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醫用加壓止血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醫用加壓止血帶。
背景技術:
目前,在介入治療過程中,股動脈、股靜脈穿刺插管術后采用膠布、繃帶 或機械、手工等壓迫手術穿刺部位進行加壓包扎,這種施壓止血方式比較原始, 而且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需要先壓迫,然后通過藥物止血,這種方式不僅操 作麻煩,而且止血效果也不理想;而那種沙袋的加壓方法,雖然可以起到壓迫 止血的目的,但由于其內部填充物形狀不規則,容易活動,使沙袋內沙子不均 勻,使止血袋與手術部位形成間隙,吻合程度差,手術部位受力不均,影響止 血效果,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需要熱敷,以改變傷口局部微循環,以促進和改 善治療,現有的加壓止血裝置沒有專門的加熱層,使患者不舒適,而且也不利 于治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提高 加壓止血效果,并使患者感覺舒適,提高治療效果的醫用加壓止血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醫用加壓止血帶,包括 基體,所述基體的表面設有藥物層,所述基體上還設有囊體,所述基體的一側 設有與囊體連接的加壓氣囊。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囊體與所述沙袋之間設有加熱層。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基體的兩端設有粘結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基體上設置藥物層,可以對傷口部位起 到更好的止血效果;通過在所述沙袋的上方設有囊體,可以利用加壓氣囊向囊 體內充氣,可以起到更好的加壓止血作用,通過加熱層可以對基體進行加熱, 這樣不僅可以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環的作用,可以使患者感覺舒適,使用比較方便,而且可以使藥物層內的藥物更好的揮發,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醫用加壓止血帶,包括基體1,基體1的表面設有藥 物層2,通過藥物層2內的藥物可以對傷口更好的治療;所述基體l的兩端設
有粘結扣6,通過粘結扣6可以將基體1包扎傷口,從而起到加壓止血的目的;
在所述基體上6設有囊體3,所述基體1的一側設有與囊體3連接的加壓氣囊4, 通過加壓氣囊4向囊體3內充氣,使基體1起到更好的加壓效果,止血效果更 好,所述囊體3內設有加熱層5,所述加熱層5是電加熱層,可以通過與電連 接對其進行加熱,通過電加熱層5可以使基體1進行良好的加熱,不僅可以起 到改善傷口微循環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藥物的藥效,加快傷口的愈合,可以 提高治療效果。
使用時,將基體l放置在傷口附近,使藥物層2的一面與傷口接觸,然后 將其圍繞傷口進行包扎,最后通過粘結扣7粘結固定,通過加壓氣囊4向囊體 3內充氣,這樣可以對傷口部位進行加壓,起到止血的作用,而且可以通過加 熱層5進行加熱,使基體l的溫度升高,不僅可以改善傷口微循環的作用,而 且可以提高藥物的藥效,加快傷口的愈合,提高治療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比較簡單,使用方便,在加壓止血的同時可以起到加熱改 善微循環的作用,可提高治療效果。
權利要求1.醫用加壓止血帶,包括基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的表面設有藥物層,所述基體上還設有囊體,所述基體的一側設有與囊體連接的加壓氣囊。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加壓止血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囊體與所述沙 袋之間設有加熱層。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加壓止血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的兩端 設有粘結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加壓止血帶,包括基體,所述基體的表面設有藥物層,所述基體上還設有囊體,所述基體的一側設有與囊體連接的加壓氣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藥物層不僅可以起加快傷口的愈合,而且通過囊體可以起到加壓止血的作用,提高了治療效果。
文檔編號A61B17/12GK201299615SQ200820225200
公開日2009年9月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1日
發明者楊華園, 鳳 王, 袁相秋 申請人:楊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