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制衣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切魔術貼連釘裝置。
背景技術:
魔術貼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種連接輔料,魔術貼經常會應用在袖口、拉鏈和領口等部位,魔術貼在裁剪之前是一整條完整的魔術貼,使用者需要根據自己的衣服設計進行裁剪合適尺寸的魔術貼加以應用。
在傳統的制衣設備中,魔術貼的縫制需要從人工裁剪開始,裁剪成需要的大小的魔術貼然后將魔術貼縫制在所需的部位,這種形式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生產制造效率低下,浪費了人工,而且裁剪和縫紉的精度都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切魔術貼連釘裝置,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切魔術貼連釘裝置,包括桌面、縫紉機、機械手、送料裝置和切割裝置;
所述縫紉機、所述機械手、所述送料裝置和所述切割裝置固定在所述桌面上;所述縫紉機內部設有一個縫紉平臺,所述機械手設置在所述縫紉平臺上,所述機械手包括移動臂、安裝板和壓塊;所述機械手由一臺電機驅動沿縫紉平臺水平移動;所述移動臂一端與電機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安裝板相固定,所述安裝板上固定有一個壓塊,所述縫紉平臺上還設有一塊縫紉板,所述縫紉板與所述機械手固定在一起;
所述送料裝置與所述切割裝置位于所述縫紉機的同一側,所述送料裝置包括氣缸、伸縮桿、移動架和送料臂;所述氣缸固定在送料裝置內部,所述伸縮桿伸出端與一塊連接端子相固定,所述移動架與所述連接端子固定在一起,所述送料臂固定在所述移動架上;
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切割氣缸和刀具,所述切割氣缸固定在所述切割裝置內部,所述刀具固定在切割氣缸的一端,魔術貼平鋪在所述刀具的正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縫紉板下設有一塊墊板,所述墊板固定在所述縫紉平臺上。
進一步地,所述縫紉板上貼有兩個限位貼片,分別為第一貼片和第二貼片,所述第一貼片和所述第二貼片之間的距離略大于魔術貼的寬度,切割后的魔術貼放置在所述第一貼片與所述第二貼片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壓塊為一塊直角“u”形鐵塊,所述壓塊的各邊之間相互垂直,所述壓塊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安裝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架與所述氣缸固定端之間設有一根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與所述伸縮桿相互平行。
進一步地,所述送料臂一端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移動架上,另一端設有一塊壓片,所述壓片位于所述切割裝置的出料端。
進一步地,所述壓片為一塊長方形鋼板,所述壓片面積與切割后魔術貼的面積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魔術貼由一臺步進電機輸送至所述切割裝置。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切魔術貼連釘裝置由切割裝置、送料裝置、機械手和縫紉機組合而成,魔術貼從切割到縫紉均由機械設備操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切魔術貼連釘裝置自動化程度高,節省部分人力,減少了產品的人力成本。
同時,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切魔術貼連釘裝置各個裝置之間配合緊密,剪切和縫紉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切魔術貼連釘裝置的俯視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切魔術貼連釘裝置的立體圖,其中主要顯示縫紉機和機械手之間的位置關系。
附圖標記:1、桌面;2、縫紉機;3、機械手;4、送料裝置;5、切割裝置;6、魔術貼;7、縫紉機頭;8、墊板;9、縫紉板;10、第一貼片;11、第二貼片;12、安裝板;13、壓塊;14、移動架;15、伸縮桿;16、送料臂;17、壓片;18、刀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參照圖1-2所示,示出了一種較佳實施例一種切魔術貼連釘裝置,包括桌面1、縫紉機2、機械手3、送料裝置4和切割裝置5;
所述縫紉機2、所述機械手3、所述送料裝置4和所述切割裝置5固定在所述桌面1上;所述縫紉機2內部設有一個縫紉平臺,所述機械手3設置在所述縫紉平臺上,所述機械手3包括移動臂、安裝板12和壓塊13;所述機械手3由一臺電機驅動沿縫紉平臺水平移動;所述移動臂一端與電機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安裝板12相固定,所述安裝板12上固定有所述壓塊13,所述縫紉平臺上還設有一塊縫紉板9,所述縫紉板9與所述機械手3固定在一起;
所述送料裝置4與所述切割裝置5位于所述縫紉機2的同一側,所述送料裝置4包括氣缸、伸縮桿15、移動架14和送料臂16;所述氣缸固定在送料裝置4內部,所述伸縮桿15伸出端與一塊連接端子相固定,所述移動架14與所述連接端子固定在一起,所述送料臂16固定在所述移動架14上;
所述切割裝置5包括切割氣缸和刀具18,所述切割氣缸固定在所述切割裝置5內部,所述刀具18固定在切割氣缸的一端,魔術貼平鋪在所述刀具18的正下方。
作為較佳實施例,所述縫紉板9下設有一塊墊板8,所述墊板8固定在所述縫紉平臺上。墊板8與縫紉板9不同,墊板8是固定在縫紉平臺上不動的,墊板8面積可以比縫紉板9大很多。
作為較佳實施例,所述縫紉板9上貼有兩個限位貼片,分別為第一貼片10和第二貼片11,所述第一貼片10和所述第二貼片11之間的距離略大于魔術貼6的寬度,切割后的魔術貼6放置在所述第一貼片10與所述第二貼片11之間。第一貼片10和第二貼片11是用來限位的,如果魔術貼6在輸送后落在第一貼片10和第二貼片11之間,那么是符合精度要求的,如果落在第一貼片10和第二貼片11上了,那么要立刻停止縫紉調整設備精度。
作為較佳實施例,所述壓塊13為一塊直角“u”形鐵塊,所述壓塊13的各邊之間相互垂直,所述壓塊13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安裝板12上。這里給出了壓塊13的一種結構形式,主要是針對長方形魔術貼6而設計的,如果魔術貼6形狀改變,那么壓塊13的形狀也會隨之改變,
作為較佳實施例,所述移動架14與所述氣缸固定端之間設有一根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與所述伸縮桿15相互平行。連接桿與伸縮桿15不同,連接桿僅僅起到連接的作用,連接桿不與任何氣缸相連接,所以對于移動架14沒有任何推動作用。
作為較佳實施例,所述送料臂16一端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移動架14上,另一端設有一塊壓片17,所述壓片17位于所述切割裝置5的出料端。壓片17的作用是將切割后的魔術貼6僅僅壓住然后移動,移動至恰當位置后,壓片17抬起收回。
進一步地,所述壓片17為一塊長方形鋼板,所述壓片17面積與切割后魔術貼6的面積相同。壓片17的形狀可以與切割后的魔術貼6相同,也可以大于切割后的魔術貼6。
作為較佳實施例,所述魔術貼由一臺步進電機輸送至所述切割裝置5。魔術貼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向前輸送一定的長度,然后由切割裝置5進行切割,所以步進電機更加適合。
根據上述的結構形式,其工作過程如下:首先將整條魔術貼一端放置在切割裝置5內,然后啟動設備,魔術貼向前進給,切割裝置5進行切割,切割后的一小塊魔術貼6會被壓片17壓在平臺上,送料裝置4開始工作,氣缸圖推動伸縮桿15伸出,伸縮桿15帶動移動架14前進,移動架14帶動送料臂16移動,當切割后的魔術貼6送至第一貼片10和第二貼片11之間的時候,送料裝置4撤回,伸縮桿15收縮,將衣物放置在縫紉針的下方,機械手3開始工作,壓塊13下行,將確定好的位置壓緊,然后開始縫紉,縫紉針是不動的,但是機械手3會帶動縫紉板9一起移動,完成長方形魔術貼的縫紉動作,壓塊13上行,取下衣服即可。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切魔術貼連釘裝置由切割裝置5、送料裝置4、機械手3和縫紉機2組合而成,魔術貼從切割到縫紉均由機械設備操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切魔術貼連釘裝置自動化程度高,節省部分人力,減少了產品的人力成本。
同時,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切魔術貼連釘裝置各個裝置之間配合緊密,剪切和縫紉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