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聚能的灸療方法及其用于這種方法的聚能灸療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能的灸療方法及其用于這種方法的聚能灸療器。
背景技術:
目前的有一種灸療器的器具的殼體為固定形狀,上下設有氣窗,放入艾條必須打開殼體,艾條放入器具中后不能調節,不便操作,且艾條的燃點向上,背對著治療的穴位,造成灸溫不夠,影響了療效,同時大量的能量散失,浪費了原料。還有一種微煙灸療器包括器罩和底座,器體與器罩插接,在器體內設有燃灸筒防護網,在底座上設有吸盤,在器罩與器體之間設有濾煙墊,燃艾筒內設有艾條推進簧,艾條推進固定在燃艾筒蓋上,器體和底座之間設有調節座,這種微煙灸療器不但結構復雜,比較笨重,使用不便,特別是艾條推進結構,而且背對著治療的穴位,這樣灸溫不夠,影響療效,能量也被散失,浪費原料,另外它是通過吸盤固定在穴位處,當遇到難以吸附的部位時只能用松緊帶進行固定,使用不便。另外這兩種微煙灸療器采用人工熄滅,當不需要灸療時而沒有熄滅灸條,灸條繼續點燃,這樣不但浪費原料,而且會燙傷皮膚,安全性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聚能的灸療方法及其實施這種方法的聚能灸療器,它不但可以聚集能量,增加灸溫,提高療效,而且結構簡單,同時也節約了灸療的原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能的灸療方法,它將灸條點燃后固定,其燃點指向所要治療的部位,燃點的能量定向向所要治療的部位釋放。
所述的灸條燃點周圍包有聚能的灸療器。所述的灸條可插入燃灸筒內,灸條可在燃灸筒內上下移動,其燃點伸出燃灸筒外,燃灸筒為紙制,在燃灸筒的內壁固定設有金屬管,金屬管的上端為翻邊,在金屬管的下端設有夾簧片。灸條燃點與所要治療的部位之間設有防護裝置。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聚能灸療器,它包括器蓋、器體和底座,所述的器體設置為管狀,其兩端開口,器體的上部插入器蓋的腔室內,在器蓋的頂部設有內插孔,器體的下部插入底座的腔室內,底座的底部設有下插孔,上、下插孔分別通過器體兩端的開口與器體內相通,在底座的底部設有連接裝置。
所述的底座的插孔內設有防護網。所述的器體內插有燃灸管,燃灸管可由上插孔直接插入器體內,燃灸管可在器體內移動。
所述的連接裝置為拌耳,底座通過在拌耳底部設有粘貼物與治療部位連接。
所述的器蓋和底座腔室的內壁上設有卡簧,器體通過卡簧與器蓋和底座卡接,器體分別與器蓋和底座之間設有間隙。所述的燃灸管為紙制,在燃灸管內固定設有金屬管,金屬管的上端為翻邊,下端設有夾簧片。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方法將灸條的燃點在半封閉的結構中聚積光熱能定向所要治療的部位釋放,這樣可以將熱量定向集中在所要治療的部位,可以提高療效,避免了能量的散失。本發明的微煙灸療器包括器蓋、器體和底座,三部分相互連接,結構比較簡單,便于攜帶,灸條的燃點周圍被器體包圍處于半封閉的環境,這樣可以聚積光熱能定向所要治療的部位釋放,即可以防止能量的散失,又可以定向透入體穴。在器蓋和底座腔室的內壁上設有卡簧,這樣可以防止器蓋和底座與器體相連接時脫落。在灸條外套有燃灸筒,灸條和燃灸筒直接插入器體,這樣不但便于放置/更換灸條,通過調節燃灸筒可以帶動灸條上下移動,從而可以調節治療部位的灸溫,而且可以防止被灸條弄臟。在燃灸筒內設有金屬管,可以防止灸條點燃紙制灸簡,同時長時間不使用燃點燃至管內,灸條由于缺氧而自動熄滅灸條,使用方便,避免不治療后忘記熄滅而引起的安全隱患和造成的原料浪費,在金屬管的下部設有夾簧片,這樣防止灸條脫落,燙傷皮膚。在底座上設有防護網,防護網可以避免灸條火星的掉落而燙傷皮膚。在底座上還設有拌耳,器體通過在拌耳上設有的粘貼物與皮膚連接,這種連接方式便于器體與皮膚的連接以及分開,同時粘貼物的更換比較方便。
圖1為本發明的灸療器結構示意2為灸療器的展開3為燃灸筒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圈2和圖3中,本發明為一種聚能灸療器,它包括器蓋1、器體2和底座3,器蓋和底座設置為柱體,器體2設置為圓管狀,其兩端開口,器體2的上部插入器蓋1內的腔室內,在器蓋1頂部設有上插孔5,在器蓋1腔室的內壁上設有卡簧,器體2的上部通過卡簧與器蓋1成卡接,器體2下部插入底座3的腔室內,底座3內腔室的內壁上也設有卡簧,器體2的下部也是通過卡簧與底座3卡接,在底座3的底部設有下插孔4,上插孔和下插孔的大小與器體2的大小相同,上插孔5和下插孔4分別通過兩端開口與器體2內相通,器體2分別與器蓋1和底座3之問設有間隙,在底座3的的兩側設有圓形的拌耳8,器體2通過在拌耳8底面設有不干膠與皮膚連接,在底座3的插孔內設有防護網,在器體2內設有燃灸管6,燃灸管6可在器體2內上下移動,燃灸管6為紙制,在燃灸管6內固定設有金屬管7,金屬管7的上端為翻邊,下端對稱的分布有夾簧片9。首先將灸條點燃后由翻邊的一端插入金屬管7內,再將帶有灸條、金屬管7的燃灸管6插入器體2內,然后通過不干膠將底座3與治療部位的皮膚連接,灸條的燃點位于器體2的底部指向治療部位,在底座3的下插孔上設有防護網11,防護網11位于灸條的燃點與治療部位之間。
權利要求
1.一種聚能的灸療方法,其特征是它將灸條點燃后固定,其燃點指向所要治療的部位,燃點的能量定向向所要治療的部位釋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的灸療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灸條燃點周圍包有聚能的灸療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的灸療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灸條可插入燃灸筒內,灸條可在燃灸筒內上下移動,其燃點伸出燃灸筒外,燃灸筒為紙制,在燃灸筒的內壁固定設有金屬管,金屬管的上端為翻邊,在金屬管的下端設有夾簧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的灸療方法,其特征是灸條燃點與所要治療的部位之間設有防護裝置。
5.一種聚能灸療器,它包括器蓋(1)、器體(2)和底座(3),其特征是所述的器體(2)設置為管狀,其兩端開口,器體(2)的上部插入器蓋(1)的腔室內,在器蓋(1)的頂部設有內插孔(5),器體(2)的下部插入底座(3)的腔室內,底座(3)的底部設有下插孔(4),上、下插孔(5,4)分別通過器體(2)兩端的開口與器體(2)內相通,在底座(3)的底部設有連接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聚能灸療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3)的插孔內設有防護網(11)。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聚能灸療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器體(2)內插有燃灸管(6),燃灸管(6)可由上插孔直接插入器體(2)內,燃灸管(6)可在器體(2)內移動。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聚能灸療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連接裝置為拌耳(8),底座(3)通過在拌耳(8)底部設有粘貼物與治療部位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聚能灸療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器蓋(1)和底座(3)腔室的內壁上設有卡簧(10),器體(2)通過卡簧與器蓋(1)和底座(3)卡接,器體(2)分別與器蓋(1)和底座(3)之間設有間隙。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聚能灸療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灸管(6)為紙制,在燃灸管(6)內固定設有金屬管(7),金屬管(7)的上端為翻邊,下端設有夾簧片(9)。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一種聚能的灸療方法,它將灸條點燃后固定,其燃點指向所要治療的部位,燃點的能量定向向所要治療的部位釋放。本發明也提供了一種用于該方法的聚能灸療器,它包括器蓋(1)、器體(2)和底座(3),所述的器體(2)設置為管狀,其兩端開口,器蓋(1)套在器體(2)的上部,器蓋(1)上設有上通孔(5),器體(2)下部設置在底座(3)內,底座(3)上設有下通孔(4),上、下通孔(5,4)分別通過器體(2)兩端的開口與器體(2)內相通,在底座(3)的底部設有連接裝置。
文檔編號A61H39/00GK1899228SQ200610040209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日
發明者翟光墨 申請人:翟光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