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清耳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清耳器,尤其涉及一種安全、舒適的全自動清耳器。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清理、清洗耳朵的用具,大多是鐵耳勺或木桿棉球。鐵耳勺材質太硬,容易傷害耳朵,木桿棉球只能用于耳朵進水時使用屬于一次性用品,不可以重復使用。而且以上兩種工具在使用時,深度不易掌握,功能單一,不能保證清理、清洗干凈。就是現在比較先進的毛刷式清耳器也存在著雜物無法吸出和不安全因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來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且安全舒適不傷害耳朵的同時,可將耳朵內的各種異物吸出的全自動清耳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全自動清耳器,包括機殼、電池及微型電機,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機殼內的微型電機通過軸與吸收部一端相連,該吸收部另一端機殼上依次設有收集罩、防塵蓋;所述的防塵蓋中部設有吸塵導管。
所述的機殼為倒"L"形。
所述的微型電機與機殼內的電池相連。
所述的吸收部由若干葉片周向均勻排列組成。
所述的吸收部內設有香料。所述的吸塵導管為錐型導管A型和B型中的任意一種。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易清理,由于在結構上采用了錐型吸塵導管,
并分為吸入用A型和清潔用B型兩種,使得老幼皆宜且安全、舒適、可靠。使用時只需打開開關極易清除洗澡、游泳時進入耳朵的水,或平常生活中進入耳朵的沙塵。特別是當蒼蠅、蚊子、螞蟻等異物突然進入耳道內,造成耳朵疼痛、耳鳴時,使用本實用新型會輕而易舉地解除痛苦。經過本實用新型對耳朵清潔后,可防止耳內感染及炎癥發生,極大限度的方便使用者。
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配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吸塵錐型導管A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吸塵錐型導管B型示意圖。
其中機殼l,開關2,防塵蓋3,吸塵導管4,收集罩5,吸收部6,微型電機7,電池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受具體的實施例所限制,以權利要求書為準。另外,以不違背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前提下,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容易實現的任何改動或改變都將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實施例1
如圖l、 2所示本實用新型全自動清耳器,包括機殼l、電池8及微型電
機7,其固定在倒"L"形機殼l內的微型電機7通過軸與吸收部6—端相連,微型電機7與機殼內的電池8相連,所述的吸收部6由若干葉片周向均勻排列組成并在其內設有香料,該吸收部6另一端機殼上依次設有卡接在機殼上的收集罩5和扣裝在機殼外的防塵蓋3,所述的防塵蓋3中部設有吸塵導管4。具體使用時
如圖l、 3、 4所示當需要清除洗澡、游泳時進入耳朵的水時,可將清潔用吸塵錐型導管B型插裝到防塵蓋3中部,然后將吸口對準耳道,打開開關2即可。當需要吸出耳朵的沙塵及異物等時,可將吸塵錐型導管A型插裝到防塵蓋3中部,然后將吸口對準耳道,打開開關2即可。最后可將帶有吸塵錐型導管的防塵蓋3和收集罩5依次從機殼上拔下,對收集罩5進行清理。
權利要求1、全自動清耳器,包括機殼(1)、電池(8)及微型電機(7),其特征在于固定在機殼(1)內的微型電機(7)通過軸與吸收部(6)一端相連,該吸收部(6)另一端機殼上依次設有收集罩(5)、防塵蓋(3);所述的防塵蓋(3)中部設有吸塵導管(4)。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動清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殼(1)為倒"L"形。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清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電機(7)與機殼內的電池(8)相連。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動清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部(6)由若干葉片周向均勻排列組成。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全自動清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部(6)內設有香料。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清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塵導管(4)為錐型導管A型和B型中的任意一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清耳器,尤其涉及一種安全、舒適的全自動清耳器。它包括機殼、電池及微型電機,其在于固定在機殼內的微型電機通過軸與吸收部一端相連,該吸收部另一端機殼上依次設有收集罩、防塵蓋,所述的防塵蓋中部設有吸塵導管。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易清理,使得老幼皆宜且安全、舒適、可靠。使用時只需打開開關極易清除洗澡、游泳時進入耳朵的水,或平常生活中進入耳朵的沙塵。特別是當蒼蠅、蚊子、螞蟻等異物突然進入耳道內,造成耳朵疼痛、耳鳴時,使用本實用新型會輕而易舉地解除痛苦。經過本實用新型對耳朵清潔后,可防止耳內感染及炎癥發生,極大限度的方便使用者。
文檔編號A61F11/00GK201350156SQ20082023200
公開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4日
發明者李紹利 申請人:李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