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孔131的設置,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設置更大的通孔131,使透氣層120的通風性能更好。
[0042]具體的,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鞋底的透氣層120的多個連接環130均為六邊形。每個六邊形連接環130的環壁都可以與一個其他六邊形的環壁相鄰,在相鄰邊設置通孔131,從而形成三組相對的通孔131。相對的通孔131可以形成流通更加快速的空氣。
[0043]另外,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鞋底的透氣層120的多個連接環130也可以是四邊形。當然,四邊形各邊的長度不一定,可以是如圖6所示的正方形也可以是如圖7所示的矩形。當四邊形是矩形時,如圖8所示,該矩形可以是一條邊的邊長等于相應的透氣層120的寬度的矩形,為了保持鞋子的舒適度,相應的另一條邊可以設置較短,使該連接環130呈長條狀,制作工藝簡單,同時,該透氣層120的清洗相比六邊形等多邊形也更加方便。
[0044]當然,連接環130的形狀不僅限于六邊形或者四邊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狀,例如圖2所示的八邊形。該圖中的八邊形有四條邊與其他連接環130相鄰,有四條邊未與其他連接環130相鄰。只在該連接環130有相鄰邊的環壁上設置通孔131,使工藝更加簡單。每個連接環130的環壁上的兩組通孔131分別相對,呈十字結構,空氣流通更加順暢。并且,八邊形的邊更多,相應的承載腳底的邊就增多,減小了腳底在每條邊形成的壓強,穿著更舒適。
[0045]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鞋底的透氣層120的連接環130的排列方式也不一定。以矩形的排列為例,可以是如圖7所示的各邊長一樣的環壁之間進行連接的排列方式,也可以是如圖9所示的不同邊長的環壁之間連接的排列方式。請參見圖7,大小一樣的矩形連接環130的短邊與短邊對應相鄰,長邊與長邊對應相鄰,再在相鄰的環壁開設通孔131。當然,相鄰環壁上開設的通孔131的數目不做限制,在邊長較長的環壁也可以開設兩個或者其他數目的通孔131。此種排列方式中各連接環130緊密連接,沒有縫隙。另一種排列方式如圖9所示,矩形的長邊與短邊相鄰,短邊對應于長邊的中間部分。四個矩形連接環130邊長較短的環壁與邊長較長的環壁依次環形連接,在四個矩形連接環130之間形成一個方形的孔。在短邊與長邊相鄰的環壁上開設通孔131,同樣的,可以開設兩組相對的通孔131。此種連接方式可以使用較少的環,節約原材料。可以知道的,連接環130之間的連接方式并不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制。
[0046]優選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連接環130的環壁高度可以為0.lcm-2cm0連接環130必須有一定的高度,才能保證穿著過程中腳底與保護層110之間的透氣層120具有空氣流通的透氣空間。但是,相應的,高度不能過高,因為連接環130的環壁的承重力有限,高度太高會影響其使用壽命,并且太高也會影響鞋底的舒適感。
[0047]優選的,如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鞋底中,還包括墊面140。該墊面140為透氣墊面140,層疊地設置于透氣層120遠離所述保護層110的一側,作為鞋底中與腳底直接接觸的一面。墊面140的設置可以避免腳底與透氣層120的直接接觸,穿著舒適度比透氣層120直接接觸腳底更高。使用透氣墊面140使腳底與透氣層120之間可以透氣,不會影響該鞋底的透氣性。另外,在清洗的時候可以只清洗墊面140,比清洗透氣層120更方便。
[0048]優選的,透氣層120遠離保護層110的一側也可以設置為網狀結構,相比于沒有網狀結構的設置,網狀結構穿起來更加舒適,而且,網狀結構可以使腳底與透氣層120之間通風透氣性更加良好,提高了鞋底的實用性。
[004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鞋底,通過設置透氣層120,其中透氣層120位于可作為與地面接觸的底部的保護層110與腳底之間。在透氣層120設置彼此連通的連接環130,同時透氣層120周邊連接環130連通外部,使該鞋底穿著起來透氣舒適,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鞋底透氣性差的問題。該鞋底通風透氣,排汗除臭,散熱性良好,且結構簡單,制作材料易得,生產成本低,實用性高。
[0050]圖1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一實施例所述的鞋底的鞋。請參見圖11,該鞋使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具有透氣層120的鞋底,當然,鞋面可以為任意普通鞋面。由于使用了第一實施例所述的鞋底,在穿著該鞋的過程中,通過鞋底的透氣層120排除腳底產生的汗液,可以保持鞋子內部的干燥,同時,透氣層內良好的通風性減少了鞋子內細菌的滋生,避免產生臭味等異味。
[0051]綜上,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一實施例所述的鞋底的鞋通風透氣性好,排濕排汗性能優越,無異味。
[0052]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上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0053]因此,以上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54]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0055]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模塊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56]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主權項】
1.一種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層疊設置的透氣層以及保護層,所述透氣層包括多個連接環,所述透氣層由所述多個連接環的環壁彼此連接而成,每相鄰的兩個連接在一起的環壁上設置有通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連接環均為多邊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連接環均為六邊形。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連接環均為四邊形。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連接環均為八邊形。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透氣層周邊的連接環的環壁均設置有向外連通的通孔。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外連通的通孔呈網狀結構。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連接環的高度為0.lcm-2cm。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墊面,所述墊面層疊的設置于所述透氣層遠離所述保護層的一側,所述墊面為透氣墊面。10.一種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面以及如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鞋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制品領域,具體提供了一種鞋底及使用該鞋底的鞋。該鞋底包括層疊設置的透氣層以及保護層,所述透氣層由多個連接環的環壁彼此連接而成,每相鄰的兩個連接在一起的環壁上設置有通孔。該鞋底制作工藝簡單,方便實用。
【IPC分類】A43B13/14
【公開號】CN204888892
【申請號】CN201520643870
【發明人】趙永恒
【申請人】趙永恒
【公開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