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耳穴壓豆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耳穴壓豆板。
技術背景中醫認為,人的五臟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當人體有病時, 往往會在耳廓上的相關穴區出現反應,刺激這些相應的反應點及穴位,可起到 防病治病的作用,這些反應點及穴位就是耳穴。耳穴壓豆法是在耳針療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保健方法。具體操作是將表面光滑近以圓球狀或橢圓狀的中藥王不留行籽或小綠豆等,貼于0. 6X0. 6 厘米的小塊膠布中央,然后對準耳穴貼緊并稍加壓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脹 或發熱,由于膠布比較微小,而且中藥王等也非常微小,比較難以分配,導致 效率較低,而且容易手粘膠布造成黏性降低,而且易污染膠布。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容易分配,可提高 治療效率的耳穴壓豆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耳穴壓豆板,包括板體, 所述板體上設有若干與藥豆相適配的凹坑,所述板體上設有將所述凹坑分隔的 V形切割槽。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切割槽包括設置在所述板體上縱橫交錯的直凹槽和與 其成一定角度的斜凹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耳穴壓豆板,包括板體,所述板體上設有若干 與藥豆相適配的凹坑,所述板體上設有將所述凹坑分隔的V形切割槽,通過將 王不留等藥豆放入凹坑內,將膠布貼在板體上,然后通過V形切割槽切割即可,結構比較簡單,操作方便,增長了耳穴壓貼的時間,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耳穴壓豆板,包括板體1,所述板體1上設有若干與藥豆相適配的凹坑2,所述板體1上設有將所述凹坑2分隔的V形切割槽,所述切割槽 包括設置在所述板體1上縱橫交錯的直凹槽3和與其成一定角度的斜凹槽4, 所述板體1為有機玻璃或塑料板。在使用時,通過向板體l的凹坑2內放置王不留、小菜籽,綠豆等,這樣 可以將膠布直接覆蓋板體1,這樣可以比較方便的將其粘貼在膠布上,然后通 過切割槽,將其切割所需的部分,而切割槽包括設置在所述板體1上縱橫交錯 的直凹槽3和與其成一定角度的斜凹槽4,這樣在切割3粒時,可以通過斜凹 槽4與直凹槽3結合,減少膠布的使用,板體1為有機玻璃或塑料板,可一次 壓制成型,在對準耳穴貼緊時,也比較容易定位,這樣稍加壓力,使患者耳朵 感到酸麻脹或發熱,這樣即使由于膠布比較微小,而且中藥王等也非常微小, 也可以容易的進行分配,而且提高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1.耳穴壓豆板,包括板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體(1)上設有若干與藥豆相適配的凹坑(2),所述板體(1)上設有將所述凹坑(2)分隔的V形切割槽。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穴壓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槽包括設置在所述板體(1)上縱橫交錯的直凹槽(3)和與其成一定角度的斜凹槽(4)。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穴壓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體(1)為有機 玻璃或塑料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耳穴壓豆板,它包括板體,所述板體上設有若干與藥豆相適配的凹坑,所述板體上設有將所述凹坑分隔的V形切割槽,通過將王不留行等藥豆放入凹坑內,將膠布貼在板體上,然后通過V形切割槽切割即可,結構比較簡單,操作方便,不僅可以增長耳穴壓貼的時間,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A61H39/04GK201115718SQ20072015766
公開日2008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23日
發明者劉愛芹, 范永紅, 趙必仰 申請人:范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