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救護背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傷病員野外救護時,急救藥品及器材的隨身攜帶容器具,特別是一種多功能救護背心。
以往野外救護是由衛生人員背帶藥箱,藥箱內裝入一般急救用藥及搶救器材,衛生人員背帶藥箱行走或急救需要快速奔跑時十分不便,影響救護效率。
本申請是對傳統的背帶式藥箱進行改革,設計了一種人體穿著式背心(或上衣),背心上設置若干口袋及絆、勾,在背心下擺兩側還設有負重擔架的吊帶,使擔架負重于雙肩,雙手得到解放。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救護背心,包括穿著于人體上的背心,背心上設有若干口袋及勾絆,其特征是在背心的下端邊左、右兩側各設有與背心固接的吊環帶。吊環帶向上卷疊至背心內的相應位置處,吊環帶與背心內面之間為尼龍帶活動粘接。背心上口袋的設置位置是前面四只口袋,背后兩只豎直的長條形口袋,所有的口袋均采用具有軟厚度的外貼式口袋,且所有的口袋上均設有翻蓋,翻蓋與口袋之間為尼龍帶活動粘接。前面四只口袋中的下面二只大口袋采用袋內有袋、袋外貼袋的多層袋結構,內袋中的內面及厚度側面上還設有插筆式的分隔帶。在背心的肩部設有肩絆,在領口的兩側設有貓耳袋,在背心腰部還設有束腰帶。
附圖及實施例
圖1為背心的前視圖;圖2為背心的后視圖;圖3為背心展開圖。
參看
圖1-3,多功能救護背心與人們普通穿著的外套背心式樣差別不大,只是多了一些附加構件。1為背心前面的拉鏈,2為設在背心左右兩則下端的吊環帶,用于負重擔架。吊環帶左右可各設置一根,也可左右各設置等長度的二根,以保證承受擔架重量。不抬擔架時,可將吊環帶折疊至背心內面,用尼龍粘貼至背心內至圖3中的2′處。3、4、5、6為背心前面的四只口袋,9、10為背心后面的兩只口袋,用于裝氧氣瓶。為了增加口袋的容積,所有口袋均制成有厚度的外貼式口袋,為了使袋內物品不外泄,設置了與各個口袋相配的口袋翻蓋3′、4′、5′、6′、9′、10′,翻蓋與口袋之間均采用尼龍粘接活動封閉。為了使口袋內分裝不同的藥品器械,在前面的下兩只大口袋,采用了“袋中袋”的分層結構。7、8為外貼層袋,7′、8′為袋口拉鏈。5、6兩只袋內除多層袋外,袋內厚度側面及內面上,還設置了放置鑷子等細長器械的分隔式插筆環帶。11為背心肩部的肩絆,肩絆一端與背心固接,另一端撳扣式聯接。肩絆的作用是可以用來懸掛輸液瓶,給傷員靜脈滴注使用。12為設置在領口兩側的貓耳袋,供懸掛聽診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使用攜帶方便,因穿著在身上,克服以往衛生人員背帶衛生藥箱的不便,背心內可裝入一般急救和更多的常規急救用藥及搶救器材,可根據執行任務的需要,分裝物品,拿取十分方便。有男女兩種制式,肩絆可用來掛輸液,領口邊緣有小貓耳可用為聽診器掛鉤。使搶救用品攜帶十分方便。
2.功能多,適應多種環境下使用。在使用擔架搬運傷員時,可以通過掛帶使擔架負重于雙肩,使雙手得到解放,從而使救護人員能及時地處理各種突發事情。
3.堅固耐用。該背心由最新研制的迷彩布制成,具有防水、防火及耐磨等特點。
4.可用于野外救護單兵配備,也可用于抗險救災及突發事件時醫護人員配備,是衛生藥箱的理想換代品。
權利要求1.多功能救護背心,包括穿著于人體上的背心,背心上設有若干口袋及勾絆,其特征是在背心的下端邊左、右兩側各設有與背心固接的吊環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護背心,其特征是吊環帶向上卷疊至背心內的相應位置處,吊環帶與背心內面之間為尼龍帶活動粘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救護背心,其特征是背心上口袋的設置位置是前面四只口袋,背后兩只豎直的長條形口袋,所有的口袋均采用具有軟厚度的外貼式口袋,且所有的口袋上均設有翻蓋,翻蓋與口袋之間為尼龍帶活動粘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救護背心,其特征是前面四只口袋中的下面二只大口袋采用袋內有袋、袋外貼袋的多層袋結構,內袋中的內面及厚度側面上還設有插筆式的分隔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救護背心,其特征是在背心的肩部設有肩絆,在領口的兩側設有貓耳袋,在背心腰部還設有束腰帶。
專利摘要本申請是對傳統的背帶式藥箱進行改革,設計了一種人體穿著式背心(或上衣),背心上設置若干口袋及絆、勾,在背心下擺兩側還設有負重擔架的吊帶,使擔架負重于雙肩,雙手得到解放。在背心的肩部設有肩絆供懸掛輸液瓶,在領口的兩側設有貓耳袋供懸掛聽診器,在背心腰部還設有束腰帶。可用于野外救護單兵配備,也可用于抗險救災及突發事件時醫護人員配備,是衛生藥箱的理想換代品。
文檔編號A61F17/00GK2433967SQ0022100
公開日2001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00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00年7月11日
發明者石海明, 施連軍, 李丙軍, 祝宏, 趙伯誠, 孫順平, 鞠敏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4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