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4886閱讀:42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用輸液器械,具體地涉及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
背景技術
留置針包含內針和外針,內針為了帶外針進入血管都采用金屬材料制成,且貫通外針的內側,進入血管后外針留在血管內,內針拔出。通常在外針約中心部安裝有防逆流閥,如中國專利200420078043.3號公開的防逆流動靜脈留置針。防逆流閥的材料通常是硅膠或橡膠質的軟質材料,如果長期保管,會發生問題,其前端閥口會出現自然狀態不能閉合的開口引起逆流;另外留置針是硬質金屬制成,在使用時內針必須穿過防逆流閥,內針拔出后在其穿越部分會形成不能閉合的開口,這樣造成當靜脈血壓高于輸液管流入一側的壓力時形成逆流,而當流入一側壓力稍高于靜脈血壓時這種壓力剛好將所形成的開口閉合,使輸液管的液體不能正向流入靜脈血管;另外當留置針在血管內留置時間較長或點滴時間長的情況,閥口由于閉合力弱經反復使用可能造成不能在無壓力狀態下完全閉合,如果點滴中點滴管脫落或點滴結束就會發生血液逆流,造成大量出血的危險,因此現有逆流閥由于防逆流能力差,其應用就受到很大限制,更不能應用到頭皮針(頭皮輸液不能使用肝素)中。
再有,一般的留置針是與外套做成一體,帶有防逆流閥的留置針從外側操作防逆流閥,防逆流閥和外套使用的是軟質和硬質兩種樹脂材料,因此粘結會有位置錯位或漏水問題,而且粘結需要時間凝固,造成作業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現有帶防逆流閥的留置針由于各種原因造成防逆流閥閥口出現不能閉合的開口從而不能有效防止血液逆流的缺陷,設計一種內置防逆流閥且能防止閥口出現不能閉合的開口、閥口閉合力強、能有效防止逆流、安全性高的留置針。同時本發明提供的留置針能夠與防逆流閥進行準確定位,不會出現位置錯位或漏水問題,從而能夠作為頭皮留置針,安全應用于頭部進行輸液。
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是這樣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包括外針、外針座、內針、內針座,以及外針座內設置的防逆流閥,所述防逆流閥由圓筒部、在所述圓筒部前部由兩對稱的楔形區構成的烏鴉嘴部及后部的安裝部,所述烏鴉嘴部的前端為帶線性開縫的閥口,所述閥口形成線性開逢的對合處包括兩條相對合的長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其作用力作用在所述閥口的增閉結構,所述增閉結構的作用力擠壓所述閥口相對合的長邊,使兩長邊對合得更緊密,從而增強閥口的閉合力量。
所述增閉結構設置在所述外針座上,且與所述防逆流閥閥體相接觸。
所述增閉結構還可為防逆流閥烏鴉嘴部形成的增閉結構,即所述烏鴉嘴部外側每一楔形區為兩個斜坡,且兩個斜坡中靠近圓筒部斜坡的角度大于靠近烏鴉嘴前端斜坡的角度,在接近烏鴉嘴前端部外側的角度比內腔的角度稍大,在靠近圓筒部斜坡段的厚度比靠近烏鴉嘴前端斜坡段的厚度大。
所述增閉結構為外針座內側對稱設置的兩個凸臺,所述兩個凸臺分別位于所述防逆流閥的圓筒部外壁相應部位所對應的外針座內側,所述圓筒部外壁相應部位為在該圓筒部上與線性閥口所在防逆流閥的對稱分割面相平行的切線上,所述兩個凸臺內側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圓筒部的外徑,使得兩個凸臺對所述圓筒部外壁相應部位施加對等壓力,增加線性開縫閥口的閉合力量。
所述增閉結構為外針座與所述防逆流閥的安裝部相連接部位上設置的兩個對稱的柱狀支臂,所述柱狀支臂能探入圓筒部內側相應部位,所述圓筒部內側相應部位為在該圓筒部上與線性閥口所在防逆流閥的對稱分割面的交線上,所述柱狀支臂之間的距離大于圓筒部內徑,使防逆流閥的圓筒部內側該對稱的相應部位能被撐大,從而增加線性開縫閥口的閉合力量。
所述兩柱狀支臂為平行設置,在探入圓筒部內側的最前端略為向外擴張,形成擴張部,所述兩柱狀支臂的擴張部之間的距離大于圓筒部的內徑。并且柱狀支臂的擴張部在圓筒部內側深入到烏鴉嘴部。
所述防逆流閥安裝部與外針座的連接部位還分別設置有對位結構,所述對位結構分別為在所述外針座與所述安裝部連接的部位上設置的定位引導角和所述安裝部設置的與該定位引導角相吻合的缺口,所述缺口為V字缺口;所述定位引導角和對應的缺口均對稱設置有兩個。
所述安裝部內腔的直徑與所述圓筒部內腔直徑相同,所述安裝部壁厚大于所述圓筒部,所述對位結構設置在所述安裝部的尾端;所述外針座設置有所述安裝部能緊密套入的小圓柱及與小圓柱相接直徑大于小圓柱的大圓柱,所述柱狀支臂設置在所述小圓柱的前端;所述大圓柱與所述小圓柱形成的棱臺上設置有所述對位結構。
所述外針座由前外針座和后外針座構成,所述前外針座和所述后外針座分別設置有將兩者連為一體的嵌合結構。所述兩個凸臺設置在所述前外針座的內側,在兩個凸臺沿前外針座旋轉90度的位置的外側設置有兩個按鈕,所述前外針座分為前、中、后三個部分,其前端呈椎形狀,中部和后部均為圓筒狀腔體結構,且中部與前部相連接的內腔部分也為圓錐狀結構,可支撐連接有外針的不銹鋼漏斗,所述兩個凸臺和按鈕設置在中部,所述前外針座的后部為與后外針座的接續部,其上設置有四個方孔,在內側處設置有從前外針座后端通向方孔的引導槽;所述后外針座包括前端的所述小圓柱、中間的所述大圓柱和尾端的密封部,所述大圓柱的外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四個方孔相配合的四個爪,所述密封部為圓筒狀腔體結構,所述密封部內腔前端設置有反V字突出部,后端設置有兩個孔,優選為方孔,其內腔前部可供橡膠墊塞入,后部安裝內栓蓋,所述內栓蓋的外面有兩個爪,其中心有一個比內針直徑大的孔。
所述防逆流閥在閥口部位的橫斷面分別為長方形,兩長方形的一長邊對合為直線,另一長邊為略微內凹的弧形。
在外針座的后外針座上設置有分歧管,所述分歧管通過軟管與一個三通管一管口相連,所述三通管的另兩個管口分別為輸液連接管和抽血連接管。
技術效果本發明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除常規的部件和結構外,還包括增閉結構,增閉結構能夠對防逆流閥線性開縫的閥口形成線性開縫的兩相對合長邊產生擠壓作用,使兩長邊閉合得更緊密,從而增強閥口的閉合力量,使閥口關閉時閉合牢固,即使有金屬特性的內針穿過線性閥口及長時間點滴的作用,閥口在閉合時也不會產生開口。這種增閉結構包括直接對防逆流閥烏鴉嘴部設計的特殊增閉結構,還包括在外針座的內側設置的使防逆流閥閥口產生收緊作用的各種增閉結構,本發明由于采用了對閥口相貼合邊起擠壓作用的增閉結構,增強了閥口閉合力,能使閥口不會產生不能閉合的開口,從而有效防止逆流,使留置針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因而可安全用于頭皮輸液。
本發明除了設置增閉結構外,外針座還設置有與防逆流閥相連接的對位結構,且防逆流閥的安裝部能緊緊套在外針座的小圓柱上,使外針座與防逆流閥不再需要粘合劑就能準確緊密連接在一起,不會有位置錯位或漏水問題,使安裝的作業效率大大提高。
外針座設計為可以彼此嵌合的前、后兩個外針座,可以方便地組裝包括防逆流閥在內的各個部件。
外針座上設置有分歧管,所述分歧管與一個三通管相連,所述三通管的另兩個管口分別為輸液連接管和抽血連接管,這樣的結構可以使在輸液管不拔下的情況下進行抽血。


圖1是本發明主體的結構示意圖,圖1‘是本發明輸液連接管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防逆流閥的一個視圖;圖3是圖2的左視圖;圖4是圖2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是本發明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所示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可以作為頭皮針用于頭部的輸液。圖1的留置針包括外針1、外針座2、內針3、內針座4,以及外針座2內設置的防逆流閥5。內針3由金屬制成,其后部與內針座4用粘結劑粘結為一體;外針1的針頭處形成一種舒緩的坡狀,以使其在穿刺進皮膚時能平滑的進入,在外針1的后部被不銹鋼的漏斗所固定連接,不銹鋼漏斗有圓錐狀和圓筒狀;圖2中防逆流閥5包括圓筒部52、在圓筒部52前部由兩對稱的楔形區構成的烏鴉嘴部51及后部的安裝部53,烏鴉嘴部51外形與烏鴉近似,也可稱為楔形結構部,圖4中烏鴉嘴部51的前端為帶線性開縫511的閥口512,閥口512形成線性開逢511的對合處包括兩相對合的長邊513、514(見圖3),本發明特別還包括其作用力作用在閥口512的增閉結構,所述增閉結構的作用力擠壓閥口512相屏的長邊513、514,使兩長邊513、514屏蔽得更緊密,以增強閥口的閉合力量;閥口512形成線性開逢511的對合處應為相屏的兩個狹長平面,極限狀況至少為兩相屏的長邊。從圖3所示防逆流閥的一種結構中可見閥口512的前端面為兩個略為長方形的斷面,閥口512關閉時斷面的兩個長邊513、514互為直線狀相屏合,該兩長邊所對應的各自的長方形的另一長邊均為中間略向內凹的圓弧。
見圖1,外針座2由彈性好難以老化的材料構成,外針座2由前外針套21和后外針座22通過嵌合結構連為一體。前外針座21分為前、中、后三個部分,其前端呈椎形狀,中部和后部均為圓筒狀腔體結構,且中部與前部相連接的內腔部分也為圓錐狀結構,連接有不銹鋼漏斗的外針嵌入前外針座21的前端,不銹鋼漏斗和內腔部分的圓錐狀結構吻合,使外針固定在外針座21上;前外針座21的后部為與后外針座22的接續部213,其上設置有由四個均勻分布的方孔214構成的嵌合結構,在接續部213內側處設置有從前外針座21后端通向方孔214的引導槽;后外針座22包括前端的小圓柱221、中間的直徑比小圓柱直徑大的大圓柱222和尾端的密封部223,大圓柱222的外壁上設置有與四個方孔214相配合的四個爪224,密封部223為圓筒狀腔體結構。
防逆流閥5由比外針座更軟的樹脂材料制成,其安裝部53與圓筒部52的內徑可相同,也可略大,但外徑大于圓筒部52,安裝部53的直徑大小使其能非常緊密地套在后外針座22的小圓柱221上,安裝部53的長度等于或略大于小圓柱221的長度,便于套進小圓柱221并直到與大圓柱222相接。因此防逆流閥5安裝在后外針座22的前端小圓柱221上,在后外針座22與前外針座21嵌合后位于前外針座21的后部和中部內。安裝部53與后外針座22的連接部位還分別設置有對位結構,所述對位結構可分別為在后外針座22與安裝部53連接的部位上設置的定位引導角225和安裝部53尾端上設置的與該定位引導角相吻合的缺口531,本實施例所述缺口為V字缺口,定位引導角225設置在后外針座22的大圓柱222前端與小圓柱221相接的臺階上,定位引導角225和對應的缺口531均對稱設置有兩個。由于設置有對位結構,因此軟硬度不同的外針座2和防逆流閥5就可以進行準確對位連接,不會出現錯位,且兩者有一段緊密連接的連接段,可以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不再需要進行粘接,大大節省組裝時間,也避免了對位不準確帶來的各種問題。
所述增閉結構為后外針座22與防逆流閥5的安裝部53相連接部位上設置的兩個對稱的柱狀支臂226,兩柱狀支臂226能探入圓筒部52內側相應部位,所述圓筒部52內側相應部位為在圓筒部52上與線性閥口512所在的防逆流閥5對稱分割面的交線521、522上,兩柱狀支臂226之間的距離大于圓筒部52的內徑,使圓筒部52內側該相應部位能被撐大,能被撐大的兩對邊交線521、522恰是閥口512兩長邊513、514閉合時兩端頭所在的防逆流閥的均分平面與防逆流閥相交的直線,見圖2,從而帶動閥口512的兩長邊513、514向外擴張,使兩長邊513、514閉合得很緊,增加了線性開縫閥口的閉合力量。兩柱狀支臂226的設置可以為平行設置,在探入圓筒部52內側的最前端略為向外擴張,形成擴張部,且兩柱狀支臂226的擴張部之間的距離大于圓筒部52的內徑,在擴張部其截面可為三角形;或者不是在最前端擴張,而直接是兩平行的柱狀支臂226的直徑比圓筒部52的內徑大;兩柱狀支臂226也可以不是平行設置而是逐漸向外擴張的,在前端頭兩柱狀支臂226的直徑大于圓筒部52的內徑。優選的是,兩柱狀支臂226的擴張部在圓筒部52內側深入到烏鴉嘴部51,可使閥口512閉合力更強。
所述增閉結構還可為設置在外針座2上,且與防逆流閥5閥體相接觸的結構,此時,所述增閉結構可為前外針座21中部內側對稱設置的兩個凸臺215,兩個凸臺215分別位于防逆流閥5的圓筒部52外壁相應部位所對應的前外針座21內側,所述圓筒部52外壁相應部位為在圓筒部52上與線性閥口512所在的防逆流閥5對稱分割面相平行的切線523、524上,使得兩個凸臺215對所述圓筒部52外壁相應部位施加對等壓力,切線523、524因為凸臺215的擠壓而成內凹狀,見圖4,以增加線性開縫閥口512的閉合力量。在兩個凸臺215沿前外針座21旋轉90度的位置的外側設置有兩個逆流開關216,當需要抽血時,按下兩逆流開關216,就可以使血液抽出,和逆流開關216連接的外針座2部位的壁設計得很薄,其薄度仍能保證按下后靠其材料自身彈力可以返回原狀。
所述增閉結構還可為防逆流閥5烏鴉嘴部51形成的增閉結構,見圖4,即所述烏鴉嘴部51外側每一楔形區為兩個斜坡515、516,且兩個斜坡515、516中靠近圓筒部52的斜坡516的角度大于靠近烏鴉嘴前端斜坡515的角度,在接近烏鴉嘴部51前端部外側的角度比內腔的角度稍大,在靠近圓筒部52的斜坡516段的厚度比靠近烏鴉嘴部51前端斜坡515段的厚度大,這種雙斜坡結構能夠加強閥口512閉合力量。
圖1中后外針座22密封部223為圓筒狀腔體結構,其內腔前端設置有反V字突出部227,后端設置有兩個孔,優選為方孔,其內腔前部可供橡膠墊塞入,后部安裝圓筒形的內栓蓋6,內栓蓋6的外面有兩個爪,以與密封部223后端的孔相配合,內栓蓋6的中心有一個比內針3直徑大的孔,以引導內針插入。
后外針座22上設置有分歧管7,圖1’中分歧管7通過軟管71與三通管8一管口相連,三通管8的另兩個管口分別為輸液連接管81和抽血連接管82,輸液連接管81與輸液管的連接部分為圓筒狀結構,其內設置有倒V凸出部83,外側設置有兩個爪84,從爪84的位置旋轉90度的位置上有兩條引導線。輸液連接管81的圓筒內放入橡膠墊85,圓筒外套有圓形蓋86,圓形蓋86有兩個與兩個爪84相配合的方孔,從其內側方孔位置處旋轉90度的位置上有線狀槽,圓形蓋86的中心有一個比輸液針直徑大的孔,作為輸液針的引導孔。
權利要求
1.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包括外針、外針座、內針、內針座,以及外針座內設置的防逆流閥,所述防逆流閥包括圓筒部、在所述圓筒部前部由兩對稱的楔形區構成的烏鴉嘴部及后部的安裝部,所述烏鴉嘴部的前端為帶線性開縫的閥口,所述閥口形成線性開縫的對合處包括兩條相對合的長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其作用力作用在所述閥口的增閉結構,所述增閉結構的作用力擠壓所述閥口相對合的長邊,使兩長邊對合得更緊密,從而增強閥口的閉合力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閉結構設置在所述外針座上,且與所述防逆流閥閥體相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閉結構為外針座內側對稱設置的兩個凸臺,所述兩個凸臺分別位于所述防逆流閥的圓筒部外壁相應部位所對應的外針座內側,所述圓筒部外壁相應部位為在該圓筒部上與線性閥口所在的防逆流閥對稱分割面相平行的切線上,使得兩個凸臺對所述圓筒部外壁相應部位施加對等壓力,增加線性開縫閥口的閉合力量。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閉結構為外針座與所述防逆流閥的安裝部相連接部位上設置的兩個對稱的柱狀支臂,所述柱狀支臂能探入圓筒部內側相應部位,所述圓筒部內側相應部位為在該圓筒部上與線性閥口所在的防逆流閥對稱分割面的交線上,所述柱狀支臂之間的距離大于圓筒部內徑,使所述圓筒部內側相應部位能被撐大,從而增加線性開縫閥口的閉合力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柱狀支臂為平行設置,在探入圓筒部內側的最前端略為向外擴張,形成擴張部,所述兩柱狀支臂的擴張部之間的距離大于圓筒部的內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柱狀支臂的擴張部在圓筒部內側深入到烏鴉嘴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閉結構還可為防逆流閥烏鴉嘴部形成的增閉結構,即所述烏鴉嘴部外側每一楔形區為兩個斜坡,且兩個斜坡中靠近圓筒部斜坡的角度大于靠近烏鴉嘴前端斜坡的角度,在接近烏鴉嘴前端部外側的角度比內腔的角度稍大,在靠近圓筒部斜坡段的厚度比靠近烏鴉嘴前端斜坡段的厚度大。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流閥安裝部與外針座的連接部位還分別設置有對位結構,所述對位結構分別為在所述外針座與所述安裝部連接的部位上設置的定位引導角和所述安裝部設置的與該定位引導角相吻合的缺口,所述缺口為V字缺口;所述定位引導角和對應的缺口均對稱設置有兩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對位結構設置在所述安裝部的尾端;所述外針座設置有所述安裝部能緊密套入的小圓柱及與小圓柱相接直徑大于小圓柱的大圓柱,所述柱狀支臂設置在所述小圓柱的前端;所述大圓柱與所述小圓柱形成的棱臺上設置有所述對位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針座由前外針座和后外針座構成,所述前外針座和所述后外針座分別設置有將兩者連為一體的嵌合結構。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針座分為前、中、后三個部分,其前端呈椎形狀,中部和后部均為圓筒狀腔體結構,且中部與前部相連接的內腔部分也為圓錐狀結構,所述前外針座的后部為與后外針座的接續部,其上設置有由四個方孔構成的嵌合結構,在內側處設置有從前外針座后端通向方孔的引導槽;所述后外針座包括前端的所述小圓柱、中間的所述大圓柱和尾端的密封部,所述大圓柱的外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四個方孔相配合的四個爪,所述密封部為圓筒狀腔體結構。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為圓筒狀腔體結構,其內腔前端設置有反V字突出部,后端設置有兩個孔,優選為方孔,其內腔前部可供橡膠墊塞入,后部安裝內栓蓋,所述內栓蓋的外面有兩個爪,其中心有一個比內針直徑大的孔。
1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針座上設置有分歧管,所述分歧管通過軟管與一個三通管一管口相連,所述三通管的另兩個管口分別為輸液連接管和抽血連接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有效防止逆流的留置針涉及一種醫用輸液器械,解決現有帶防逆流閥的留置針由于各種原因造成防逆流閥閥口出現不能閉合的開口從而不能有效防止血液逆流的缺陷,本發明包括外針、外針座、內針、內針座,以及外針座內設置的防逆流閥,所述防逆流閥由圓筒部、在所述圓筒部前部由兩對稱的楔形區構成的烏鴉嘴部及后部的安裝部,所述烏鴉嘴部的前端為帶線性開縫的閥口,所述閥口形成線性開逢的對合處包括兩條相對合的長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其作用力作用在所述閥口的增閉結構,所述增閉結構的作用力擠壓所述閥口相對合的長邊,使兩長邊對合得更緊密,從而增強閥口的閉合力量,能使閥口不會產生不能閉合的開口,有效防止逆流,使留置針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因而可安全用于頭皮輸液。
文檔編號A61M39/24GK101077433SQ200610080678
公開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25日
發明者細田光司, 大神田, 高貴 申請人:株式會社榎本, 王幸明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手机| 平塘县| 多伦县| 乌鲁木齐市| 博爱县| 瑞昌市| 鹤庆县| 资中县| 双牌县| 诸暨市| 黔西| 杂多县| 剑阁县| 东明县| 卢湾区| 新乐市| 靖边县| 桑植县| 衢州市| 时尚| 孝感市| 黄山市| 瑞昌市| 蒙山县| 鸡东县| 三原县| 新晃| 安阳县| 甘肃省| 长海县| 莱州市| 湘潭县| 志丹县| 洪洞县| 万安县| 玉溪市| 永清县| 苏州市| 银川市| 丰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