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更換式軸承箱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箱輪更換裝置,尤其是方便快捷自主更換的箱輪。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一般采用穿軸式塑料箱輪,軸承小材料強度不夠,箱體重量和箱輪的強度比例不合理,雖然部分箱輪采用橡皮式輪面,但是對整體的箱輪的壽命延長效果不明顯,整體國內箱輪技術生產的箱輪容易發生損壞,并且行李箱箱輪損壞后更換目前較為不便。近幾年來,這方面的研究及創新一直停滯不前,限制了我國行李箱業的快速發展,進而造成國內市場行李箱質量普遍低下,且我國行李箱質量及使用壽命還低于國外,尤其是箱輪的損壞率更是遠高于國外。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箱輪,解決現有的箱輪更換不便和使用壽命短的不足的問題,該箱輪不僅可以分層更換,而且增加了內部減震,大大延長了箱輪的使用壽命。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便捷更換式軸承箱輪,包括:橡膠圈(I)圓錐滾子軸承(2)小滾珠(3)鋼性彈簧(4)中心軸(5)后封蓋(6)扣合墊片(7)前封蓋(8)扣合溝槽(9)墊片倒口(10)。圓錐滾子軸承(2)外覆加橡膠圈(1),利用橡膠耐磨耐腐蝕的特性,達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小滾珠(3)可以保證箱輪壓緊后減震裝置可以正常發揮作用,其中鋼性彈簧(4)和扣合墊片(7)以及中心軸(5)構成減震裝置。箱輪通過墊片倒口( 10)壓緊,橡膠圈(I)通過扣合溝槽(9)扣合。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實行分層更換,減少資源浪費,如果行李箱在使用過程中輪套出現損壞而導致箱輪外露,只需更換最外層的橡膠圈輪套,軸承損壞只要找到具體型號的軸承自行更換,整體損壞,更換整個輪體,不需要專業人員操作,使得更換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同時,輪套能夠降低噪音。便捷式箱輪使用了橡膠皮套,內部更是增加了減震裝置,箱包在行駛過程中基本不會產生噪音,保證了箱包的體驗感。材料一改之前塑料易損壞材料,更換成抗磨損的汽車輪胎橡膠。備胎體積小,便于攜帶,且基本人群都可操作此過程。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7]圖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
[0008]圖面說明:1.橡膠圈,2.圓錐滾子軸承(軸承),3.小滾珠,4.鋼性彈簧,5.中心軸,6.后封蓋,7.扣合墊片,8.前封蓋,9.橡膠圈扣合溝槽,10.墊片倒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便捷更換式軸承箱輪,包括:橡膠圈(I)圓錐滾子軸承(2)小滾珠(3)鋼性彈簧(4)中心軸(5)后封蓋(6)扣合墊片(7)前封蓋(8)扣合溝槽(9)墊片倒口(10)。
[0010]該裝置的主體是軸承,軸承內部裝有鋼性彈簧和、扣合墊片以及中心軸組成的減震,中心軸不與前封蓋連接,軸承通過扣合墊片壓緊,也方便更換,后封蓋上有一圈溝槽,溝槽內有小滾珠,保證軸承壓緊后內部減震可以發揮作用,中心軸與箱體通過螺紋連接,必要時可以更換整個輪體。該裝置類似于汽車輪胎,箱輪磨損后,可便捷的更換外層的橡膠圈,嚴重者更換軸承,更嚴重者可以更換整個輪體。從而實現方便更換,同時通過減震延長箱輪壽命。
【主權項】
1.一種便捷更換式軸承箱輪,包括:橡膠圈(I)圓錐滾子軸承(2)小滾珠(3)鋼性彈簧(4)中心軸(5 )后封蓋(6 )扣合墊片(7 )前封蓋(8 )扣合溝槽(9 )墊片倒口( 10 ),軸承外覆加可更換的橡膠圈(1),小滾珠(3)可以保證箱輪壓緊后減震裝置可以正常發揮作用,其中鋼性彈簧(4)和扣合墊片(7)以及中心軸(5)構成減震裝置,箱輪通過墊片倒口( 10)壓緊,橡膠圈(I)通過溝槽扣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更換式軸承箱輪,其特征是:本裝置含有可更換的橡膠圈(1),實現箱輪的快捷更換,而且具有由鋼性彈簧(4)和扣合墊片(7)以及中心軸(5)構成的減震裝置。
【專利摘要】便捷更換式軸承箱輪,包括橡膠圈(1),圓錐滾子軸承(2),小滾珠(3),鋼性彈簧(4),中心軸(5),后封蓋(6),扣合墊片(7),前封蓋(8),扣合溝槽(9),墊片倒口(10)。圓錐滾子軸承(2)外覆加橡膠圈(1),利用橡膠耐磨耐腐蝕的特性,達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小滾珠(3)可以保證箱輪壓緊后減震裝置可以正常發揮作用,其中鋼性彈簧(4)和扣合墊片(7)以及中心軸(5)構成減震裝置。箱輪通過墊片倒口(10)壓緊,橡膠圈(1)通過扣合溝槽(9)扣合。圓錐滾子軸承(2)內部裝有鋼性彈簧(4)和扣合墊片(7)以及中心軸(5)組成的減震,中心軸(5)不與前封蓋(8)連接,圓錐滾子軸承(2)通過扣合墊片(7)壓緊,也方便更換,后封蓋(6)上有一圈扣合溝槽(9),扣合溝槽(9)內有小滾珠(3),保證圓錐滾子軸承(2)壓緊后內部減震可以發揮作用,中心軸(5)與箱體通過螺紋連接實現箱輪更加堅固的目的。箱輪磨損后,可更換外層的橡膠圈(1)使得人們可以方便更換箱輪。
【IPC分類】A45C13-00, B60B33-00, A45C5-14
【公開號】CN204317793
【申請號】CN201420676503
【發明人】高菲, 陳承隆, 馬迎秋
【申請人】山東科技大學
【公開日】2015年5月13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