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活用品,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多功能行李箱。
背景技術:
行李箱是人們出門時所攜帶用以放置各種物品的箱子,在人們外出時行李箱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尤其是給外出帶小孩的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現實生活中,會看到很多出行的人一手將不會走路或者剛學會走路的小孩抱在懷里,另外一只手拉行李箱,這樣的話比較累且不方便,特別是外出的女性;有的人則將大點的小孩坐在行李箱頂部,大人可以一手拉行李箱一手方便拿手機等其它物品,但是這種做法有一定的危險性,小孩天性頑皮,大人稍不注意的話就會而從行李箱上掉落下來,給孩子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研究設計了一種新型多功能行李箱,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安全性高、減少體力消耗的多功能行李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種新型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李箱本體、拉桿、萬向輪,所述行李箱本體包括儲物箱體、箱蓋,箱蓋包括第一箱蓋、第二箱蓋,儲物箱體與第一箱蓋通過第一拉鏈連接,第二箱蓋與第一箱蓋通過第二拉鏈連接,第一拉鏈與第二拉鏈的夾層之間還設置有毛絨層,所述第二箱蓋內還設置有肩帶和腰帶,肩帶一端與毛絨層固定連接,肩帶另一端與第二箱蓋內側壁固定連接,腰帶包括第一腰帶、第二腰帶,第一腰帶一端與第二箱蓋內側壁固定連接,第二腰帶一端與第二箱蓋內側壁固定連接,第一腰帶另一端與第二腰帶另一端通過鎖扣連接,所述拉桿包括第一拉桿、第二拉桿,第一拉桿、第二拉桿之間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一拉桿一端設置有橢圓形拉手,第二拉桿一端設置有擋桿,所述行李箱本體內底部還設置有拉桿滑動槽,拉桿滑動槽內長度方向三分之二處還設置有與擋桿相配套的限位塊,所述限位塊為兩個,上下對稱安裝在拉桿滑動槽內壁上,所述萬向輪包括第一萬向輪、第二萬向輪,第一萬向輪為四個,兩兩對稱安裝在儲物箱體底部端角上,第二萬向輪為兩個,對稱安裝在儲物箱體背離第一拉桿的側面兩端。
所述第一箱蓋的內側面上也設置有毛絨層。
所述第二箱蓋表面還設置有系帶,用于將第二箱蓋與第一拉桿連接。
所述系帶為四根。
所述肩帶為兩根。
所述第一萬向輪、第二萬向輪上均設置有鎖緊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設計新穎,設置的第一拉桿、第二拉桿及固定第一拉桿與第二拉桿的螺栓使得第一拉桿、第二拉桿之間既可以呈90°也可以呈180°,從而使得行李箱本體既可以直立行走也可以平躺行走,實現其多功能化;設置的肩帶及腰帶保證兒童坐在毛絨層上時不會從行李箱上掉落,兒童不僅可以坐在毛絨層上還可以倚靠在第一箱蓋的毛絨層上既舒適又安全,使用方便的同時節省人力,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直立時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儲物箱體,2、第一箱蓋,3、第二箱蓋,4、第一拉鏈,5、第二拉鏈,6、毛絨層,7、肩帶,8、第一腰帶,9、第二腰帶,10、鎖扣,11、第一拉桿,12、第二拉桿,13、螺栓,14、橢圓形拉手,15、擋桿,16、拉桿滑動槽,17、限位塊,18、第一萬向輪,19、第二萬向輪,20、系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新型多功能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體、拉桿、萬向輪,行李箱本體包括儲物箱體1、箱蓋,箱蓋包括第一箱蓋2、第二箱蓋3,儲物箱體1與第一箱蓋2通過第一拉鏈4連接,第二箱蓋3與第一箱蓋2通過第二拉鏈5連接,第一拉鏈4與第二拉鏈5的夾層之間還設置有毛絨層6,第二箱蓋3內還設置有肩帶7和腰帶,肩帶7一端與毛絨層6固定連接,肩帶7另一端與第二箱蓋3內側壁固定連接,腰帶包括第一腰帶8、第二腰帶9,第一腰帶8一端與第二箱蓋3內側壁固定連接,第二腰帶8一端與第二箱蓋3內側壁固定連接,第一腰帶8另一端與第二腰帶9另一端通過鎖扣10連接,拉桿包括第一拉桿11、第二拉桿12,第一拉桿11、第二拉桿12之間通過螺栓13連接,第一拉桿11一端設置有橢圓形拉手14,第二拉桿12一端設置有擋桿15,行李箱本體1內底部還設置有拉桿滑動槽16,拉桿滑動槽16內長度方向三分之二處還設置有與擋桿15相配套的限位塊17,限位塊17為兩個,上下對稱安裝在拉桿滑動槽16內壁上,萬向輪包括第一萬向輪18、第二萬向輪19,第一萬向輪18為四個,兩兩對稱安裝在儲物箱體1底部端角上,第二萬向輪19為兩個,對稱安裝在儲物箱體1背離第一拉桿11的側面兩端,第一箱蓋2的內側面上也設置有毛絨層6,第二箱蓋3表面還設置有系帶20,用于將第二箱蓋3與第一拉桿11連接,系帶20為四根,肩帶7為兩根,第一萬向輪18、第二萬向輪19上均設置有鎖緊結構(圖中未標示出)。
具體使用過程:當旅客攜帶小孩外出時,手握第一拉桿11一端設置的橢圓形拉手14,將第二拉桿12沿著拉桿滑動槽16拉出,拉桿滑動槽16內的限位塊17及第二拉桿12一端的擋桿15將第二拉桿12限制在合適的位置,旋轉第一拉桿11使第一拉桿11與第二拉桿12呈90°,擰緊螺栓13,平放行李箱本體,第一拉桿11與第二拉桿12位置固定后將第二拉鏈5拉開,第二箱蓋3倚靠在第一拉桿11一側,用系帶20將第二箱蓋3固定在第一拉桿11一側,保證第二箱蓋3不會自行回落,將兒童抱起坐在毛絨層6上,兩個肩帶7套在兒童的兩個肩膀上,第一腰帶8、第二腰帶9通過鎖扣10連接后將兒童固定倚靠在第二箱蓋3內側面的毛絨層6上,既舒適又安全,通過兩兩對稱安裝在儲物箱體1底部端角上的四個第一萬向輪18向前行走,使用方便的同時節省人力;當兒童無需就坐時,將第二拉鏈5拉合,反方向旋轉螺栓13及第一拉桿11,當第一拉桿11與第二拉桿12呈180°時再擰緊螺栓13,手握第一拉桿11一端設置的橢圓形拉手14,將第二拉桿12沿著拉桿滑動槽16向內推進,待第二拉桿12被推到合適的位置時,豎直放置行李箱本體,通過安裝在儲物箱體1底部端角上的兩個第一萬向輪18及對稱安裝在儲物箱體1背離第一拉桿11的側面兩端的兩個第二萬向輪19向前行走,從而實現行李箱的多功能化。設置的第一拉桿11、第二拉桿12及固定第一拉桿11與第二拉桿12的螺栓13使得第一拉桿11、第二拉桿12之間既可以呈90°也可以呈180°,從而使得行李箱本體既可以直立行走也可以平躺行走,實現其多功能化;設置的肩帶7及腰帶保證兒童坐在毛絨層6上時不會從行李箱上掉落,兒童不僅可以坐在毛絨層6上還可以倚靠在第一箱蓋2的毛絨層6上既舒適又安全,使用方便的同時節省人力,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綜上,本實用新型達到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