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保健護膝面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彈力保健面料復合護膝。
背景技術:
護膝指的是一種用于保護人們膝蓋的布料,在膝蓋患病人群以及體育運動中,護膝的使用時非常廣泛的。膝蓋既是一個人在行動中極其重要的部位,同時又是一個比較脆弱容易受傷的部位,而且膝蓋受傷后極其疼痛且恢復較慢,甚至部分患者會出現下雨陰天就隱隱作痛的情況,這時就需要護膝進行保暖,減少疼痛。
除了運動員外,護膝使用最多的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膝關節容易患風濕病,經常忍受風濕的疼痛,可是普通的護膝保暖的功能雖好,但并不能很好的減少疼痛,沒有保健和治療風濕的作用,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彈力保健面料復合護膝,提升保暖止痛作業,活血通絡,輔助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彈力保健面料復合護膝,包括:外部彈力套和內部保健套,所述外部彈力套設置在內部保健套的外部,所述外部彈力套是由彈力面料制成的圓筒彈性套,所述彈力面料為滌綸彈力絲與托瑪琳纖維混紡制成,所述內部保健套是由保健面料制成的圓筒形套,所述保健面料為聚氯乙烯纖維與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混紡制成,所述保健面料中聚氯乙烯纖維與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聚氯乙烯纖維56~62份、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38~44份,所述彈力面料中滌綸彈力絲與托瑪琳纖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滌綸彈力絲76~82份、托瑪琳纖維18~24份。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外部彈力套和內部保健套之間采用針線相連。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保健面料中聚氯乙烯纖維與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聚氯乙烯纖維56份、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44份。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保健面料中聚氯乙烯纖維與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聚氯乙烯纖維62份、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38份。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彈力面料中滌綸彈力絲與托瑪琳纖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滌綸彈力絲76份、托瑪琳纖維24份。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彈力面料中滌綸彈力絲與托瑪琳纖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滌綸彈力絲82份、托瑪琳纖維18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指出的一種彈力保健面料復合護膝,內部保健套具有保暖和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疼痛的作用,而外部彈力套的彈性好,使得護膝穿戴舒適,而且發出遠紅外線,促進血液循環,疏通脈絡,有利于風濕性關節炎的緩解和治療,適合老年人和運動員佩戴。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發明一種彈力保健面料復合護膝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外部彈力套,2、內部保健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彈力保健面料復合護膝,包括:外部彈力套1和內部保健套2,所述外部彈力套1設置在內部保健套2的外部,所述外部彈力套1是由彈力面料制成的圓筒彈性套,所述彈力面料為滌綸彈力絲與托瑪琳纖維混紡制成,托瑪琳纖維含有多種人類必須的礦物質,而且發出遠紅外線,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脈絡,所述內部保健套2是由保健面料制成的圓筒形套,所述保健面料為聚氯乙烯纖維與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混紡制成。
本發明一種彈力保健面料復合護膝穿戴方便,所述外部彈力套1和內部保健套2之間采用針線相連,結構牢固,耐用性好,而且彈性大,適應不同的人群,穿戴十分方便和舒適。
所述保健面料中聚氯乙烯纖維與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聚氯乙烯纖維56~62份、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38~44份,所述彈力面料中滌綸彈力絲與托瑪琳纖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滌綸彈力絲76~82份、托瑪琳纖維18~24份。
聚氯乙烯纖維保溫性強,織成的內衣褲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或其它傷痛,無副作用,對皮膚無不良刺激。
實施例1:
按照重量,取聚氯乙烯纖維58份和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42份,紡織制成保健面料,然后裁剪拼接成圓筒形套;
按照重量,取滌綸彈力絲80份和托瑪琳纖維20份,紡織制成彈力面料,然后裁剪拼接成圓筒彈性套;
把圓筒彈性套設置在圓筒形套的外部,采用針線相連進行固定連接。
綜上所述,本發明指出的一種彈力保健面料復合護膝,彈性好,適用范圍廣泛,與普通的護膝相比,保護性好,有效治療并減少風濕性關節炎帶來的疼痛,適合運動員和中老年人等容易患風濕性關節炎病的人群,保健效果明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