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充氣式頭枕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預防頭枕部壓瘡的器 械。
背景技術:
臨床上頸椎損傷、頸椎疾病術后、顱腦損傷等病人因頸部活動受限,臥床時間長, 病人平臥位時枕部接觸面積小,較易形成枕部壓瘡。根據上述情況,為了避免枕部突出部位 集中受壓,設計出充氣式頭頸墊中心部位可適應頭枕部外形,增加頭枕部皮膚與枕墊的接 觸面積,并且可通過氣墊充氣、放氣過程氣墊形態改變對枕部皮膚組織起到按摩促進血液 循環作用,可有效減少枕部壓瘡形成機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以上現象,提供一種安全便捷的。充氣式頭枕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充氣墊由60厘米X40厘米橡膠面料做成, 外罩毛巾面料,充足氣時高度為5cm。氣墊中心是直徑為10厘米中空網眼材料,不具充氣功 能,當充氣墊充氣后中空網眼相對四周凹陷,適應頭枕部球形突出部分,增大接觸面積,可 減小枕部凸出部分皮膚壓力,結合此墊定時間充氣、放氣,可有效的預防枕部壓瘡的形成。 充氣球囊設有手動式充氣閥門,簡單便于操作。應用橡皮管連接充氣球囊和充氣墊,橡皮管 上設有管夾,在充放氣較長間歇時可夾閉管夾阻斷橡皮管防止充氣墊漏氣。本實用新型充氣式頭頸墊中心部位可適應頭枕部外形,增加頭枕部皮膚與枕墊的 接觸面積,并且可通過氣墊充氣、放氣過程氣墊形態改變對枕部皮膚組織起到按摩促進血 液循環作用,可有效減少枕部壓瘡形成機率。充氣墊通過充氣球囊手動式充氣,可自行調 節,簡單便于操作。
圖1為充氣式頭枕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充氣球囊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充氣式頭枕墊,主要由充氣墊(1)和充氣球囊(3)組成,其特征在于充氣墊(1) 由60厘米X40厘米橡膠面料做成,外罩毛巾面料,充足氣時高度為5cm。氣墊中心是直徑 為10厘米中空網眼(2)材料,不具充氣功能,當充氣墊(1)充氣后中空網眼(2)相對四周 凹陷,適應頭枕部球形突出部分,增大接觸面積,可減小枕部凸出部分皮膚壓力,結合此墊 定時間充氣、放氣,可有效的預防枕部壓瘡的形成。充氣球囊(3)設有手動式充氣閥門(5), 簡單便于操作。應用橡皮管(6)連接充氣球囊(3)和充氣墊(1),橡皮管(6)上設有管夾 (4),在充放氣較長間歇時可夾閉管夾(4)阻斷橡皮管(6)防止充氣墊(1)漏氣。
權利要求充氣式頭枕墊的特征是充氣墊(1)由60厘米×40厘米橡膠面料做成,外罩毛巾面料,充足氣時高度為5厘米;充氣墊(1)中心是直徑為10厘米中空網眼(2),不具充氣功能;充氣球囊(3)設有手動式充氣閥門(5);橡皮管(6)上設有管夾(4)。
專利摘要充氣式頭枕墊,主要由充氣墊(1)和充氣球囊(3)組成,其特征在于充氣墊(1)將60厘米×40厘米橡膠面料的氣墊,外罩毛巾面料,充足氣時高度為5cm。氣墊中心是直徑為10厘米中空網眼(2),不具充氣功能,當充氣墊(1)充氣后中空網眼(2)相對四周凹陷,適應頭枕部球形突出部分,增大接觸面積,可減小枕部凸出部分皮膚壓力,結合此墊定時間充氣、放氣,可有效的預防枕部壓瘡的形成。充氣球囊(3)設有手動式充氣閥門(5),簡單便于操作。應用橡皮管(6)連接充氣球囊(3)和充氣墊(1),橡皮管(6)上設有管夾(4),在充放氣較長間歇時可夾閉管夾(4)阻斷橡皮管(6)防止充氣墊(1)漏氣。
文檔編號A61G7/057GK201602996SQ20092022644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2日
發明者張玉巖, 朱安禮, 李秀娥, 谷文娟 申請人:谷文娟;李秀娥;朱安禮;張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