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撐重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魔術貼支撐架。
背景技術:
掛架是通過掛架與固定墻或者固定座固定連接后提供拉力來撐載重物,例如浴室掛架、鞋架等,而現在大多數撐重架和固定墻的連接方式是通過在固定墻上開孔,用螺釘與膠粒經行固定,此方式雖然連接簡單,但破還了墻體的完整性;在拆除撐重架或移動撐重架時,會留下一個不可修復的烙印,影響房子的美觀,而且撐重架連接方式單一,不可以隨意組合。
綜上所述,故有必要提供一種魔術貼支撐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魔術貼支撐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魔術貼支撐架,它包括有魔術貼的絨面體組件、魔術貼的勾面體組件和支撐架;所述魔術貼的絨面體組件由公連接片和絨面體組成;所述絨面體與公連接片一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公連接片另一表面設置有粘接固定膠;所述粘接固定膠為雙面膠或硅膠或現有其他膠水;所述魔術貼的勾面體組件由母連接片和勾面體組成;所述勾面體與母連接片的一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母連接片的另一表面與支撐架的左外壁相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架的數量至少為兩個。
進一步地,所述魔術貼的絨面體的表面噴設有圖案層,圖案層上可以根據不同的客戶群體來噴制各種不同的圖案,以便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由支撐座和支撐桿組成;所述支撐座的縱向截面成“┌”狀;所述支撐座的橫桿段的下壁一端設置有上凹槽;所述支撐桿的上端與上凹槽相匹配;所述支撐座的豎桿右壁設置有下凹槽;所述支撐桿的下端與下凹槽相匹配;支撐桿的上端嵌套在上凹槽中,支撐桿的下端嵌套在下凹槽中。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由支撐座和支撐桿組成;所述支撐座的縱向截面成“┌”狀;所述支撐座的橫桿的下壁一端設置有凸臺;所述支撐桿的上端抵壓在凸臺的內壁;所述支撐座的豎桿右壁設置有下凹槽;所述支撐桿的下端嵌套在下凹槽中。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由支撐座和支撐桿;所述支撐座的縱向截面成“┌”狀;所述支撐座的橫桿下壁一端設置有魔術貼的絨面體組件;所述支撐桿的上端設置有魔術貼的勾面體組件;所述支撐座的豎桿的右壁設置有下凹槽;所述支撐桿的下端嵌套在下凹槽中。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由支撐座和支撐桿組成;支撐座由橫支架和縱向截面為“┌”狀的直角支架組成;所述支撐座的直角支架的外壁左表面和外壁上表面設置有勾面體組件;所述支撐架的橫支架的左下表面設置有絨面體組件;所述支撐桿下壁一端設置有勾面體組件。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由支撐座和支撐桿組成;所述支撐座分別由縱向截面為U型座體與縱向截面為“└”狀座體組成;所述支撐桿的橫桿與斜桿所成的角度為銳角,所述支撐桿由橫桿段與斜桿段組成;所述支撐桿的橫桿的一端插入支撐座的U型的座體;所述橫桿另一端與斜桿一端相連接;斜桿另一端抵壓在“└”狀座體內壁上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數量為兩個;兩個支撐架相互平行設置,兩個魔術貼支撐架的上表面分別與掛板的兩端的下表面相固定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它包括有魔術貼的絨面體組件、魔術貼的勾面體組件和支撐架;所述魔術貼的絨面體組件由公連接片和絨面體組成;所述絨面體與公連接片一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公連接片另一表面設置有粘接固定膠;所述粘接固定膠為雙面膠或硅膠或現有其他膠水;所述魔術貼的勾面體組件由母連接片和勾面體組成;所述勾面體與母連接片的一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母連接片的另一表面與支撐架的左外壁相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架的數量至少為兩個。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通過兩個魔術貼支撐架固定在墻上,構成一個穩定的平面,再把架子放置與兩個魔術貼支撐架上表面,起到一個置物架的作用,而且該連接能搭配異型板材,讓置物架有更多風格,拆卸方便而且,不破壞墻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例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例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例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例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墻體;2、魔術貼的絨面體組件;2-1、公連接片;2-2、絨面體;
3、魔術貼的勾面體組件;3-1、母連接片;3-2、勾面體;4、支撐架;
4-1、支撐座;4-2、支撐桿;5、掛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魔術貼支撐架,它包括有魔術貼的絨面體組件2、魔術貼的勾面體組件3和支撐架4;所述魔術貼的絨面體組件2由公連接片2-1和絨面體2-2組成;所述絨面體2-2與公連接片2-1一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公連接片2-1另一表面設置有粘接固定膠;所述魔術貼的勾面體組件3由母連接片3-1和勾面體3-2組成;所述勾面體3-2與母連接片3-1的一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母連接片3-1的另一表面與支撐架4的左外壁相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架4的數量至少為兩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魔術貼的絨面體2-2的表面噴設有圖案層,圖案層上可以根據不同的客戶群體來噴制各種不同的圖案,以便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如圖1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支撐架4由支撐座4-1和支撐桿4-2組成;所述支撐座4-1的縱向截面成“┌”狀;所述支撐座4-1的橫桿段的下壁一端設置有上凹槽;所述支撐桿4-2的上端與上凹槽相匹配;所述支撐座4-1的豎桿右壁設置有下凹槽;所述支撐桿4-2的下端與下凹槽相匹配;支撐桿4-2的上端嵌套在上凹槽中,支撐桿4-2的下端嵌套在下凹槽中;所述支撐架4可以是整體結構,撐架4經一體成型而成。
如圖2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支撐架4由支撐座4-1和支撐桿4-2組成;所述支撐座4-1的縱向截面成“┌”狀;所述支撐座4-1的橫桿的下壁一端設置有凸臺;所述支撐桿4-2的上端抵壓在凸臺的內壁;所述支撐座4-1的豎桿右壁設置有下凹槽;所述支撐桿4-2的下端嵌套在下凹槽中。
如圖3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支撐架4由支撐座4-1和支撐桿4-2;所述支撐座4-1的縱向截面成“┌”狀;所述支撐座4-1的橫桿下壁一端設置有魔術貼的絨面體組件2;所述支撐桿4-2的上端設置有魔術貼的勾面體組件3;所述支撐座4-1的豎桿的右壁設置有下凹槽;所述支撐桿4-2的下端嵌套在下凹槽中。
如圖4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支撐架4由支撐座4-1和支撐桿4-2組成;支撐座4-1由橫支架和縱向截面為“┌”狀的直角支架組成;所述支撐座4-1的直角支架的外壁左表面和外壁上表面設置有勾面體組件3;所述支撐架4的橫支架的左下表面設置有絨面體組件2;所述支撐桿4-2下壁一端設置有勾面體組件3。
如圖5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支撐架4由支撐座4-1和支撐桿4-2組成;所述支撐座4-1分別由縱向截面為U型座體與縱向截面為“└”狀座體組成;所述支撐桿4-2的橫桿與斜桿所成的角度為銳角,所述支撐桿4-2由橫桿段與斜桿段組成;所述支撐桿4-2的橫桿的一端插入支撐座4-1的U型的座體;所述橫桿另一端與斜桿一端相連接;斜桿另一端抵壓在“└”狀座體內壁上表面。
如圖6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支撐架4數量為兩個;兩個支撐架4相互平行設置,兩個魔術貼支撐架的上表面分別與掛板5的兩端的下表面相固定連接。
另外,支撐架4可以是一體成型的三角架,支撐架4也可以是一體成型的三角塊;支撐架4的其它表面也可以通過魔術貼來固定在墻上。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通過兩個魔術貼支撐架固定在墻上,構成一個穩定的平面,再把架子放置與兩個魔術貼支撐架上表面,起到一個置物架的作用,魔術貼對支撐架的材料沒有特殊要求,支撐架的材料可以是金屬也可以是非金屬,而且該連接能搭配異型板材,讓置物架有更多風格,拆卸方便而且,不破壞墻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