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旅行用品領域,尤其是一種旅行箱的制動減速機構。
背景技術:
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制動和止動對于坡道上的移動旅行箱,尤其是大型的旅行箱十分必要,但是,現有的旅行箱不具備制動、減速功能,即使所謂的剎車旅行箱或防溜滑旅行箱(CN104886898A)實際上也僅是具備止動功能的旅行箱,即,當旅行箱靜止后,通過操縱位于旅行箱車輪上的鎖定機構或利用負壓吸盤吸附地面對旅行箱進行止動,以防旅行箱在行駛的車輛中或斜坡上溜走,它不方便或不具備對下坡行駛中的旅行箱進行制動減速的功能,依然會對道路上的行人和車輛造成安全的隱患,況且,吸盤式防滑裝置對地面的平整度和清潔度要求很高,在很多戶外環境下的功能發揮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旅行箱的制動減速機構,能便捷地對旅行箱進行減速和剎車制動,而且制動效果不易受潮濕路況影響。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旅行箱的制動減速機構,設有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執行機構以便于旅行箱移動時的減速和剎車,所述旅行箱自帶拉桿裝置和腳輪,所述拉桿裝置的內豎桿、外豎桿中空形成用于穿置制動閘線的線管且線管末端與腳輪相通;所述制動執行機構設于旅行箱腳輪內,所述制動執行機構包括制動閘塊和閘塊復位彈簧;所述制動閘塊鉸接于腳輪輪軸處,閘塊復位彈簧設于輪軸的制動閘塊鉸接點旁并與制動閘塊相連;制動操縱機構包括手柄彈簧、制動操作手柄和制動閘線;所述制動操作手柄嵌置于拉桿裝置上部,制動操作手柄經制動閘線與制動執行機構的制動閘塊相連,當旅行箱需手動減速時,制動操作手柄牽引制動閘線使制動閘塊頂壓腳輪內表面。
所述制動閘塊為弧形板,制動閘塊中段鉸接于腳輪輪軸處,制動操作手柄經制動閘線與制動執行機構的制動閘塊側部相連,當制動操作手柄經制動閘線牽引制動閘塊側部時,制動閘塊的另一側部翹起頂壓腳輪內表面。
所述拉桿裝置包括內豎桿、外豎桿、橫梁半體、拉桿鎖定機構,所述拉桿鎖定機構與內豎桿相鄰用于鎖定內豎桿的位置。
所述橫梁半體數量為二,橫梁半體中設有用于布設制動閘線的線槽,兩橫梁半體連接形成橫梁整體后,所述用于布設制動閘線的線槽拼合形成線管。
每個腳輪的輪軸處固定有兩個車輪,所述制動閘塊設于車輪內,每個車輪內的制動閘塊數量為二且以輪軸為對稱軸對稱設置,制動操作手柄向上移動時同步牽引所有制動閘塊使之同步頂壓腳輪內表面。
所述制動操作手柄上還設有止動開關及止動插銷,所述拉桿裝置上部設有與止動插銷配合的銷槽;所述銷槽設于制動操作手柄的運動路徑旁,所述與止動插銷配合的銷槽,位于制動操作手柄向上移動的最大行程處;所述止動開關呈手柄形,手柄形止動開關在水平方向旋轉以驅動止動插銷插入或退出銷槽,止動開關位于制動操作手柄下端面;當旅行箱需持續自行制動時,制動操作手柄在牽引制動閘線的同時移動至使止動插銷與銷槽對準的位置處,止動開關驅動止動插銷插入銷槽后,制動操作手柄固定于銷槽處,制動閘塊持續頂壓腳輪內表面,實現旅行箱的持續自行制動。
所述腳輪包括輪軸、車輪、隔套、軸端蓋、徑向軸承、擋圈和止推軸承。
所述手柄彈簧與制動操作手柄上部相連,當制動操作手柄未受外力且未被止動插銷鎖定時,所述手柄彈簧使所述制動操作手柄復位。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旅行箱自帶拉桿裝置和腳輪,所述拉桿裝置的內豎桿、外豎桿中空形成用于穿置制動閘線的線管且線管末端與腳輪相通;所述制動執行機構設于旅行箱腳輪內,所述制動執行機構包括制動閘塊和閘塊復位彈簧;所述制動閘塊鉸接于腳輪輪軸處,閘塊復位彈簧設于輪軸的制動閘塊鉸接點旁并與制動閘塊相連;制動操縱機構包括手柄彈簧、制動操作手柄和制動閘線;所述制動操作手柄嵌置于拉桿裝置上部,制動操作手柄經制動閘線與制動執行機構的制動閘塊相連;該設計讓使用者能在拉桿頂部處直接操控制動執行機構,旅行箱制動更為快捷便利,既提升了使用舒適度,又強化了制動剎車機構的安全性和反應速度。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制動閘塊鉸接于腳輪輪軸處,閘塊復位彈簧設于輪軸的制動閘塊鉸接點旁并與制動閘塊相連;當旅行箱需手動減速時,制動操作手柄牽引制動閘線使制動閘塊頂壓腳輪內表面;當旅行箱需持續自行制動時,制動操作手柄在牽引制動閘線的同時移動至使止動插銷與銷槽對準的位置處,止動開關驅動止動插銷插入銷槽后,制動操作手柄固定于銷槽處,制動閘塊持續頂壓腳輪內表面,實現旅行箱的持續自行制動;該設計使得制動執行機構對旅行箱的剎車力作用于腳輪內表面,由于腳輪內表面不與地面接觸,通常較為干燥和潔凈,因此能有效避免減速或剎車時制動閘塊與腳輪之間的打滑現象,類似自行車或電動車的“漲閘”的制動原理,讓制動執行機構在雨天或潮濕環境中的工作更為可靠。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拉桿裝置的內豎桿、外豎桿中空形成用于穿置制動閘線的線管且線管末端與腳輪相通;所述制動操作手柄嵌置于拉桿裝置上部,制動操作手柄經制動閘線與制動執行機構的制動閘塊相連,所述橫梁半體數量為二,橫梁半體中設有用于布設制動閘線的線槽,兩橫梁半體連接形成橫梁整體后,所述用于布設制動閘線的線槽拼合形成線管;該設計使得制動閘線受到保護,而且制動閘線的布設較為容易,能提升旅行箱的裝配效率。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制動操作手柄上還設有止動開關及止動插銷,所述拉桿裝置上部設有與止動插銷配合的銷槽;所述銷槽設于制動操作手柄的運動路徑旁,當旅行箱需持續自行制動時,制動操作手柄在牽引制動閘線的同時移動至使止動插銷與銷槽對準的位置處,止動開關驅動止動插銷插入銷槽后,制動操作手柄固定于銷槽處,制動閘塊持續頂壓腳輪內表面,實現旅行箱的持續自行制動;所述止動開關呈手柄形,所述與止動插銷配合的銷槽,位于制動操作手柄向上移動的最大行程處;該設計提升了應急剎車的便捷性,使用者只需把制動操作手柄提至最高,再直接把止動開關轉動90度、止動插銷進入銷槽后,即可進行持續自行制動(持續剎車),無須持續握捏手柄,即提升了剎車效率,也提升了使用便利性。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止動開關呈手柄形,手柄形止動開關在水平方向旋轉以驅動止動插銷插入或退出銷槽,止動開關位于制動操作手柄下端面;該設計符合人體工學,使用者在單手握持制動操作手柄時即能對止動開關進行操作,使用更為便利。
本實用新型中,每個腳輪的輪軸處固定有兩個車輪,所述制動閘塊設于車輪內,每個車輪內的制動閘塊數量為二且以輪軸為對稱軸對稱設置,制動操作手柄向上移動時同步牽引所有制動閘塊使之同步頂壓腳輪內表面;該設計使得制動閘塊對腳輪的制動力相對于輪軸對稱分布,有效避免腳輪單面受力引起腳輪跳動或剎車震動。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止動開關與止動插銷相接部位的示意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腳輪處的示意圖;
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腳輪內制動閘塊處的示意圖;
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拉桿裝置的示意圖;
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制動操縱機構示意圖;
附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腳輪分解示意圖;
附圖9是本實用新型止動開關處的局部剖切示意圖;
附圖10是本實用新型處于制動狀態時腳輪內制動閘塊處的示意圖;
附圖11是本實用新型利用止動開關進行制動時止動開關處的局部剖切示意圖;
圖中:1-制動操縱機構;2-拉桿裝置;3-止動開關;4-旅行箱箱體;5-腳輪;6-止動插銷;7-止動開關與止動插銷的配合部位;8-腳輪輪軸;9-閘塊復位彈簧;10-制動閘塊;11-車輪;12-隔套;13-軸端蓋;14-徑向軸承;15-擋圈;16-止推軸承;17-內豎桿;18-外豎桿;19-橫梁半體;20-拉桿鎖定機構;21-手柄彈簧;22-制動操作手柄;23-制動閘線;24-與止動插銷配合的銷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11所示,一種旅行箱的制動減速機構,所述旅行箱箱體(4)自帶制動操縱機構1,設有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執行機構以便于旅行箱移動時的減速和剎車,所述旅行箱自帶拉桿裝置(2)和腳輪(5),所述拉桿裝置(2)的內豎桿(17)、外豎桿(18)中空形成用于穿置制動閘線的線管且線管末端與腳輪(5)相通;所述制動執行機構設于旅行箱腳輪內,所述制動執行機構包括制動閘塊(10)和閘塊復位彈簧(9);所述制動閘塊(10)鉸接于腳輪輪軸(8)處,閘塊復位彈簧(9)設于輪軸(8)的制動閘塊鉸接點旁并與制動閘塊相連;制動操縱機構包括手柄彈簧(21)、制動操作手柄(22)和制動閘線(23);所述制動操作手柄(22)嵌置于拉桿裝置(2)上部,制動操作手柄(22)經制動閘線(23)與制動執行機構的制動閘塊(10)相連,當旅行箱需手動減速時,制動操作手柄(22)牽引制動閘線使制動閘塊(10)頂壓腳輪內表面。
所述制動閘塊(10)為弧形板,制動閘塊(10)中段鉸接于腳輪輪軸(8)處,制動操作手柄(22)經制動閘線(23)與制動執行機構的制動閘塊(10)側部相連,當制動操作手柄(22)經制動閘線牽引制動閘塊(10)側部時,制動閘塊(10)的另一側部翹起頂壓腳輪內表面。
所述拉桿裝置(2)包括內豎桿(17)、外豎桿(18)、橫梁半體(19)、拉桿鎖定機構(20),所述拉桿鎖定機構(20)與內豎桿(17)相鄰用于鎖定內豎桿(17)的位置。
所述橫梁半體(19)數量為二,橫梁半體(19)中設有用于布設制動閘線(23)的線槽,兩橫梁半體(19)連接形成橫梁整體后,所述用于布設制動閘線(23)的線槽拼合形成線管。
每個腳輪的輪軸處固定有兩個車輪,所述制動閘塊設于車輪內,每個車輪內的制動閘塊數量為二且以輪軸為對稱軸對稱設置,制動操作手柄(22)向上移動時同步牽引所有制動閘塊(10)使之同步頂壓腳輪內表面。
所述制動操作手柄(22)上還設有止動開關(3)及止動插銷(6),所述拉桿裝置(2)上部設有與止動插銷配合的銷槽(25);所述銷槽(25)設于制動操作手柄(22)的運動路徑旁,所述與止動插銷配合的銷槽,位于制動操作手柄(22)向上移動的最大行程處;所述止動開關呈手柄形,手柄形止動開關在水平方向旋轉以驅動止動插銷插入或退出銷槽,止動開關位于制動操作手柄下端面;當旅行箱需持續自行制動時,制動操作手柄(22)在牽引制動閘線的同時移動至使止動插銷與銷槽對準的位置處,止動開關(3)驅動止動插銷(6)插入銷槽后,制動操作手柄(22)固定于銷槽處,制動閘塊(10)持續頂壓腳輪內表面,實現旅行箱的持續自行制動。
所述腳輪包括輪軸(8)、車輪(11)、隔套(12)、軸端蓋(13)、徑向軸承(14)、擋圈(15)和止推軸承(16)。
所述手柄彈簧(21)與制動操作手柄(22)上部相連,當制動操作手柄(22)未受外力且未被止動插銷鎖定時,所述手柄彈簧(21)使所述制動操作手柄(22)復位。
實施例1:
本例中,當旅行箱在斜坡上行駛時,使用者小幅提起制動操作手柄(22),帶動制動閘線(23)牽引所有制動閘塊(10)的C、D、E、F點,使制動閘塊(10)的弧形外沿以小幅壓力持續頂壓摩擦腳輪內表面,對箱體進行減速,使旅行箱在斜坡上的行駛不至失控。
實施例2:
本例中,手柄形止動開關(3)根部與止動插銷的配合部位(7)為橢圓形,止動開關(3)未止動時,橢圓形的配合部位的短軸端與止動插銷相鄰,當旅行箱停于斜坡上,需要對其止動時,使用者把止動開關(3)旋轉90度后,橢圓形配合部位的長軸端即推動止動插銷(6)插入銷槽使制動操作手柄(22)固定于銷槽處,制動閘塊(10)以最大壓力持續頂壓腳輪內表面,實現旅行箱的持續自行制動;而當需解除止動時,使用者把止動開關(3)復位,松開制動操作手柄(22),所述手柄彈簧(21)使所述制動操作手柄(22)復位,制動閘塊(10)離開腳輪內表面,使腳輪能自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