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教學用品,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粉筆盒。
背景技術:
目前粉筆還是教學中老師的主要的板書書寫工具,大多數粉筆盒還是紙質盒,在存放和使用過程中,紙盒易破碎,粉筆雜亂的擺放在講臺上影響老師教學,使用后的較短的粉筆存放在盒內,不方便拿取,老師便會拿取更為方便的粉筆,造成粉筆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粉筆盒,解決粉筆不方便拿取、存放雜亂、紙盒易破碎、粉筆頭浪費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粉筆盒,包括盒體1和盒體1上端設置的盒蓋2,盒體1內開設儲筆腔3,還包括推桿4、推桿通道5、出筆通道6和筆套7,盒體1下端左側中部設置推桿通道5,推桿4右端設置在推桿通道5內,盒體1下端右側中部設置出筆通道6,筆套7設置在出筆通道6內,所述儲筆腔3下端開設筆槽12,筆槽12位于推桿通道5與出筆通道6之間。
所述的儲筆腔3下端的腔壁與水平面呈1-89度的夾角,方便粉筆下滑,不易粉碎。
所述的推桿4通過彈性部件8設置在推桿通道5內。
所述的彈性部件8為彈簧。
所述的筆套7包括第一夾片9、第二夾片10和復位彈簧11,第一夾片9右端與第二夾片10右端鉸接,第一夾片9和第二夾片10的鉸接處設置復位彈簧11。
所述第一夾片9和第二夾片10的截面均為圓弧形的夾片,第一夾片9與第二夾片10相對設置,方便拿取粉筆。
所述的出筆通道6下側內表面略低于筆槽12內表面,方便粉筆插入筆套內。
所述的筆槽12的截面為圓弧狀截面。
所述的筆槽12的直徑為1-2cm,方便單個粉筆取出。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將紙盒裝粉筆拆開裝入儲筆腔內,蓋上盒蓋;使用時,按壓推桿,打開筆套,筆槽內的粉筆進入筆套內,閉合筆套,拿出粉筆,推桿在彈性部件的作用下恢復;未使用完的粉筆可再放入出筆通道,下次可繼續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結構簡單,操作方便;2、推桿方便將粉筆推出,方便拿取;3、結構結實,可重復使用;4、筆套方便粉筆取出和拿握;5、出筆通道可暫存未使用完的粉筆,不浪費,且保持桌面整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盒體、2-盒蓋、3-儲筆腔、4-推桿、5-推桿通道、6-出筆通道、7-筆套、8-彈性部件、9-第一夾片、10-第二夾片、11-復位彈簧、12-筆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參照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一種新型粉筆盒,包括盒體1和盒體1上端設置的盒蓋2,盒體1內開設儲筆腔3,還包括推桿4、推桿通道5、出筆通道6和筆套7,盒體1下端左側中部設置推桿通道5,推桿4右端設置在推桿通道5內,盒體1下端右側中部設置出筆通道6,筆套7設置在出筆通道6內,所述儲筆腔3下端開設筆槽12,筆槽12位于推桿通道5與出筆通道6之間。
所述的儲筆腔3下端前側和后側的腔壁與水平面呈30度的夾角,儲筆腔3下端左側和右側的腔壁與水平面呈60度的夾角,方便粉筆下滑,不易粉碎。
所述的推桿4通過彈性部件8設置在推桿通道5內。
所述的彈性部件8為彈簧。
所述的筆套7包括第一夾片9、第二夾片10和復位彈簧11,第一夾片9右端與第二夾片10右端鉸接,第一夾片9和第二夾片10的鉸接處設置復位彈簧11。
所述第一夾片9和第二夾片10的截面均為圓弧形的夾片,第一夾片9與第二夾片10相對設置,方便拿取粉筆。
所述的出筆通道6下側內表面略低于筆槽12內表面,方便粉筆插入筆套內。
所述的筆槽12的截面為圓弧狀截面。
所述的筆槽12的直徑為1.2cm,方便單個粉筆取出。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將紙盒裝粉筆拆開裝入儲筆腔內,蓋上盒蓋;使用時,按壓推桿,打開筆套,筆槽內的粉筆進入筆套內,閉合筆套,拿出粉筆,推桿在彈性部件的作用下恢復;未使用完的粉筆可再放入出筆通道,下次可繼續使用。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結構簡單,操作方便;2、推桿方便將粉筆推出,方便拿取;3、結構結實,可重復使用;4、筆套方便粉筆取出和拿握;5、出筆通道可暫存未使用完的粉筆,不浪費,且保持桌面整潔。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相似結構及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