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技術領域,尤其是指帶定型護邊的高幫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高幫鞋結構較為單一,鞋幫上的開口大小固定不可調節,不能滿足不同穿著者腳踝的大小,穿著舒適度較差,鞋子對腳的包覆感較差。由于鞋幫較高,上部的鞋幫由于重力作用也難以始終維持較佳的形態,不能對腳踝形成保護。申請號201620297860.0所述的高幫鞋,其缺點在于:一、雖然增加了外包面,但其與鞋幫的連拉部位的拉鏈裸露在外,影響鞋子的美觀;二、其外包面是固定在鞋幫上,較大腳踝的人穿著時也必須包上;三、鞋舌跟部與足部的結合性不是很好,容易漏風,保暖效果一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定型效果好,穿著舒適的高幫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帶定型護邊的高幫鞋,它包括有鞋底、鞋面、鞋舌,它還包括有前護邊,其中,鞋底與鞋面之間通過膠水粘接固定,鞋面前側上部一體延伸有鞋舌,鞋面后側向上延伸有后護邊,后護邊兩端向前延伸至鞋舌兩側,后護邊邊緣處設有邊條,邊條內設有由橡膠材料制成的鞋面定型條,鞋舌兩側的后護邊上設有第一拉鏈,前護邊兩端內側設有第二拉鏈,第一拉鏈與第二拉鏈嚙合,第一拉鏈上方的后護邊上設有外罩面,第一拉鏈下方的后護邊上設有魔術貼母扣,外罩面底部設有魔術貼公扣,魔術貼公扣與魔術貼母扣粘接,粘接后的外罩面包覆在第一拉鏈外側,前護邊內設有若干條豎向的護邊定型條,護邊定型條頂部與外罩面頂部固定,護邊定型條底部與外罩面底部固定。
所述的護邊定型條采用橡膠材料制作成形,其截面呈橢圓形,護邊定型條通過縫紉線縫合固定在前護邊內。
所述的第一拉鏈由上至下固定在鞋舌一側的后護邊邊緣處。
所述的鞋舌兩側的后護邊上設有繩孔,鞋舌表面設有繩環,鞋帶繞過繩孔和繩環系定。
所述的后護邊底部通過縫紉線與鞋面連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后護邊通過鞋帶連接,使鞋面與穿著者的腳部更加貼合,同時根據穿著者腳踝大小選擇裝配外護邊,前護邊對鞋面進行局部二次包裹,能更好的貼合穿著者的腳踝,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如果不使用包套面,則直接將遮面下部的魔術貼公扣與魔術貼母扣扣合,將組合拉鏈遮位隱藏。使用外套面時則通過遮面將外套面與組合拉鏈的連接部位遮住隱藏,大大增加鞋子的美觀性,同時外護邊以及邊條內的定型條起護邊支撐的作用,使鞋面的定型效果更好,穿著更舒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所有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本實施例所述的帶定型護邊的高幫鞋包括有鞋底1、鞋面2、鞋舌3,它還包括有前護邊8,其中,鞋底1與鞋面2之間通過膠水粘接固定,鞋面2前側上部一體延伸有鞋舌3,鞋面2后側向上延伸有后護邊4,后護邊4底部通過縫紉線與鞋面2連接固定,后護邊4兩端向前延伸至鞋舌3兩側,所述的鞋舌3兩側的后護邊4上設有繩孔11,鞋舌3表面設有繩環12,鞋帶13繞過繩孔11和繩環12系定,后護邊4邊緣處設有邊條5,邊條5內設有由橡膠材料制成的鞋面定型條6,鞋舌3兩側的后護邊4上設有第一拉鏈7,所述的第一拉鏈7由上至下固定在鞋舌3一側的后護邊4邊緣處,前護邊8兩端內側設有第二拉鏈9,第一拉鏈7與第二拉鏈9嚙合,第一拉鏈7上方的后護邊4上設有外罩面10,第一拉鏈7下方的后護邊4上設有魔術貼母扣,外罩面10底部設有魔術貼公扣,魔術貼公扣與魔術貼母扣粘接,粘接后的外罩面10包覆在第一拉鏈7外側,前護邊8內設有若干條豎向的護邊定型條14,所述的護邊定型條14采用橡膠材料制作成形,其截面呈橢圓形,護邊定型條14通過縫紉線縫合固定在前護邊8內,護邊定型條14頂部與外罩面10頂部固定,護邊定型條14底部與外罩面10底部固定。本實施例的后護邊通過鞋帶連接,使鞋面與穿著者的腳部更加貼合,同時根據穿著者腳踝大小選擇裝配外護邊,前護邊對鞋面進行局部二次包裹,能更好的貼合穿著者的腳踝,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如果不使用包套面,則直接將遮面下部的魔術貼公扣與魔術貼母扣扣合,將組合拉鏈遮位隱藏。使用外套面時則通過遮面將外套面與組合拉鏈的連接部位遮住隱藏,大大增加鞋子的美觀性,同時外護邊以及邊條內的定型條起護邊支撐的作用,使鞋面的定型效果更好,穿著更舒適。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