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抗暈動的藥用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有生姜提取物的藥用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或對抗暈動癥的含有生姜提取物的藥用組合物。
背景技術:
有些人在外力導致的震動或運動下會產生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最常見的情況是,當人們乘坐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旅行時,由于顛簸或劇烈升降、旋轉,人體位置也隨著頻繁變化,于是就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和嘔吐。這便是暈車、暈船、暈飛機的表現,醫學上稱之為暈動癥。暈動癥給人們的旅行、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對人的身體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損害。雖然目前對造成暈動癥的確切機理尚不清楚,但是普遍認為它與內耳的平衡功能有關,并涉及到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總之,這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神經反應性疾病。
經大量研究和臨床使用證實,某些抗膽堿類藥物和抗組織胺類藥物能有效地對抗暈動癥。通常在旅行前服用藥物可以避免由旅行時震動或運動而造成的惡心、嘔吐等癥狀。但是,這類藥物,例如東莨菪堿、苯海拉明等具有明顯的副作用,使用這些藥物會出現昏睡、口干、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使人們無法在結束旅行后立即投入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去。
為了尋找無副作用或副作用較小的有效抗暈動藥物,研究人員對不同的藥物進行了臨床試用。其中,生姜和姜粉被用以對抗暈動癥,并已有數個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的報道,然而,在不同的臨床試驗中,其抗暈動作用的有效性得到了不一致的結果。例如,在一個臨床試驗中,經80位海員試用發現,姜粉能明顯減少產生惡心、嘔吐的機率(Grontved A.et alActa Otolaryngol.10545-49,1988);在另一個有36人參與的臨床試驗中,生姜也能有效減輕由旋轉引起的惡性和嘔吐等癥狀(Mowrey D.B.and Clayson,D.E.Lancet1655-657,1982)。但是,在由Stewart等人主持的臨床試驗中,與安慰劑對照后發現,服用生姜制劑的人對暈動癥沒有任何改善作用(Stewart J.J.et alPharmocology 42111-120,1991)。因此,目前對于生姜及其制劑用于抗暈動存在不同的觀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臨床試驗中所使用的生姜制劑并無統一的質量標準,也就是說,在不同試驗中所服藥物中的有效含量沒有控制和規范,這很可能是導致不同試驗結果的主要原因。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是一種傳統中藥,它具有散寒解表、溫中止嘔、化痰止咳和解毒等功效,可用于風寒感冒、咳嗽、胃寒嘔吐等疾病。現代植物化學和藥理學研究發現,生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為姜酚(gingerol),姜酮(zingerone)和姜烯酮(shogaol)等,其中又以姜酚最為重要,其含量直接影響到生姜的質量和功效。
第一代抗組織胺藥如苯海拉明、異丙嗪、曲普利定、氯苯吡胺等能有效地對抗暈動癥。但是,如前所述,這些藥物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特別是對于旅行后需立即進行工作、學習等活動的人更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因此,當第二代抗組織胺藥如非索非那定、亞替利嗪、氯雷他定和去氯雷他定等研發并上市后,人們試圖使用這些不會引起昏睡的抗組織胺藥對抗暈動癥,但是臨床試驗發現,這些第二代抗組織胺藥不能有效地對抗暈動癥,并推測其原因很可能與它們不易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有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抗暈動的藥用組合物,通過對生姜有效成分的限定保證藥物的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生姜有效成分能提高其它藥物的生物利用度的特點,提供一種與抗組織胺藥物結合的藥用組合物,減輕抗組織胺藥物的副作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抗暈動的藥用組合物,它含有生姜提取物和藥用輔料,所述生姜提取物中,6-姜酚的含量在1毫克-50毫克之間。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生姜提取物是包括有姜酚、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通常,可以對生姜采用有機溶劑提取和濃縮的方法提取其有效成份,獲得的生姜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方法檢測6-姜酚的含量,應用6-姜酚的含量作為檢測指標制備藥用制劑。由此,不僅可以監測和控制藥物制劑的質量,同時亦保證了本發明的藥物制劑在用于對抗暈動癥時的有效性。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組合物中含有抗組織胺藥。
其中,所述抗組織胺藥可以是第一代抗組織胺藥,選自曲普利定、苯海拉明、氯苯吡胺、異丙嗪、阿伐司汀、羥嗪、異丁嗪、阿扎他定、酮替芬或左旋卡巴斯汀。第一代抗組織胺藥本身可以對抗暈動癥,但單獨使用時會產生毒副作用,本發明通過結合生姜有效成分和抗組織胺藥使得所制備的藥物制劑的藥效提高且不產生明顯毒副作用。由于其不造成昏睡、頭暈、注意力不集中和口干等副作用,與現有抗暈動藥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
所述抗組織胺藥也可以是第二代抗組織胺藥,選自非索非那定、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或去氯雷他定。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由于不易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單獨使用不能有效對抗暈動癥,而與生姜提取物結合后,能被人體有效利用,起到對抗暈動癥的作用。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藥用組合物的劑型為口服用的藥物劑型。
可以是片劑、硬膠囊劑、軟膠囊劑、糖漿劑、口服混懸液、沖泡口服液、口服丸劑、口服散劑或口服沖劑。
一般,在旅行前1至2小時內服用上述藥物,其藥效可維持12至24小時,若長途旅行,可服用多次。
另一種技術方案,所述藥用組合物的劑型為透皮吸收的藥物劑型,所述藥用輔料包括吸收增強劑、吸附藥物的輔料和粘貼材料。
其中,所述吸收增強劑選自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二甲基亞砜、二甲基甲酰胺、丙二醇、甘油、表面活性劑、脂肪酸類或脂肪酸酯類物質;所述吸附藥物的輔料選自布、棉花、麻、半合成纖維、合成纖維或其它可作為醫藥輔料的高分子化合物。
透皮吸收劑型可以通過敷貼,經皮膚吸收,起到對抗暈動癥的作用。
由此,本發明公開了含有6-姜酚的生姜提取物在制備治療和對抗暈動癥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藥用組合物可以應用于治療和對抗乘坐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旅行時產生的暈動現象;也可以用于治療和對抗乘坐太空飛行器飛行以及其它場合產生的暈動現象。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由于本發明采用生姜提取物作為藥用組合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以6-姜酚的含量限定生姜提取物的濃度,保證了本發明的藥物制劑在對抗暈動癥中的有效性;2.本發明將生姜提取物與抗組織胺藥結合使用時,可以提高抗組織胺藥的藥效,同時不產生明顯的毒副作用,與現有抗暈動藥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生姜的提取和濃縮取新鮮生姜1公斤,切成碎片,加入5升乙醇在室溫下攪拌24小時,過濾,去渣后,將乙醇提取液蒸餾濃縮至干,得油狀物6.5克。
實施例二生姜主要有效成分6-姜酚的含量測定6-姜酚的含量用高效濃相色譜方法測定。具體測定條件為C18 ODS-A柱,柱溫35度,流動相為乙腈-甲醇-水(43∶5∶52),流速為0.8毫升/分,檢測方法為紫外吸收峰面積(254納米)。在此條件下,6-姜酚的保留時間為19-20分鐘。取不同量的6-姜酚標準品溶于甲醇后制作標準曲線。6-姜酚的含量根據所測峰面積從標準曲線中計算而得。6-姜酚在實施例一的油狀提取物中的含量為23.1%。
實施例三含生姜有效成分片劑的制備實施例一中的油狀物6.5克與22克甘露糖醇混合10分鐘,加入0.3克微晶纖維素后混合5分鐘,再加入0.15克硬脂酸鎂后混合3分鐘。將混合物轉移至壓片機中,用200毫克的沖頭壓片后得到總片重為200毫克的片劑150片。每片含6-姜酚10毫克。
實施例四含生姜有效成分和抗組織胺藥的硬膠囊劑的制備取實施例一中的油狀物6.5克與1.5克二氧化硅混合5分鐘,加入1.2克氯苯吡胺和6克微晶纖維素后混合5分鐘,再加入135.4克甘露糖醇和6克羥甲基纖維素鈉并混合10分鐘。將混合物轉移至制粒機中成小顆粒后,灌入300個硬膠囊中(0.5克/個)。每個膠囊含5毫克6-姜酚和4毫克氯苯吡胺。
實施例五含生姜有效成分和抗組織胺藥的口服糖漿劑的制備將實施例一中的油狀物6.5克溶解于10毫升乙醇中,加入1.5克氯雷他定并在攪拌中加入50毫升甘油和1克檸檬酸及2克甜葉菊糖,最后加入79毫升蒸餾水并混勻而成150毫升糖漿劑。該制劑中每毫升含6-姜酚10毫克和氯雷他定10毫克,每24小時服用1毫升。
實施例六含生姜有效成分和抗組織胺藥的口服沖劑的制備將實施例一中的油狀物6.5克與4.5克苯海拉明混合后,加入3克吡咯酮和15克羥甲基纖維素鈉,混合10分鐘。再加入20克檸檬酸和5克甜葉菊糖,混合5分鐘。然后加入246克甘露糖醇并混合10分鐘。將混合物轉移至制顆粒機中并制成小顆粒。最后將干燥顆粒分裝于密封袋中。每袋重1克,含有6-姜酚5毫克和苯海拉明15毫克。
實施例七含有生姜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制劑的制備將實施例一中獲得的油狀物6.5克溶解于50毫升50%乙醇溶液中,并加入50毫升甘油和50毫升20%吐溫20溶液并攪拌均勻;然后滴加1毫升獲得的溶液至3厘米×5厘米的尼龍布上,在50℃下烘干;最后將含有藥物的尼龍布包裹于帶有粘貼功能的膠布之間并包裝成產品。
實施例八含生姜有效成分和抗組織胺藥的透皮吸收制劑的制備將實施例一中的油狀物6.5克溶解于50%乙醇溶液50毫升中,加入0.75克去氯雷他定并攪拌混合,再加入50%司盤溶液50毫升和甘油50毫升,攪拌至溶解混合均勻;然后,將所獲溶液滴加至棉花上,每10平方厘米滴加0.5毫升,切取每10平方厘米棉花包裹于帶有粘貼功能的膠布之間并包裝成品。
實施例九本發明的藥用組合物應用于暈動癥病人的試驗情況72名志愿者分別對上述實施例中的3種藥用制劑進行了實際試用,這些試用者患有明顯的暈動癥,每當乘坐汽車時即產生惡心、嘔吐現象。志愿者的年齡在18至60歲之間,男性29名,女性43名。在他們乘車前1小時分別服用或貼上實施例三、實施例六和實施例八所獲得的藥用制劑,然后乘坐汽車2小時,行車時及下車后分別觀察他們的生理變化。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惡心和嘔吐癥狀的發生者均發生頭暈癥狀,有效率以沒有發生癥狀為基準統計。
上述結果表明,本發明的藥用組合物能明顯對抗暈動癥,同時,對所有試用者均有減輕癥狀的作用,并且試驗中未發生任何其它由藥物使用而導致的不適或副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抗暈動的藥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生姜提取物和藥用輔料,所述生姜提取物中,6-姜酚的含量在1毫克-50毫克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姜提取物是包括有姜酚、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物中含有抗組織胺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組織胺藥選自曲普利定、苯海拉明、氯苯吡胺、異丙嗪、阿伐司汀、羥嗪、異丁嗪、阿扎他定、酮替芬或左旋卡巴斯汀。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組織胺藥選自非索非那定、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或去氯雷他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藥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用組合物的劑型為口服用的藥物劑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藥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用組合物的劑型選自片劑、硬膠囊劑、軟膠囊劑、糖漿劑、口服混懸液、沖泡口服液、口服丸劑、口服散劑或口服沖劑。
8.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藥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用組合物的劑型為透皮吸收的藥物劑型,所述藥用輔料包括吸收增強劑、吸附藥物的輔料和粘貼材料。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藥用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增強劑選自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二甲基亞砜、二甲基甲酰胺、丙二醇、甘油、表面活性劑、脂肪酸類或脂肪酸酯類物質。
10.含有6-姜酚的生姜提取物在制備治療和對抗暈動癥的藥物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暈動的藥用組合物,它的主要成分為生姜提取物。經實際試用證實,本發明的藥用組合物能有效對抗暈動癥。
文檔編號A61P1/08GK1887340SQ200510040850
公開日2007年1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28日
發明者金季男, 陳依儂 申請人:陳依儂, 金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