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工安全帶配套裝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桿鐵塔防滑落手套。
背景技術:
目前,電線桿登桿過程和作業中的高摔難題一直難以解決,新員工進行登桿訓練時普遍帶有恐懼心理,心理上抵觸,不敢、不愿進行登桿訓練,培訓單位也因登桿訓練沒有可靠的保護措施,人身安全無法得到保證而不愿組織登桿訓練,因此,新員工登桿技能難以得到快速提高,也給公司整體安全環境埋下了隱患,使用防滑落安全帶后,培訓問題也迎刃而解,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第10.10條規定:鋼管桿塔、30m以上桿塔和220kV及以上線路桿塔宜設置防止作業人員上下桿塔和桿塔上水平移動的防墜安全保護裝置,針對上述規定,已有的方法是在鋼桿、鐵塔上安裝滑道,與防墜自鎖器配合使用,但安裝滑道費用較高,每米450元左右,每基桿塔的安裝費用近萬元,因此,供電企業運行中的電力桿塔基本上沒有安裝,現有技術存在在這種情況下,電力線路檢修、施工,作業人員攀登鋼桿、鐵塔過程中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尤其是桿塔上有冰雪、霜凍、泥濘時,作業人員極易發生高處墜落、人身傷亡事故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鋼桿鐵塔防滑落手套,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現有技術存在在這種情況下,電力線路檢修、施工,作業人員攀登鋼桿、鐵塔過程中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尤其是桿塔上有冰雪、霜凍、泥濘時,作業人員極易發生高處墜落、人身傷亡事故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鋼桿鐵塔防滑落手套,包括左攀爬手套和右攀爬手套,所述左攀爬手套的外表面和右攀爬手套的外表面分別相應裝配用于鉤在攀爬物固定點上的左金屬鉤和右金屬鉤,所述左金屬鉤連接于左金屬鉤連接帶一端,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另一端和右金屬鉤連接帶的一端共同經安全帶連接帶連接于安全帶,所述右金屬鉤連接帶的另一端連接于右金屬鉤。
進一步,所述左攀爬手套和右攀爬手套分別為半指手套。
進一步,所述攀爬物固定點包括如鋼桿、鐵塔的爬梯、腳釘等。
進一步,所述左金屬鉤和右金屬鉤分別為鋼鉤。
進一步,所述鋼鉤采用直徑6毫米的不銹鋼圓鋼制成。
進一步,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和右金屬鉤連接帶為滌綸帶。
進一步,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和右金屬鉤連接帶共同連接于安全帶的護腰帶前側。
進一步,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和右金屬鉤連接帶的長度分別長于臂展長度且適合雙手的活動范圍。
進一步,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和右金屬鉤連接帶采用25毫米寬雙層滌綸編織帶或編織繩。
進一步,所述防滑落手套可與電工安全帶配套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專利采用所述左攀爬手套的外表面和右攀爬手套的外表面分別相應裝配用于鉤在攀爬物固定點上的左金屬鉤和右金屬鉤,所述左金屬鉤連接于左金屬鉤連接帶一端,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另一端和右金屬鉤連接帶的一端共同經安全帶連接帶連接于安全帶,所述右金屬鉤連接帶的另一端連接于右金屬鉤,在使用時,作業人員登桿塔前系好安全帶,將防滑落手套戴好后即可開始攀登,如桿塔的爬梯、腳釘上有冰雪、霜凍、泥濘造成作業人員單手或雙手滑脫時,或作業人員因受傷、發病、失去知覺后人體摔落時,安裝在手套兩側的金屬鉤就會鉤在鋼桿、鐵塔的爬梯、腳釘上,起到安全帶的作用。
2、本專利采用所述左攀爬手套和右攀爬手套分別為半指手套,方便操作人員空中作業。
3、本專利采用所述左金屬鉤和右金屬鉤分別為鋼鉤,所述鋼鉤采用直徑6毫米的不銹鋼圓鋼制成,由于鋼材料的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韌性、耐腐蝕性的特點,使得鋼鉤不易變形折斷,由于采用6毫米的不銹鋼圓鋼,提高了鋼鉤的剛性和強度。
4、本專利采用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和右金屬鉤連接帶為滌綸帶,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和右金屬鉤連接帶共同連接于安全帶的護腰帶前側,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和右金屬鉤連接帶的長度分別長于臂展長度且適合雙手的活動范圍,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和右金屬鉤連接帶采用25毫米寬雙層滌綸編織帶或編織繩,由于滌綸帶具有在干、濕情況下彈性和耐磨性都較好,尺寸穩定,縮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皺折、易洗、快干的特點,用于在人體下墜的過程中牢牢牽住人體,從而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
5、本專利采用一種能與電工安全帶配套使用的防滑落手套,適用于攀登鋼桿、鐵塔,能在作業人員上下鋼桿、鐵塔的過程中,從產品結構、使用方法和安全效果上填補了國內外的行業空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鋼桿鐵塔防滑落手套的結鉤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圖中:1-左攀爬手套,2-右攀爬手套,3-左金屬鉤,4-右金屬鉤,5-左金屬鉤連接帶,6-右金屬鉤連接帶,7-安全帶連接帶。
實施例:
本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鋼桿鐵塔防滑落手套,包括左攀爬手套1和右攀爬手套2,所述左攀爬手套1的外表面和右攀爬手套2的外表面分別相應裝配用于鉤在攀爬物固定點上的左金屬鉤3和右金屬鉤4,所述左金屬鉤3連接于左金屬鉤連接帶5一端,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5另一端和右金屬鉤連接帶6的一端共同經安全帶連接帶7連接于安全帶,所述右金屬鉤連接帶6的另一端連接于右金屬鉤4。
由于采用所述左攀爬手套的外表面和右攀爬手套的外表面分別相應裝配用于鉤在攀爬物固定點上的左金屬鉤和右金屬鉤,所述左金屬鉤連接于左金屬鉤連接帶一端,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另一端和右金屬鉤連接帶的一端共同經安全帶連接帶連接于安全帶,所述右金屬鉤連接帶的另一端連接于右金屬鉤,在使用時,作業人員登桿塔前系好安全帶,將防滑落手套戴好后即可開始攀登,如桿塔的爬梯、腳釘上有冰雪、霜凍、泥濘造成作業人員單手或雙手滑脫時,或作業人員因受傷、發病、失去知覺后人體摔落時,安裝在手套兩側的金屬鉤就會鉤在鋼桿、鐵塔的爬梯、腳釘上,起到安全帶的作用。
所述左攀爬手套1和右攀爬手套2分別為半指手套。
由于采用所述左攀爬手套和右攀爬手套分別為半指手套,方便操作人員空中作業。
所述攀爬物固定點包括如鋼桿、鐵塔的爬梯、腳釘等。
所述左金屬鉤3和右金屬鉤4分別為鋼鉤。
所述鋼鉤采用直徑6毫米的不銹鋼圓鋼制成。
由于采用所述左金屬鉤和右金屬鉤分別為鋼鉤,所述鋼鉤采用直徑6毫米的不銹鋼圓鋼制成,由于鋼材料的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韌性、耐腐蝕性的特點,使得鋼鉤不易變形折斷,由于采用6毫米的不銹鋼圓鋼,提高了鋼鉤的剛性和強度。
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5和右金屬鉤連接帶6為滌綸帶。
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5和右金屬鉤連接帶6共同連接于安全帶的護腰帶前側。
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5和右金屬鉤連接帶6的長度分別長于臂展長度且適合雙手的活動范圍。
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5和右金屬鉤連接帶6采用25毫米寬雙層滌綸編織帶或編織繩。
由于采用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和右金屬鉤連接帶為滌綸帶,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和右金屬鉤連接帶共同連接于安全帶的護腰帶前側,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和右金屬鉤連接帶的長度分別長于臂展長度且適合雙手的活動范圍,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和右金屬鉤連接帶采用25毫米寬雙層滌綸編織帶或編織繩,由于滌綸帶具有在干、濕情況下彈性和耐磨性都較好,尺寸穩定,縮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皺折、易洗、快干的特點,用于在人體下墜的過程中牢牢牽住人體,從而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
所述防滑落手套可與電工安全帶配套使用。
由于采用一種能與電工安全帶配套使用的防滑落手套,適用于攀登鋼桿、鐵塔,能在作業人員上下鋼桿、鐵塔的過程中,從產品結構、使用方法和安全效果上填補了國內外的行業空白。
工作原理:
本專利通過所述左攀爬手套的外表面和右攀爬手套的外表面分別相應裝配用于鉤在攀爬物固定點上的左金屬鉤和右金屬鉤,所述左金屬鉤連接于左金屬鉤連接帶一端,所述左金屬鉤連接帶另一端和右金屬鉤連接帶的一端共同經安全帶連接帶連接于安全帶,所述右金屬鉤連接帶的另一端連接于右金屬鉤,在使用時,作業人員登桿塔前系好安全帶,將防滑落手套戴好后即可開始攀登,如桿塔的爬梯、腳釘上有冰雪、霜凍、泥濘造成作業人員單手或雙手滑脫時,或作業人員因受傷、發病、失去知覺后人體摔落時,安裝在手套兩側的金屬鉤就會鉤在鋼桿、鐵塔的爬梯、腳釘上,起到安全帶的作用,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在這種情況下,電力線路檢修、施工,作業人員攀登鋼桿、鐵塔過程中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尤其是桿塔上有冰雪、霜凍、泥濘時,作業人員極易發生高處墜落、人身傷亡事故的問題,具有雙重安全保護、方便操作人員空中作業、鋼鉤的剛性和強度大、證作業人員的安全、填補了國內外的行業空白的有益技術效果。
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