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次性宮腔壓迫止血水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尤其涉及婦科醫療器械。
目前產后出血或剖宮產手術中的大出血,所采取的壓迫止血措施均為向宮腔內填充紗條,但由于紗條的細屑易附著在創面,造成與宮壁粘連,另外填充紗條時若遇到經驗不足的醫生,宮腔會因填充時受力不均而造成松緊不一致。但目前尚沒有一種可以代替此方法的醫療器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掌握,結構簡單的能克服現有技術不足的宮腔壓迫止血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這種一次性宮腔壓迫止血水囊,在導管的前部套裝有具有用彈性和柔性的材料制成的空囊,該空囊的一個端部固裝在導管前部的外圓周上,導管上還套有防污套。
空囊為橢圓形,導管后部所裝的防污套有大小兩個,小防污套扣在導管后端的口部,大防污套罩在導管的后半部。
導管上裝有開關,大防污套罩在導管上的固定位置在開關以上部位。
導管后半部上套有一個大防污罩。
這種止血水囊在使用時放入子宮內,由導管通入生理鹽水,使空囊逐漸增大,壓迫止血,這種器械對患者的創面具有壓迫均勻,使用方便,而且避免感染的特點,同時它還具有容易掌握并能減少患者在止血過程中的痛苦。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1的導管上裝有開關部分的局部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2中導管上裝有開關部分的局部示意圖;圖4為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實施例1在導管2的前部套裝有用具有彈性和柔性的材料制成的空囊1,空囊1的后端部固裝在與它相接觸的導管2的外圓周上,導管2為具有彈性和韌性材料制成的,其上裝有開關4,該開關4由開關體和滾輪組成,在開關體4a靠下部有斜面4b,上部有滑槽4d,滑槽內裝有滾輪4c,導管2置于斜面4d上,(如圖2所示),在導管2的后部裝有防污套,防污套分為大小兩個,小防污套5,扣在導管2后端的口部,大防污套3罩在導管2的后半部,它在導管2上的固定點位于開關4以上部位。
實施例2本實施例中開關體4a上部的滑槽4d中裝有滑動卡塊4e,該滑動卡塊4e的下底面M為斜面,其斜度與斜面4b斜度相匹配(如圖3所示),滑動卡塊4e的下底面M上有摩擦溝。
本實施例中僅在導管2外罩一個大防污罩3,其導管后端末扣小防污套。導管2的長度為30cm~50cm,空囊1固裝在距導管2的上端頭1/4~1/3處的外圓周上,其他結構和所用材料與實施例1相同。
這些一次性宮腔壓迫止血水囊未使用前可將其全部裝入一消毒套內,以防污染,本止血水囊的空囊在沒使用時為干癟狀態,使用時去掉外邊的消毒套,將空囊放入婦女需止血處的宮腔內,再撕開大防污套3,去掉小防污套5,打開導管上的開關,把生理鹽水充入空囊內,使空囊充起變大,而后關閉開關,并把小防污套5套上,讓充入生理鹽水的水囊壓迫創傷處起到止血的作用。使用完畢后再打開開關,把囊中的水放出。從人體宮腔中取出該器械即可。
實施例3本實施例中,在導管2的后部裝有大防污套3,口部端頭套有小防污套5,導管2前部裝有具有彈性材料和柔性材料制成的空囊1(如圖4所示),導管2可選用直徑為14~16mm的柔性材料制成。
該實施例在使用時把無菌生理鹽水從導管2通入后,用夾子或止血鉗把導管2夾緊,以防鹽水流出,使用完畢后放天夾子或鉗子,放出囊中水。
在此實施例中的小防污套5也可改用堵頭,用以避免裝入的鹽水流出。這種結構則免去了用止血鉗或夾子。
權利要求1.一種一次性宮腔壓迫止血水囊,其特征在于在導管的前部套裝有具有用彈性和柔性的材料制成的空囊,該空囊的一個端部固裝在導管前部的外圓周上,導管上還套有防污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水囊,其特征在于空囊為橢圓形,導管后部所裝的防污套有大小兩個,小防污套扣在導管后端的口部,大防污套罩在導管的后半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血水囊,其特征在于導管上裝有開關,大防污套罩在導管上的固定位置在開關以上部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止血水囊,其特征在于導管為具有彈性和柔性材料制成,開關由開關體和滾輪組成,開關體上有一斜面,導管位于開關體上的斜面和滾輪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止血水囊,其特征在于開關由開關體和滑動塊組成,開關體上有一斜面,滑動塊下部有與開關體上斜面的斜度相匹配的斜面,導管位于斜面和滑動塊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止血水囊,其特征在于導管長為30~50cm,空囊固裝在距導管上端頭的1/4~1/3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水囊,其特征在于導管后半部上套有一個大防污罩。
專利摘要一種一次性宮腔壓迫止血水囊,在導管的前部套裝有具有用彈性和柔性的材料制成的空囊,該空囊的一個端部固裝在導管前部的外圓周上,導管上還套有防污套。這種止血水囊在使用時放入子宮內,由導管通入生理鹽水,使空囊逐漸增大,壓迫止血,這種器械對患者的創面具有壓迫均勻,使用方便,而且避免感染、容易掌握并能減少患者在止血過程中的痛苦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B17/12GK2448297SQ0023239
公開日2001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9日
發明者陳映竹, 聞立紅, 任秀黎, 蘇園, 趙貴英, 楊曉輝 申請人:陳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