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生肌植皮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敷中藥粉劑,尤其是涉及一種生肌植皮的藥物。本發明還涉及該藥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各種瘡、創傷患者通過常規治療后雖然痊愈,但痊愈后的傷口表面愈合不理想,常常出現僵肌、瘢痕,傷口表面凸凹不平等缺陷,且不生長毛發。目前解決的辦法是采取人工植皮手術,但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大,手術費用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運用祖國中藥理論制備而成、痊愈后的傷口無瘢痕、僵肌,充分發揮人體自然修復功能的生肌植皮的藥物。
本發明還提供該藥的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藥物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8-800;白及5-500;石膏3-300;香附0.5-50;續斷2-200;珍珠6-600;白藥子3-300;麝香0.3-30;白龍骨2-200;人發炭0.5-50;乳香3-300;白蘞2-200;兒茶3-300;雞內金1.7-170;柏葉0.5-50;沒藥3-300;白膠香2.5-250;赤石脂3-300;降真香2.5-250;血竭3-300;象皮3-300;白僵蠶0.5-50;穿山甲2-200。
本發明所述藥物可選擇下述原料配比三七8;白及5;石膏3;香附0.5;續斷2;珍珠6;白藥子3;麝香0.3;白龍骨2;人發炭0.5;乳香3;白蘞2;兒茶3;雞內金1.7;柏葉0.5;沒藥3;白膠香2.5;赤石脂3;降真香2.5;血竭3;象皮3;白僵蠶0.5;穿山甲2。
本發明所述藥物也可選擇下述原料配比三七400;白及300;石膏150;香附25;續斷100;珍珠300;白藥子150;麝香15;白龍骨100;人發炭25;乳香150;白蘞100;兒茶150;雞內金80;柏葉25;沒藥150;白膠香125;赤石脂150;降真香150;血竭150;
象皮150;白僵蠶25;穿山甲100。
本發明所述藥物還可選擇下述原料配比三七800;白及500;石膏300;香附50;續斷200;珍珠600;白藥子300;麝香30;白龍骨200;人發炭50;乳香300;白蘞200;兒茶300;雞內金170;柏葉50;沒藥300;白膠香250;赤石脂300;降真香250;血竭300;象皮300;白僵蠶50;穿山甲200。
本發明所述藥物是按照下述步驟制備按照上述配比取原料a、三七粉、珍珠粉、血竭、麝香;分別將血竭、麝香研粉,粒度100目以上;b、兒茶,入磨,粒度100目以上;c、白膠香,用蔥姜水煮10分鐘,清水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d、象皮,用水洗凈,在水中泡一天后,用刀切成薄片曬干,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略帶黑色,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e、雞內金,用水洗凈曬干,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f、赤石脂、石膏,分別用鋁鍋炒紅后出鍋放涼,入清水汆三遍,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g、白龍骨,用火燒紅,煙盡,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h、續斷,用水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i、降真香,撿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j、穿山甲,用水洗凈,醋浸后,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k、柏葉,洗凈,陰干,酒醋拌炒至干,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l、香附,去毛須,洗凈曬干,用麩皮在鋁鍋或銅鍋內炒至黃干香時,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m、白僵蠶,去毛須,洗凈,酒浸,曬干炒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n、白及、白藥子、白蘞,分別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
o、人發炭,取人雜發,用洗滌劑洗凈雜污,曬干,火燒成炭即成;將上述加工后原料混合即成。
本發明的藥物是基于祖國醫學中醫理論,根據古代名醫常器之先生在論香附篇中講到的理論“凡氣血聞香即行,聞臭即逆。瘡瘍皆由氣澀而血聚,最忌臭穢不潔,觸之毒必引蔓。”并依據中醫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則,積累申請人十六代人的行醫實踐而總結得出。本藥物特選氣味鮮香、具有生肌、收口、長皮、滅瘢痕、生毛發的原料藥,通過科學的制備工藝加工而成。成藥鮮香益人,使氣血聞香即行。氣血行,則瘀散皆消,活血、散血、止血。血活,風毒則除,長肌肉,通經絡,續筋骨。
本發明藥物的治則為以原料藥三七為君,配以麝香、穿山甲、續斷、降真香,用以活血、散血、止血、散結、開竅、通經絡續筋骨。蝕膿毒可入骨鉆肉,托之外出。
以白及、珍珠為臣,配以石膏、白龍骨、赤石脂、象皮、雞內金、白膠香、白藥子、白蘞、乳香、沒藥、兒茶、血竭,起生肌、收口、長皮之效。
以柏葉、白僵蠶、香附、人發炭為佐使,行滅瘢痕、生毛發之功效。
本發明優點主要表現在1、療效好。治愈率為100%,滅瘢痕、生毛發率在98%以上。
本發明藥物用于臨床治療的病例統計表如下(100例)
2、療程短。對于新創傷,藥到血止,輕者2-3天痊愈,重者7-10天痊愈。對于瘡瘍傷口只要前期處理得當,上藥后數天痊愈,再生新皮膚而不留疤痕,一年內新皮膚上生毛發。
3、本藥物適合于人體生長的自然規律,改變了傳統在治療瘡、創傷時分段用藥方法。充分發揮人體的自然修復功能,使得傷口痊愈后表面平整,不會出現凸凹不平等缺陷。
4、原料來源廣,成本低,使用方便,軍民皆適。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本發明所述藥物是按照下述原料配比(重量份)和步驟制備a、三七粉8份、珍珠粉6份、血竭3份、麝香0.3份;分別將血竭、麝香研粉,粒度100目以上;b、兒茶3份,入磨,粒度100目以上;c、白膠香2.5份,用蔥姜水煮10分鐘,清水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d、象皮3份,用水洗凈,在水中泡一天后,用刀切成薄片曬干,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略帶黑色,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e、雞內金1.7份,用水洗凈曬干,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f、赤石脂、石膏各3份,分別用鋁鍋炒紅后出鍋放涼,入清水汆三遍,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g、白龍骨2份,用火燒紅,煙盡,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h、續斷2份,用水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i、降真香2.5份,撿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j、穿山甲2份,用水洗凈,醋浸后,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k、柏葉0.5份,洗凈,陰干,酒醋拌炒至干,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l、香附0.5份,去毛須,洗凈曬干,用麩皮在鋁鍋或銅鍋內炒至黃干香時,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m、白僵蠶0.5份,去毛須,洗凈,酒浸,曬干炒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n、白及5份、白藥子3份、白蘞2份,分別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o、人發炭0.5份,取人雜發,用洗滌劑洗凈雜污,曬干,火燒成炭即成。
將上述加工后原料混合即成。
實施例2本發明所述藥物是按照下述原料配比(重量份)和步驟制備
a、三七粉400份、珍珠粉300份、血竭150份、麝香15份;分別將血竭、麝香研粉,粒度100目以上;b、兒茶150份,入磨,粒度100目以上;c、白膠香125份,用蔥姜水煮10分鐘,清水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d、象皮150份,用水洗凈,在水中泡一天后,用刀切成薄片曬干,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略帶黑色,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e、雞內金80份,用水洗凈曬干,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f、赤石脂、石膏各150份,分別用鋁鍋炒紅后出鍋放涼,入清水汆三遍,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g、白龍骨100份,用火燒紅,煙盡,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h、續斷100份,用水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i、降真香150份,撿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j、穿山甲100份,用水洗凈,醋浸后,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k、柏葉25份,洗凈,陰干,酒醋拌炒至干,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l、香附25份,去毛須,洗凈曬干,用麩皮在鋁鍋或銅鍋內炒至黃干香時,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m、白僵蠶25份,去毛須,洗凈,酒浸,曬干炒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n、白及300份、白藥子150份、白蘞100份,分別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o、人發炭25份,取人雜發,用洗滌劑洗凈雜污,曬干,火燒成炭即成。
將上述加工后原料混合即成。
實施例3本發明所述藥物是按照下述原料配比(重量份)和步驟制備a、三七粉800份、珍珠粉600份、血竭300份、麝香30份;分別將血竭、麝香研粉,粒度100目以上;b、兒茶300份,入磨,粒度100目以上;c、白膠香250份,用蔥姜水煮10分鐘,清水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d、象皮300份,用水洗凈,在水中泡一天后,用刀切成薄片曬干,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略帶黑色,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e、雞內金170份,用水洗凈曬干,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f、赤石脂、石膏各300份,分別用鋁鍋炒紅后出鍋放涼,入清水汆三遍,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g、白龍骨200份,用火燒紅,煙盡,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h、續斷200份,用水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i、降真香250份,撿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j、穿山甲200份,用水洗凈,醋浸后,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k、柏葉50份,洗凈,陰干,酒醋拌炒至干,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l、香附50份,去毛須,洗凈曬干,用麩皮在鋁鍋或銅鍋內炒至黃干香時,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m、白僵蠶50份,去毛須,洗凈,酒浸,曬干炒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n、白及500份、白藥子300份、白蘞200份,分別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o、人發炭50份,取人雜發,用洗滌劑洗凈雜污,曬干,火燒成炭即成。
將上述加工后原料混合即成。
本發明藥物的使用方法1、對于新創傷,經消毒后撒上藥粉用多層消毒紗布包扎即可。
2、對于老瘡、傷,要進行創面清洗,除去膿污后,先撒上抗菌素粉,待毒水流凈后,再上藥包扎。
3、每1-2天換藥一次。
4、使用本藥禁止用膏藥覆蓋瘡(創)面。
權利要求
1.一種生肌植皮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8-800;白及5-500;石膏3-300;香附0.5-50;續斷2-200;珍珠6-600;白藥子3-300;麝香0.3-30;白龍骨2-200;人發炭0.5-50;乳香3-300;白蘞2-200;兒茶3-300;雞內金1.7-170;柏葉0.5-50;沒藥3-300;白膠香2.5-250;赤石脂3-300;降真香2.5-250;血竭3-300;象皮3-300;白僵蠶0.5-50;穿山甲2-2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肌植皮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8;白及5;石膏3;香附0.5;續斷2;珍珠6;白藥子3;麝香0.3;白龍骨2;人發炭0.5;乳香3;白蘞2;兒茶3;雞內金1.7;柏葉0.5;沒藥3;白膠香2.5;赤石脂3;降真香2.5;血竭3;象皮3;白僵蠶0.5;穿山甲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肌植皮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400;白及300;石膏150;香附25;續斷100;珍珠300;白藥子150;麝香15;白龍骨100;人發炭25;乳香150;白蘞100;兒茶150;雞內金80;柏葉25;沒藥150;白膠香125;赤石脂150;降真香150;血竭150;象皮150;白僵蠶25;穿山甲1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肌植皮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800;白及500;石膏300;香附50;續斷200;珍珠600;白藥子300;麝香30;白龍骨200;人發炭50;乳香300;白蘞200;兒茶300;雞內金170;柏葉50;沒藥300;白膠香250;赤石脂300;降真香250;血竭300;象皮300;白僵蠶50;穿山甲20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下述步驟制備按照上述配比取原料a、三七粉、珍珠粉、血竭、麝香,分別將血竭、麝香研粉,粒度100目以上;b、兒茶,入磨,粒度100目以上;c、白膠香,用蔥姜水煮10分鐘,清水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d、象皮,用水洗凈,在水中泡一天后,用刀切成薄片曬干,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略帶黑色,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e、雞內金,用水洗凈曬干,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f、赤石脂、石膏,分別用鋁鍋炒紅后出鍋放涼,入清水汆三遍,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g、白龍骨,用火燒紅,煙盡,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h、續斷,用水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i、降真香,撿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j、穿山甲,用水洗凈,醋浸后,用滑石粉炒至發虛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k、柏葉,洗凈,陰干,酒醋拌炒至干,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l、香附,去毛須,洗凈曬干,用麩皮在鋁鍋或銅鍋內炒至黃干香時,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m、白僵蠶,去毛須,洗凈,酒浸,曬干炒黃,出鍋放涼入磨,粒度100目以上;n、白及、白藥子、白蘞,分別洗凈、曬干,入磨,粒度100目以上;o、人發炭,取人雜發,用洗滌劑洗凈雜污,曬干,火燒成炭即成;將上述加工后原料混合即制成本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肌植皮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三七8-800;白及5-500;石膏3-300;香附0.5-50;續斷2-200;珍珠6-600;白藥子3-300;麝香0.3-30;白龍骨2-200;人發炭0.5-50;乳香3-300;白蘞2-200;兒茶3-300;雞內金1.7-170;柏葉0.5-50;沒藥3-300;白膠香2.5-250;赤石脂3-300;降真香2.5-250;血竭3-300;象皮3-300;白僵蠶0.5-50;穿山甲2-200。本優點在于適合于人體生長的自然規律,改變了傳統在治療瘡、創傷時分段用藥方法。充分發揮人體的自然修復功能,使得傷口痊愈后表面平整,不會出現瘢痕、凸凹不平等缺陷,且皮膚可再生毛發。
文檔編號A61P17/02GK1579479SQ20041001027
公開日2005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18日
發明者陳少華, 陳金川, 陳金鳳, 陳金偉 申請人:陳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