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文胸結構,尤其是指一種貼合人體弧度的3D無縫兩用肩帶文胸。
背景技術:
女性文胸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用品,需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傳統的車縫文胸穿著有痕跡問題,使得上身后舒適度下降,有痕跡,親膚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即在提供一款無縫本圈件文胸,以增加使用的舒適度。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所述。
一種3D無縫兩用肩帶文胸,包含左右罩杯及兩側的后比布,側骨位置,夾彎及中邊堵下扒位,其改進在于:所述罩杯采用2分之一罩杯,罩杯里側及后比布上邊沿設置有耳仔環帶,其中所述中邊堵下扒位包含左側第一弧度位置,中間第二弧度位置和右側第三弧度位置,所述三個弧度位置分別與人體胸部下方曲線匹配。
其中,左右罩杯的杯表布與兩側后比布外表面為一體成型的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
其中,所述后比布的周邊沿結構自外至內依次包含: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彈性丈筋條,膠條層,后比布里層,膠條層及自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外端延伸至里層包覆邊沿處的杯表布止口層。
其中,所述彈性丈筋條的厚度為0.5mm至1.5mm,寬度為0.5cm至2cm。
其中,所述前杯沿的層結構自外至內依次包含: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杯表高彈力布復海綿,杯里高彈力布復海綿層,膠條層,及自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外端延伸至里層包覆邊沿處的杯表布止口層。
其中,所述層結構中膠條層的厚度為2微米至8微米,寬度為0.5厘米 至1.8厘米。
其中,所述側骨位置設置隱形膠骨條,隱形側骨位置處的層結構自外至內依次為: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杯表高彈力布復海綿,隱形膠骨條,杯里高彈力布復海綿層,所述膠骨的厚度為0.05厘米至0.15厘米,膠骨寬度為0.3厘米至0.6厘米。
其中,包含隱形膠骨條的側骨的上沿和下沿的層結構自外至內依次為: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杯表高彈力布復海綿,杯里高彈力布復海綿層,膠條層及自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外端延伸至里層包覆邊沿處的杯表布止口層。
其中,所述中邊堵下扒位及兩側夾彎處設置有無彈網紗,所述中邊堵下扒位邊沿及夾彎邊沿的層結構自外至內為: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杯表高彈力布復海綿,無彈網紗,杯里高彈力布復海綿層及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端沿延伸至里層包覆邊沿處的杯表布止口層。
其中,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文胸背扣,所述文胸背扣包含大扣和小扣,所述大扣周邊的層結構自外至內為:大扣外表面,中間雙層樸紙層,背扣膠條層和大扣內表面,且所述背扣膠條層和大扣內表面外端分別延伸至大扣外表面外端形成反包層。
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技術效果:
1、中邊堵下扒位包含采用三維激光CC制成的磨具壓成,中邊堵下扒位形成三點貼合人體弧度的立體形與人體胸部下方曲線匹配,具有穿身更穩固,經高強度運動不會跑位的效果,3D立體杯符合人體穿著,具有上身貼合人體,舒適,輕盈,不變形,有效提托女性乳房的效果。兩用肩帶,可以隨意搭配外衣。
2、左罩杯和右罩杯的杯表布與兩側后比布外表面經高溫壓模型后連接為一體,一體成型后無任何分割線,外觀達到了一體化。
3、后比布周邊增設彈性丈筋,且彈性丈筋通過膠條層固定在文胸表層和里層之間,彈力丈筋有很強的拉伸力度,有效的使文胸在穿著時穩定性,活動自如,不會容易下滑,使用膠條固定的方式,無車縫線,外形美觀。
4、采用膠條粘合的無車縫結構,使得文胸無車縫線,達到穿著無壓痕、無壓迫、更舒適、更親膚的效果。
5、無彈網紗可以使文胸更加貼服,對女性下垂乳房起到提托作用,穩定文胸穿著,有效防止穿身跑位現象。
6、文胸背扣中大扣周邊采用無縫反包工藝,大扣中間面部分2至4排、3至4列特別設計的凸形不銹鋼圓環,大扣正面,背面均無車縫線,外觀更美觀,更弱軟,更貼身,更舒適,更親膚。特別設計的凸形卡扣,能使內衣在穿著時更容易扣緊,穩固,高強度活動時也不會脫落,避免了日常穿著活動時背扣脫落造成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文胸的外表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文胸的里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文胸的罩杯側骨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文胸的后比布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邊堵下扒位立體形狀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罩杯處設置無彈網紗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文胸罩杯處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文胸背扣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文胸背扣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10位本實用新型文胸背扣的側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其為文胸外表面的結構示意圖,文胸包含左罩杯1和右罩杯2,罩杯下方為中邊堵下扒位3,罩杯的兩側為后比布。結合圖7所示,其為文胸罩杯處的側面結構示意圖,所述罩杯采用2分之一罩杯,罩杯里側及后比布上邊沿設置有耳仔環帶13,其中所述中邊堵下扒位3包含左側第一弧度位置31,中間第二弧度位置32和右側第三弧度位置33,所述三個弧度位置分別與人體胸部下方曲線匹配。
所述罩杯從外至內依次包含:杯表布,杯表高彈力布復海綿5,中間層直立棉芯6和杯里高彈力布復海綿層8,其中。中間層直立棉芯6采用一 塊或兩塊直立棉芯或海綿,中邊堵下扒位3內設無彈網紗7。
其中,中邊堵下扒位3具有左側第一弧度位置31,中間第二弧度位置32和右側第三弧度位置33,所述三個弧度位置為立體形狀,分別與人體胸部下方曲線匹配。采用貼合人體弧度的立體星族航,具有穿著更穩固,經高強度運動亦不會跑位的效果。3D立體杯符合人體穿著,具有上身貼合人體,舒適,輕盈,不變形,有效提托側收女性乳房的效果。
此外:左罩杯1和右罩杯2的杯表布與兩側后比布外表面經高溫壓模型后連接為一體,一體成型后無任何分割線,外觀達到了一體化,即整個文胸外表面采用了一體成型的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4。
如圖2所示,其為文胸里面的結構示意圖,罩杯里面層為杯里高彈力布復海綿層8,文胸里面的后比布為后比布里層9。
此外,圖2和圖3揭示了所述文胸的前杯沿,夾彎邊沿,后比布周邊邊沿及中邊堵下扒位邊沿均設置有膠條層10,后比布周邊邊沿設置有彈性丈筋條12,通過該膠條層10實現無縫粘合。
其中,所述文胸的前杯沿的層結構自外之內依次為夾彎邊沿,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4,杯表高彈力布復海綿5,杯里高彈力布復海綿層8,膠條層10,及自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4外端延伸至里層包覆邊沿處的杯表布止口層4-1。
其中,所述文胸的中邊堵下扒位邊沿的層結構自外之內依次為: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4,杯表高彈力布復海綿5,無彈網紗7,杯里高彈力布復海綿層8,膠條層10,及自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4外端延伸至里層包覆邊沿處的杯表布止口層4-1。
請結合圖4所示,其揭示了后比布周邊邊沿處增加了彈性丈筋條技術方案,增加了彈性丈筋條處自外直內的層結構為: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4,彈性丈筋條12,膠條層10,后比布里層9,膠條層10及自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4外端延伸至里層包覆邊沿處的杯表布止口層4-1。所述層結構中膠條層10的厚度為2微米至8微米,寬度為0.5厘米至2厘米,彈性丈筋條的厚度為0.5mm至1.5mm,寬度為0.5cm至2cm。
此外,圖1和圖3揭示了,側骨位置設置隱形膠骨條11,隱形側骨位 置處的層結構自外至內依次為: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4,杯表高彈力布復海綿5,隱形膠骨條11,杯里高彈力布復海綿層8。包含隱形膠骨條11的側骨的上沿和下沿的層結構自外至內依次為: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4,杯表高彈力布復海綿5,杯里高彈力布復海綿層8,膠條層10及自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4外端延伸至里層包覆邊沿處的的杯表布止口層4-1。所述膠骨的厚度為0.05厘米至0.15厘米,膠骨寬度為0.3厘米至0.6厘米。隱形膠骨文胸的膠骨位置表面無任何突起,具有穿身更輕盈、活動自如,無壓力,大大提高了穿著的舒適度。
如圖6所示,并結合圖7中罩杯下部的圖示,文胸的中邊堵下扒位及兩側夾彎處,設置有無彈網紗7,該無彈網紗7處的層結構自外至內為:杯表布4,杯表高彈力布復海綿5,無彈網紗7,杯里高彈力布復海綿層8,邊沿處還包含膠條層10及自杯表布連后比面層布4外端延伸至里層包覆邊沿處的的杯表布止口層4-1。無彈網紗7可以使文胸更加貼服,對女性下垂乳房起到提托作用,穩定文胸穿著,有效防止穿身跑位現象。
請參閱圖8至圖10,其為文胸背扣的正面結構示意圖,背面結構示意圖及側面剖視圖,包括大扣外表面61和小扣外表面62,其中大扣外表面61上設置有若干不銹鋼凸形圈環64,小扣外表面62上設置有與不銹鋼凸形圈環64對應的不銹鋼勾位65。其中,不銹鋼凸形圈環64設置在大扣中間面部分2至4排、3至4列。
圖9所示,可見大扣內表面63和小扣內表面(未標號)。大扣外表面1可以采用面層棉綸布,大扣內表面63可以采用里層高彈力布復棉綸布,為了增加大扣和小扣的立體支撐結構,外表面和內表面之間還設置有中間雙層樸紙層68。大扣周邊結構采用無縫反包工藝,通過背扣膠條層67實現大扣內各層的連接,請參閱圖10所示,大扣周邊的層結構自外至內為:大扣外表面61,中間雙層樸紙層68,背扣膠條層67和大扣內表面63,且所述膠條層67和大扣內表面63上、下端分別延伸至大扣外表面61上、下端形成反包層60。請再看圖7,所述反包層60包覆背扣外側邊沿。其中,無縫背扣的寬度為1.9cm至9.5cm,長度為6.8cm至7.8cm。
上述文胸結構使得文胸的各個組成部分,最終通過膠條層粘合,而 無需車縫,達到觸感無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