用過程如下:首先,向上掀起上層板1 和中層扣板2,將領面平鋪放置在下層板3的上板面,然后將中層扣板2扣合,接著用熱熔筆(遇熱時自然消失筆,)按設計好的搭扣孔9打搭扣點,前后端共 14個點,然后放入領里,再扣合上層板1,將針槽位7推進模板機針位,從左領前端探出部分6扎至領子部分5后端,從模板機壓腳下輕取下復合模板,再用筆在復合模板反面下口0.2cm針槽位7內劃暗線一道,接著在復合模板反面對肩印開槽10內畫出對肩印,完成后取出領片交下序熨燙,安裝搭扣。本實用新型所述復合模板通過采用就近組合工序全新結構,由之前劃印、鉤扎兩人工序合并為一,只需進行一系列優化有序的操作,從而達到工藝標準要求,由此有效保證了領子質量的穩定性,從而有效解決了現有服裝迷彩服劃印、鉤扎多功能領子外觀質量穩定性的問題,非常適用于服裝生產。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不脫離本發明的構思和范圍可以做出許多其他改變和改型。應當理解,本發明不限于特定的實施方式,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