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顳下頜關節復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顳下頜關節復位器。
背景技術:
顳下頜關節脫位發病率高,目前只有靠醫生手法復位,醫生在復位時需要 將手指伸入患者口中,復位時患者神經反射有時候會咬傷醫生手指。另外,在 復位時需要較大的力量, 一般的醫生如果力量不夠,復位幾次也不成功,不但 患者不舒服,醫生本人也容易受到損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易于加 工、安全可靠的顳下頜關節復位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復位器包括手柄、下 牙套和頦兜,兩個手柄之間設置有連接塊,螺紋套穿過連接塊與其下方的L形 連桿連接,L形連桿的下端設置有頦兜,頦兜的上方設置有下牙套,下牙套通過 連接桿與連接塊固定連接。
所述的螺紋套的頂部設置有調節鈕。
使用時,將下牙套套在患者的下牙上,然后通過調節鈕調節頦兜與下牙套 之間的距離,當固定好后,即可抓住手柄給病人顳下頜關節復位。
本實用新型的顳下頜關節復位器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 單、易于加工、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點。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為顳下頜關節復位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手柄,2、下牙套,3、連接桿,4、調節鈕,5、螺紋套,6、連 接塊,7、 L形連桿,8、頦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顳下頜關節復位器,其結構包括手柄l、下牙套2和頦兜8, 兩個手柄1之間設置有連接塊6,螺紋套5穿過連接塊6與其下方的L形連桿7 連接,螺紋套5的頂部設置有調節鈕4; L形連桿7的下端設置有頦兜8,頦兜 8的上方設置有下牙套2,下牙套2通過連接桿3與連接塊6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顳下頜關節復位器其加工制作非常簡單方便,按說明書附圖 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顳下頜關節復位器,包括手柄、下牙套和頦兜,其特征在于兩個手柄之間設置有連接塊,螺紋套穿過連接塊與其下方的L形連桿連接,L形連桿的下端設置有頦兜,頦兜的上方設置有下牙套,下牙套通過連接桿與連接塊固定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顳下頜關節復位器,其特征在于螺紋套的頂部設 置有調節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顳下頜關節復位器,屬于醫療器械,其結構包括手柄、下牙套和頦兜,兩個手柄之間設置有連接塊,螺紋套穿過連接塊與其下方的L形連桿連接,L形連桿的下端設置有頦兜,頦兜的上方設置有下牙套,下牙套通過連接桿與連接塊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顳下頜關節復位器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點。
文檔編號A61F5/04GK201320229SQ200820227469
公開日2009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9日
發明者何玉宏, 李東臨, 潘繼軍 申請人:潘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