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鞋材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鞋子tpu內襯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為使鞋子保持較好的外形,往往需要在鞋子內里放置一層內襯,這種內襯一般由tpu中間夾一層網布制成,為了保證加入內襯后的鞋子不會出現明顯的過渡臺階,避免出現消費者穿上后出現打腳現象,需要對其外周邊緣進行平滑減薄處理,目前這種處理用手工居多,存在效率低,產品一致性差。中國發明專利申請(zl20110427839.x)公開了一種鞋子tpu內襯的生產機器,由布粉裝置,成形模具,冷卻水板,輸送帶,伺服電機和電氣控制箱組成,中國發明專利(zl201420279607.3)公開了一種鞋子tpu內襯加工機器,包括機臺上輸送裝置,下輸送裝置,熱壓成型模具和冷卻輪組組成,但是這兩種機器都有一個共同的不足,在成型倒邊時是由上下模具閉合對加工材料施壓而實現的,在施壓過程中輸送帶需要暫停,屬于步進式間歇工作,不能連續生產,生產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突破了現有加工設備步進式間歇生產的生產方式,且結構簡單,可以連續高效率對tpu內襯外周邊緣進行平滑減薄處理的鞋子tpu內襯加工設備,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鞋子tpu內襯加工設備,包括機架1,下輸送帶6,上輸送帶10,紅外線加熱機構8,所述機架1上在所述紅外線加熱機構8后端依次設有成型機構9和冷卻機構13,所述成型機構9包括墻板903及安裝于所述墻板903上的若干組成型壓輥組901,所述成型壓輥組901包括被動輥9011和主動輥9012,所述成型壓輥組901之間通過傳動帶902聯動,所述被動輥9011上設有間隙調節機構904,所述下輸送帶6由下帶驅動機構3驅動,所述下帶驅動機構3由電機4提供驅動力,所述上輸送帶10由成型機構9帶動,所述成型機構9由電機4提供驅動力,所述冷卻機構13內設有導輥一1301和導輥二1302。
本發明進一步的設置:所述下輸送帶6依次穿繞于下帶張力控制機構2、下帶糾偏機構5,進料平臺7,穿過紅外線加熱機構8內和成型機構9的成型壓輥組901之間,通過導輥一1301和導輥二1302進入冷卻機構13,出料平臺14形成閉環。
本發明進一步的設置:所述上輸送帶10依次穿過于成型機構9的成型壓輥組901之間、通過導輥一1301和導輥二1302進入冷卻機構13,上帶張力控制機構12,上帶糾偏機構11形成閉環。
本發明進一步的設置:所述被動輥9011和主動輥9012為空心輥。
本發明進一步的設置:所述冷卻機構13為水槽。
本發明有益效果:本技術方案的鞋子tpu內襯加工設備,在加工鞋子tpu內襯的過程中,加熱段僅采用下輸送帶進行tpu內襯材料的輸送,以快速對tpu內襯材料進行加熱,而在成型段再導入上輸送帶,將tpu內襯夾在上下輸送帶之間,確保tpu內襯在倒邊過程中保持均勻排列,使倒邊質量穩定,倒邊成形采用成型壓輥組對加熱后的tpu內襯材料進行連續加工,突破了現有加工設備步進式間歇生產的生產方式,加工效率大幅度提高,加工質量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結構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成型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3所示,一種鞋子tpu內襯加工設備,包括機架1,下輸送帶6,上輸送帶10,紅外線加熱機構8,機架1上在紅外線加熱機構8后端依次設有成型機構9和冷卻機構13,成型機構9包括墻板903及安裝于墻板903上的若干組成型壓輥組901,成型壓輥組901包括被動輥9011和主動輥9012,成型壓輥組901之間通過傳動帶902聯動,被動輥9011上設有間隙調節機構904,下輸送帶6由下帶驅動機構3驅動,下帶驅動機構3由電機4提供驅動力,上輸送帶10由成型機構9帶動,成型機構9由電機4提供驅動力,冷卻機構13內設有導輥一1301和導輥二1302。
其中,下輸送帶6依次穿繞于下帶張力控制機構2、下帶糾偏機構5,進料平臺7,穿過紅外線加熱機構8內和成型機構9的成型壓輥組901之間,通過導輥一1301和導輥二1302進入冷卻機構13,出料平臺14形成閉環。
其中,上輸送帶10依次穿過于成型機構9的成型壓輥組901之間、通過導輥一1301和導輥二1302進入冷卻機構13,上帶張力控制機構12,上帶糾偏機構11形成閉環。
其中,被動輥9011和主動輥9012為空心輥。
其中,冷卻機構13為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