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行李箱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防雨行李箱。
背景技術:
行李箱,亦稱旅行箱、拉桿箱,是出門時所攜帶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種類型。通常行李箱是用來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個人護理用品及紀念品。通常在行李箱的底部都安裝有輪組,以便于移動、搬動等。一般來說,行李箱的底部都安裝有兩個或四個輪組,方便用戶對行李箱進行拖拉。但是,現有技術中的行李箱的輪組很容易發(fā)生損壞,導致整個行李箱無法繼續(xù)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防雨行李箱。
為此,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防雨行李箱,包括:
箱體,其包括底板、沿所述底板向上設置的第一對和第二對側板和一延展部,所述第一對和第二對側板與所述底板鉸接,所述延展部的一端通過一卷軸可卷起或收納地連接至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上,所述延展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上,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的下端還設置有滑動部,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滑動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動部可沿所述滑槽移動,所述第二對側板由柔性材料制成,當所述箱體處于使用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與所述箱體相對傾斜設置,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沿垂直方向由上向下逐漸向所述底板傾斜,所述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與所述底板之間具有一夾角α,95°<α<120°;
底座,其設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底座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弧形座和第二弧形座,所述第一弧形座和第二弧形座形成一腔體,且于所述腔體的下部形成有一開口;
輪球,其全方位滾動地設置于所述腔體內,所述輪球與所述底座一一對應設置,所述輪球的一部分從所述開口露出,且所述輪球的直徑大于所述開口的內徑;
清潔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側板的外部,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側板上設置有一倒置的凹形槽,所述清潔部容納于所述倒置的凹形槽內,所述清潔部包括兩支撐部和一拖把部,所述兩支撐部的一端樞接于所述倒置的凹形槽內,另一端與所述拖把部的兩端分別連接。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防雨行李箱中,所述第二對側板由動物皮、帆布或牛津布制成。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防雨行李箱中,所述底板的周邊設置有護邊。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防雨行李箱中,所述第一對板體為雙光面?zhèn)劝濉?/p>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防雨行李箱中,所述底座的內壁和所述輪球的表面之間設置有彈性墊圈,所述彈性墊圈上設置有多個凹槽,每個凹槽內均設置有一個滾珠,所述滾珠可滾動地設置于所述底座的內壁與所述輪球表面之間。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防雨行李箱中,每個所述箱體上對應設置有4個所述底座和輪球。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防雨行李箱中,所述滑動部為動滑輪。
本發(fā)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所述箱體處于使用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與所述箱體相對傾斜設置,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沿垂直方向由上向下逐漸向所述底板傾斜,所述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與所述底板之間具有一夾角α,95°<α<120°,這樣一是防雨,二是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可滑動,這樣,在本發(fā)明使用時,可將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滑動至其中一個的位置處,使用時,通過帶動延伸部滑動至対側,以形成具有容納空間的箱體。同時,本發(fā)明的輪球全方位滾動地設置于底座的腔體內,能夠形成萬向轉動,且不易折疊,滑行順暢,且,底座形成的腔體也起到保護輪球的作用,使行李箱更加溫度,從而延長了行李箱的使用壽命,本發(fā)明的行李箱的使用壽命可延長普通行李箱的1.2倍以上。當拖動所述行李箱時,將所述清潔部從所述倒置的凹形槽內扳下來,這樣能夠清潔行李箱走過的地面,且清潔部由于有行走帶來的力的阻擋,也不會發(fā)生回彈,能夠保持行李箱底部的清潔,避免行李箱過臟,節(jié)省清洗時間和資源。
本發(fā)明的其它優(yōu)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fā)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所述的防雨行李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底座和輪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并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圖1和2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雨行李箱,包括:
箱體,其包括底板1、沿所述底板向上設置的第一對和第二對側板和一延展部2,所述第一對和第二對側板與所述底板鉸接,所述延展部的一端通過一卷軸可卷起或收納地連接至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上,所述延展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上,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2的下端還設置有滑動部4,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滑動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動部可沿所述滑槽移動,所述第二對側板由柔性材料制成,當所述箱體處于使用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與所述箱體相對傾斜設置,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沿垂直方向由上向下逐漸向所述底板傾斜,所述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與所述底板之間具有一夾角α,95°<α<120°;
底座5,其設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底座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弧形座501和第二弧形座502,所述第一弧形座和第二弧形座形成一腔體,且于所述腔體的下部形成有一開口;
輪球6,其全方位滾動地設置于所述腔體內,所述輪球與所述底座一一對應設置,所述輪球的一部分從所述開口露出,且所述輪球的直徑大于所述開口的內徑;
清潔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側板的外部,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側板上設置有一倒置的凹形槽,所述清潔部容納于所述倒置的凹形槽內,所述清潔部包括兩支撐部和一拖把部,所述兩支撐部的一端樞接于所述倒置的凹形槽內,另一端與所述拖把部的兩端分別連接。
本發(fā)明的箱體的第一對側重中的另一個可滑動,這樣,在本發(fā)明使用時,可將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滑動至其中一個的位置處,使用時,通過帶動延伸部滑動至対側,以形成具有容納空間的箱體。同時,本發(fā)明的輪球全方位滾動地設置于底座的腔體內,能夠形成萬向轉動,且不易折疊,滑行順暢,且,底座形成的腔體也起到保護輪球的作用,使行李箱更加溫度,從而延長了行李箱的使用壽命,本發(fā)明的行李箱的使用壽命可延長普通行李箱的1.2倍以上。
在上述方案中,作為優(yōu)選,該防雨行李箱中,所述第二對側板由動物皮、帆布或牛津布制成。
在本發(fā)明的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作為優(yōu)選,該防雨行李箱中,所述底板的周邊設置有護邊。
在本發(fā)明的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作為優(yōu)選,該防雨行李箱中,所述第一對板體為雙光面?zhèn)劝濉?/p>
在本發(fā)明的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作為優(yōu)選,該防雨行李箱中,所述底座的內壁和所述輪球的表面之間設置有彈性墊圈7,所述彈性墊圈上設置有多個凹槽,每個凹槽內均設置有一個滾珠8,所述滾珠可滾動地設置于所述底座的內壁與所述輪球表面之間。以實現輪球萬向轉動地設置于底座的腔體內。
在本發(fā)明的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作為優(yōu)選,該防雨行李箱中,每個所述箱體上對應設置有4個所述底座和輪球。
在本發(fā)明的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作為優(yōu)選,該防雨行李箱中,所述滑動部為動滑輪。
實施例1
一種防雨行李箱,包括:
箱體,其包括底板、沿所述底板向上設置的第一對和第二對側板和一延展部,所述第一對和第二對側板與所述底板鉸接,所述延展部的一端通過一卷軸可卷起或收納地連接至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上,所述延展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上,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的下端還設置有滑動部,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滑動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動部可沿所述滑槽移動,所述第二對側板由柔性材料制成,當所述箱體處于使用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與所述箱體相對傾斜設置,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沿垂直方向由上向下逐漸向所述底板傾斜,所述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與所述底板之間具有一夾角α,95°<α<120°;所述第二對側板由動物皮、帆布或牛津布制成,所述底板的周邊設置有護邊,所述第一對板體為雙光面?zhèn)劝濉?/p>
底座,其設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底座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弧形座和第二弧形座,所述第一弧形座和第二弧形座形成一腔體,且于所述腔體的下部形成有一開口;
輪球,其全方位滾動地設置于所述腔體內,所述輪球與所述底座一一對應設置,所述輪球的一部分從所述開口露出,且所述輪球的直徑大于所述開口的內徑。
所述底座的內壁和所述輪球的表面之間設置有彈性墊圈,所述彈性墊圈上設置有多個凹槽,每個凹槽內均設置有一個滾珠,所述滾珠可滾動地設置于所述底座的內壁與所述輪球表面之間。
清潔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側板的外部,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側板上設置有一倒置的凹形槽,所述清潔部容納于所述倒置的凹形槽內,所述清潔部包括兩支撐部和一拖把部,所述兩支撐部的一端樞接于所述倒置的凹形槽內,另一端與所述拖把部的兩端分別連接。
實施例2
一種防雨行李箱,包括:
箱體,其包括底板、沿所述底板向上設置的第一對和第二對側板和一延展部,所述第一對和第二對側板與所述底板鉸接,所述延展部的一端通過一卷軸可卷起或收納地連接至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上,所述延展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上,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的下端還設置有滑動部,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滑動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動部可沿所述滑槽移動,所述第二對側板由柔性材料制成,當所述箱體處于使用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與所述箱體相對傾斜設置,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沿垂直方向由上向下逐漸向所述底板傾斜,所述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與所述底板之間具有一夾角α,95°<α<120°。
底座,其設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底座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弧形座和第二弧形座,所述第一弧形座和第二弧形座形成一腔體,且于所述腔體的下部形成有一開口;
輪球,其全方位滾動地設置于所述腔體內,所述輪球與所述底座一一對應設置,所述輪球的一部分從所述開口露出,且所述輪球的直徑大于所述開口的內徑。
清潔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側板的外部,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側板上設置有一倒置的凹形槽,所述清潔部容納于所述倒置的凹形槽內,所述清潔部包括兩支撐部和一拖把部,所述兩支撐部的一端樞接于所述倒置的凹形槽內,另一端與所述拖把部的兩端分別連接。
實施例3
一種防雨行李箱,包括:
箱體,其包括底板、沿所述底板向上設置的第一對和第二對側板和一延展部,所述第一對和第二對側板與所述底板鉸接,所述延展部的一端通過一卷軸可卷起或收納地連接至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上,所述延展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上,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的下端還設置有滑動部,所述滑動部為動滑輪,所述底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滑動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動部可沿所述滑槽移動,所述第二對側板由柔性材料制成,當所述箱體處于使用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與所述箱體相對傾斜設置,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沿垂直方向由上向下逐漸向所述底板傾斜,所述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另一個與所述底板之間具有一夾角α,95°<α<120°;所述第二對側板由動物皮、帆布或牛津布制成,所述底板的周邊設置有護邊,所述第一對板體為雙光面?zhèn)劝濉?/p>
底座,其設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底座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弧形座和第二弧形座,所述第一弧形座和第二弧形座形成一腔體,且于所述腔體的下部形成有一開口;
輪球,其全方位滾動地設置于所述腔體內,所述輪球與所述底座一一對應設置,所述輪球的一部分從所述開口露出,且所述輪球的直徑大于所述開口的內徑。
所述底座的內壁和所述輪球的表面之間設置有彈性墊圈,所述彈性墊圈上設置有多個凹槽,每個凹槽內均設置有一個滾珠,所述滾珠可滾動地設置于所述底座的內壁與所述輪球表面之間。每個所述箱體上對應設置有4個所述底座和輪球。
清潔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側板的外部,所述第一對側板中的其中一個側板上設置有一倒置的凹形槽,所述清潔部容納于所述倒置的凹形槽內,所述清潔部包括兩支撐部和一拖把部,所述兩支撐部的一端樞接于所述倒置的凹形槽內,另一端與所述拖把部的兩端分別連接。
這里說明的模塊數量和處理規(guī)模是用來簡化本發(fā)明的說明的。對本發(fā)明的防雨行李箱的應用、修改和變化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fā)明,本發(fā)明的輪球全方位滾動地設置于底座的腔體內,能夠形成萬向轉動,且不易折疊,滑行順暢,且,底座形成的腔體也起到保護輪球的作用,使行李箱更加溫度,從而延長了行李箱的使用壽命,本發(fā)明的行李箱的使用壽命可延長普通行李箱的1.2倍以上。
盡管本發(fā)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fā)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fā)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jié)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