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補水儀的推板結構。
背景技術:
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長期處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角質層水分逐漸流失,當含量低于10%時,皮膚就會出現干燥、細紋、緊繃、粗糙及脫屑等現象,表層肌膚無法從身體內部直接獲得水分,在肌膚底層的真皮層,卻需要水分時時刻刻、源源不斷的流動供應著。所以肌膚補水從源頭、根本上來講就是補充真皮層的水分。真皮層補水才是美膚的第一要素,美白、控油、抗皺、延衰等都要在此基礎上進行。
人體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就會出現皺紋、皮膚干癟失去彈性等衰老現象,所以,補水是一個相伴終生的持續過程。
目前已經有不少用于給肌膚補水的補水儀器,然而現有的補水儀開關都是通過按鍵開啟,并且噴霧口始終暴露在外部,時間久了,噴霧口會受到污染,不利于使用衛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開啟或者關閉補水儀的噴霧口,并且開啟或關閉補水儀的過程中會產生檔位感的推板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推板結構,包括主體、覆蓋部分主體的推板和設置在主體與推板之間的滑動機構,所述主體上設置有沿其長度方向間隔延伸的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所述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之間具有凹部,所述凹部沿著所述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的延伸方向分布設置有第一末端、中間部和第二末端,所述滑動機構包括相互鉸接并且均與所述推板鉸接的第一彈力桿和第二彈力桿,所述第一彈力桿和第二彈力桿相互鉸接的端部鉸接至所述推板,所述第一彈力桿和第二彈力桿相分離的端部之間連接設置有彈簧并且位于所述凹部內,所述彈簧使得所述第一彈力桿和第二彈力桿相分離的端部具有相互遠離的趨勢,所述第一彈力桿和第二彈力桿相分離的端部能在所述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之間沿著所述凹部的側壁滑動,所述推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導軌滑動配合的第一凸起,與所述第二導軌滑動配合的第二凸起。
優選為,所述主體上設置有L形導槽,所述導槽位于所述第二導軌的上方并且包括第一導槽和第二導槽,所述第一導槽和第二導槽連通,所述第二導槽內設置有開關,所述推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導槽滑動配合的第四凸起。
優選為,所述凹部的兩側壁為弧形面,所述中間部的寬度小于所述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寬度。
優選為,所述第一彈力桿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滑動頭,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二彈力桿的一端設置有第二滑動頭,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孔;所述推板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彈力桿的第一孔和第二彈力桿的第二孔鉸接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一滑動頭和第二滑動頭與所述凹部的弧形側壁滑動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推板結構的第一滑動頭和第二滑動頭在凹部中滑動時,由于彈簧的作用力,在開關過程中會產生明顯的檔位感,推板打開和閉合的位置明確,推板不會松動,有效避免推板和主體之間的磨損,延長了補水儀的使用壽命,補水儀在關閉時,推板罩住噴霧口能夠防止噴霧口受到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推板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推板結構主體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推板結構關閉狀態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推板結構開啟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推板結構包括主體1,覆蓋部分主體1的推板2,以及位于主體1與推板2之間的滑動機構,主體1上設置有沿其長度方向間隔平行設置的第一導軌11和第二導軌12,凹部17設置在第一導軌11和第二導軌12之間。凹部17沿著第一導軌11和第二導軌12的延伸方向分為第一末端171、中間部173和第二末端172,中間部173的寬度分別小于第一末端171和第二末端172的寬度,凹部17的兩側壁為弧形面。主體1上還設置有L形的導槽16,該導槽16位于第二導軌12的上方并且包括第一導槽161和第二導槽162,第一導槽161和第二導槽162連通,第二導槽162內設置有開關(圖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導槽162與第二導軌12連通。噴霧口設于該主體1的導槽16上方。
滑動機構包括其中一端相互鉸接配合的第一彈力桿13和第二彈力桿14,并且該第一彈力桿13和第二彈力桿14的一端鉸接在推板2上,第一彈力桿13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滑動頭131,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孔132;第二彈力桿14的一端設置有第二滑動頭141,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孔142;第一彈力桿13設置有第一孔132的一端與第二彈力桿14設置有第二孔142的一端相互鉸接并且第一孔132和第二孔142同軸配合,第一滑動頭131和第二滑動頭141端部之間連接設置有彈簧15,彈簧15使得第一滑動頭131和第二滑動頭141具有相互遠離并且分別抵住凹部17的兩側面的趨勢。第一滑動頭131和第二滑動頭141位于凹部17內,并且在第一末端171和第二末端172之間與凹部17的弧形側壁滑動配合。
推板2與本體1相對設置,并且其向著本體1的面上設置有與第一導軌11滑動配合的第一凸起21,與第二導軌12滑動配合的第二凸起22,與滑動機構第一孔132和第二孔142配合的第三凸起23,該第三凸起23插入第一孔132和第二孔142中,還包括與L形導槽16滑動配合的第四凸起24。
補水儀關閉時的狀態如圖3所示,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22分別位于第一導軌11和第二導軌12的上端,滑動機構的第一滑動頭131和第二滑動頭142在第三凸起23的帶動下分別卡于第一末端171的兩側,此時推板2罩住噴霧口,并且第四凸起24位于第一導槽161中。
開啟補水儀時如圖4所示,向下滑動推板2,推板2上的第三凸起23驅動滑動機構沿著凹部17的弧形側壁向下滑動,第一滑動頭131和第二滑動頭141從第一末端171滑到第二末端172,此時噴霧口暴露在外部,第四凸起24滑動到第二導槽162中并且撥動開關,噴霧口開始噴霧。
關閉補水儀時,向上滑動推板2,第一滑動頭131和第二滑動頭141從第二末端172滑動到第一末端171處,第四凸起24從第二導槽162中滑動到第一導槽161中,由于第四凸起24與第二導槽162中的開關分離,噴霧口停止噴霧并且推板2重新罩住噴霧口。
由于第一滑動頭131和第二滑動頭141在第一末端171和第二末端172之間滑動時,凹部17的中間部173寬度小,而第一末端171和第二末端172之間的寬度比中間部173寬度大,因此第一滑動頭131和第二滑動頭141在滑動過程中,第一滑動頭131和第二滑動頭141之間的距離會變小從而迫壓彈簧15,手滑動推板2的過程中會感受到彈簧15的迫壓力,從而會產生檔位感。
本實用新型推板結構通過滑動推板2來實現補水儀的開啟或關閉,補水儀在開啟時,噴霧口暴露在外部,第四凸起24撥動開關,噴霧口噴霧;補水儀在關閉時,推板2罩住噴霧口,第四凸起24與開關分離,噴霧口停止噴霧。第一滑動頭131和第二滑動頭141在凹部17中滑動時,由于彈簧15的作用力,在開關過程中會產生明顯的檔位感,推板2打開和閉合的位置明確,推板2不會松動,有效避免推板2和主體1之間的磨損,延長了補水儀的使用壽命,補水儀在關閉時,推板2罩住噴霧口能夠防止噴霧口受到污染。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