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雞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生產領域中關于雞腿燕周年栽培的方法。
技術背景雞腿菇是近幾年發展速度較快且集營養、保健、食療于一身的食用 菌品種之一,菇體潔白,味道鮮美,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和氨基 酸。隨著人們對其保健功能的逐漸認識,市場需求也快速增長,由于雞腿 菇屬于中低溫型品種,季節性較強。現有技術中,雞腿菇的栽培主要利用 各種食用菌下腳料作為原料,在春秋兩季進行季節性生產。而季節性生產 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是不能均衡上市,溫度適宜時鮮菇大量生長,來不 及出售,造成貸多爛市,而溫度高的夏季和溫度低的冬季卻沒有鮮菇上市, 造成供應短缺。如果要進行反季節周年栽培,必須依靠制冷或加溫設備,將出菇場所的溫度控制在2(TC左右,由于設備投資大,生產成本高,不 適合廣大農戶推廣應用。在雞腿菇實際栽培中,由于溫度控制不當經常出現一種有害雜菌… 雞爪菌,而一旦發生雞爪菌就無法治愈,因此,雞爪菌被視為雞腿菇生產 中的癌癥病。據觀察,雞爪菌適宜在25。C以上溫度生存,為此,栽培溫 度控制成為雞爪菌防治的重要手段。 發明內容本發明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大棚發菌、人防出菇" 的兩段式栽培模式,從而實現雞腿菇周年生產的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雞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依次包括以下生 產方法菌種生產、培養基的發酵處理、滅菌接種、發菌培養、覆土、 出菇等工藝流程,采用液體制種方法生產菌種,選擇蘆葦末、金針菇下腳 料作為培養基進行發酵處理,栽培袋采用開放式接種,其特征在于用兩 段式栽培方法,接種、發菌培養是在普通鋼管大棚中進行;覆土、出菇是 在人防工程環境中進行。上述的人防工程環境中的溫度始終保持18-22'C。上述的覆土栽培前先對人防設施進行消毒處理,采用墻壁刷石灰水, 地面撒石灰粉,空間硫磺加殺劑熏蒸一晝夜。上述的覆土栽培是將發好菌絲的成品菌袋脫去塑料袋,折成2段,排 在墊有地膜的地面上,菌床每條寬lm左右,每排9段,80袋/每平米, 菌袋上覆蓋3-5cm的黃土、菜園土或夾沙土等。上述的出菇是覆土后20天左右,菌絲就能長滿土層,在料面紐結成 菇蕾,出菇后要保持一定的光照, 一般每隔5-6m掛一盞25-40W的電燈, 還要保持適當的通風即可。本發明利用閑置的人防設施,不需要制冷設備,不消耗能源,能將出 菇環境溫度始終保持在18-22。C,不僅保證雞腿菇子實體正常生長,而且 可以控制雞腿菇重要病害-雞爪菌的發生,就可以有效地實現雞腿菇的周 年生產,而且可通過控制覆土時間自由調節出菇時間,滿足周年市場供應 量的需求,成本較低、方法簡單,生物轉化率在80%以上,比常規栽培 可以提高25%以上的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包括菌種生產,培養基的發酵處理、滅菌接種、發菌培養、 覆土出菇等工藝流程。其中接種、發菌培養是在普通鋼管大棚中進行,覆土、出燕是在溫度始終保持18-22T:的人防工程環境中進行,采用兩段式 栽培方法,具體實施步驟如下(1) 菌種生產方法母種采用土豆、麩皮、玉米粉加富培養基,;栽 培種采用麥粒培養基;(2) 栽培袋培養基配方戸葦末25-30%、金針菇下腳料25-28%、 棉籽殼25-28%、麥麩15-20°/。、石灰粉2-3%;(3) 培養基的發酵處理方法是將金針菇下腳料打碎,按比例加入 蘆葦末、棉籽殼和石灰粉,再按料水比加水拌均勻,堆成長方形,打通氣 孔,蓋上遮陽網堆制發酵,料溫到60'C時翻堆,夏季每天翻l次,冬季 2-3天翻1次。在發酵結束前1天加入麥麩15-20%,裝袋時培養基含水量 體質在55-60%左右,發酵好的培養基要有香味;(4) 發酵料與發酵熟料發酵好的料要及時裝袋,直接使用發酵料 的可邊裝袋邊接種封口。發酵熟料是將發酵好的料裝入專用塑料袋,并用 塑料繩扎緊袋口,清理干凈后裝入滅菌鍋滅菌。(5) 接種與培養當袋溫冷卻到3(TC以下可以接種, 一般每瓶栽培 種可以接栽培袋25-30袋,接種采用開放式,在大棚中直接接種,接種后 的栽培袋放在大棚中就地發菌,發菌培養的溫度保持在25-28。C, 30天左 右可發好菌絲。(6)人防設施的消毒處理可使用人防面積在3000平方米,屬于多 巷道多出口的大型人防設施,常年平均溫度在18-22°(:,消毒只能采用局部隔離分段進行,采用墻壁刷石灰水,地面撒石灰粉,空間硫磺加殺劑熏 蒸一晝夜。(7) 覆土材料的準備本發明設置了黃土、菜園土或夾沙土等不同 的覆土材料。(8) 脫袋覆土將發好菌絲的成品從大棚中移至人防設施中,脫去 塑料袋,折成2段,排在墊有地膜的地面上,菌床橫向排列,菌床每條寬 lm左右,間隔30-50cm作人行道,與縱向墻壁80cm的人行道相通,每 排9段,80袋/每平米,菌袋上覆蓋3-5cm的黃土、菜園土或夾沙土等, 填滿空隙。(9) 出菇管理覆土后20天左右,菌絲就能長滿土層,在料面紐結 成菇蕾,出菇后要保持一定的光照, 一般每隔5-6m掛一盞25-40W的電 燈,還要保持適當的通風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雞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依次包括以下生產方法菌種生產、培養基的發酵處理、滅菌接種、發菌培養、覆土、出菇等工藝流程,采用液體制種方法生產菌種,選擇蘆葦末、金針菇下腳料作為培養基進行發酵處理,栽培袋采用開放式接種,其特征在于用兩段式栽培方法,接種、發菌培養是在普通鋼管大棚中進行;覆土、出菇是在人防工程環境中進行。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雞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防工程環境中的溫度始終保持18-22°C。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雞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土栽培前先對人防設施進行消毒處理,采用墻壁刷石灰水,地面 撒石灰粉,空間硫磺加殺劑熏蒸一晝夜。
4、 根據權利要求3述的一種雞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覆土是將發好菌絲的成品菌袋脫去塑料袋,折成2段,排在墊有地 膜的地面上,菌床每條寬lm左右,每排9段,80袋/每平米,菌袋上覆 蓋3-5cm的黃土、菜園土或夾沙土等。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雞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出菇是覆土后20天左右,菌絲就能長滿土層,在料面紐結成菇蕾, 出菇后要保持一定的光照, 一般每隔5-6m掛一盞25-40W的電燈,還要 保持適當的通風即可。
全文摘要
一種雞腿菇的周年栽培方法,依次包括以下生產方法菌種生產、培養基的發酵處理、滅菌接種、發菌培養、覆土、出菇等工藝流程,采用液體制種方法生產菌種,選擇蘆葦末、金針菇下腳料作為培養基進行發酵處理,栽培袋采用開放式接種,用兩段式栽培方法,接種、發菌培養是在普通鋼管大棚中進行;覆土、出菇是在人防工程環境中進行。本發明利用閑置的人防設施,不需要制冷設備,不消耗能源,能將出菇環境溫度始終保持在18-22℃,不僅保證雞腿菇子實體正常生長,而且可以控制雞腿菇重要病害雞爪菌的發生,就可以有效地實現雞腿菇的周年生產,而且可通過控制覆土時間自由調節出菇時間,生物轉化率在80%以上,比常規栽培可以提高25%以上的產量。
文檔編號A61L2/16GK101322460SQ200810022730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5日
發明者雅 姜, 姜小紅, 姜建新, 朱忠貴, 胡文豪, 馬一鳴 申請人:江蘇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