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獸藥,尤其是一種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 組合物。
背景技術:
隨著養殖業的不斷發展,畜禽感染疾病的途徑越來越復雜,以畜禽消化道疾病和 呼吸系統疾病最為常見,當前用于治療該類疾病的主要藥物是抗生素類藥物,但是目前養 殖市場抗生素的濫用已經導致細菌、病毒產生耐藥性,以至于引發疫病的種間傳播,影響畜 禽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和食用者的健康。由于目前畜禽疾病多為混合感染或者繼發性感染,單一使用抗生素治療已經不能 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采用中藥治療畜禽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已經成為有效的治療 手段之一,采用中藥治療畜禽傳染性疾病,可以有效的避免耐藥細菌株的產生,降低藥物在 動物體內的殘留。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中藥制劑多為散劑,存在著給藥不均,吸收難的缺陷, 又因畜禽的消化道短,不能消化木制纖維素,從而使得藥物吸收差,用量大,提高了養殖成 本。因此,利用我國豐富的中藥資源研發一種有效治療畜禽消化道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 中藥,改進現有的制劑工藝,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產實踐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由大黃、白茅根和甘草以及藥學上可 接受的氯離子中和劑、重金屬螯合劑、崩解劑和潤滑劑組成,按其重量份數計大黃 76. 5-261. 45份,白茅根45-107. 1份,甘草22. 5-50. 4份,氯離子中和劑5-10份,重金屬螯 合劑10-15份,崩解劑包括酸劑15-30份和堿劑20-40份,潤滑劑2_5份。優選的,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還包括藥學上可接受的用于增加 誘食作用的甜味劑或/和芳香劑,按其重量份數計大黃76. 5-261. 45份,白茅根45-107. 1 份,甘草22. 5-50. 4份,氯離子中和劑5-10份,重金屬螯合劑10-15份,崩解劑包括酸劑 15-30份和堿劑20-40份,潤滑劑2-5份,甜味劑1_10份或/和芳香劑1_5份。優選的,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所述大黃、白茅根和甘草為中藥浸 膏粉,按其重量份數計中藥浸膏粉20-25份,氯離子中和劑5-10份,重金屬螯合劑10-15 份,崩解劑包括酸劑15-30份和堿劑20-40份,潤滑劑2-5份。優選的,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還包括藥學上可接受的用于增加 誘食作用的甜味劑或/和芳香劑,按其重量份數計中藥浸膏粉20-25份,氯離子中和劑5-10 份,重金屬螯合劑10-15份,崩解劑包括酸劑15-30份和堿劑20-40份,潤滑劑2_5份,甜味 劑1-10份或/和芳香劑1-5份。優選的,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浸膏粉是由以下方法制3備而成的(1)三味中藥按其重量份數計大黃42. 5-83份,白茅根25-34份,甘草12. 5-16 份;按比例混合好以上三味中藥,置于40%乙醇中提取,提取M小時后,過濾,得濾液A,且 收集濾渣;(2)將收集濾渣置于40%乙醇中提取,靜置M小時后,過濾得濾液B ;(3)將濾液A和濾液B混合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藥液體積與藥材重量比為 4-6 1,用噴霧干燥機干燥,得中藥浸膏粉。優選的,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所述氯離子中和劑是硫代硫酸鈉,重金屬螯合劑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和/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鉀。優選的,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所述崩解劑由酸劑和堿劑構成酸 劑是檸檬酸、無水檸檬酸、枸櫞酸或檸檬酸一鈉鹽中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堿劑是碳酸鈉和 /或碳酸氫鈉。優選的,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所述潤滑劑是硬脂富馬酸鈉、聚乙 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中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優選的,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所述甜味劑是甜蜜素、甜菊糖甙、 阿巴斯甜、木糖醇、甘露醇或蔗糖中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優選的,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所述芳香劑是鮮橙香精和/或桔 子香精。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1)大黃、白茅根和甘草研磨成中藥細粉,過80-10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將崩解 劑于105-120°C干燥2-4小時,粉碎過80-10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將氯離子中和劑和重 金屬螯合劑于100-110°C干燥2-4小時,粉碎過80-10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潤滑劑粉碎過 140-200目篩,干燥器中保存備用;制備過程中控制制劑環境溫度與濕度分別在22-25°C、 40-45% ;(2)按上述重量份數配比將步驟(1)中的中藥細粉、氯離子中和劑和重金屬螯合 劑與崩解劑中的酸劑混合均勻,得粉末A ;(3)按上述重量份數配比將崩解劑中的堿劑混合均勻,得粉末B ;(4)將粉末A與粉末B混合,加入潤滑劑,充分混勻;(5)將步驟(4)所得混合粉末直接壓片,即為中藥泡騰片。優選的,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1)大黃、白茅根和甘草研磨成中藥細粉,過80-10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將崩解 劑于105-120°C干燥2-4小時,粉碎過80-10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將氯離子中和劑和重 金屬螯合劑于100-110°C干燥2-4小時,粉碎過80-10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潤滑劑粉碎過 140-200目篩,干燥器中保存備用;甜味劑或/和芳香劑過80-100目篩,干燥器中保存備 用;制備過程中控制制劑環境溫度與濕度分別在22-25°C、40-45% ;(2)按上述重量份數配比將步驟(1)中的中藥細粉、氯離子中和劑和重金屬螯合 劑與崩解劑中的酸劑混合均勻,再加入甜味劑或/和芳香劑混合均勻,得粉末A ;(3)按上述重量份數配比將崩解劑中的堿劑混合均勻,得粉末B ;(4)將粉末A與粉末B混合,加入潤滑劑,充分混勻;
(5)將步驟(4)所得混合粉末直接壓片,即為中藥泡騰片。優選的,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1)取中藥浸膏粉密閉保存備用;將崩解劑于105-120°C干燥2-4小時,粉碎過 80-10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將氯離子中和劑和重金屬螯合劑于100-110°C干燥2-4小時, 粉碎過80-10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潤滑劑粉碎過140-200目篩,干燥器中保存備用;制備 過程中控制制劑環境溫度與濕度分別在22-25°C、40-45% ;(2)按上述重量份數配比將步驟(1)中的中藥浸膏粉、氯離子中和劑和重金屬螯 合劑與崩解劑中的酸劑混合均勻,得粉末A ;(3)按上述重量份數配比將崩解劑中的堿劑混合均勻,得粉末B ;(4)將粉末A與粉末B混合,加入潤滑劑,充分混勻;(5)將步驟(4)所得混合粉末直接壓片,即為中藥泡騰片。優選的,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1)取中藥浸膏粉密閉保存備用;將崩解劑于105-120°C干燥2-4小時,粉碎過 80-10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將氯離子中和劑和重金屬螯合劑于100-110°C干燥2-4小時, 粉碎過80-10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甜味劑或/和芳香劑過80-100目篩,潤滑劑粉碎過 140-200目篩,干燥器中保存備用;制備過程中控制制劑環境溫度與濕度分別在22-25°C、 40-45% ;(2)按上述重量份數配比將步驟(1)中的中藥浸膏粉、氯離子中和劑和重金屬螯 合劑與崩解劑中的酸劑混合均勻,再加入甜味劑或/和芳香劑混合均勻,得粉末A ;(3)按上述重量份數配比將崩解劑中的堿劑混合均勻,得粉末B ;(4)將粉末A與粉末B混合,加入潤滑劑,充分混勻;(5)將步驟(4)所得混合粉末直接壓片,即為中藥泡騰片。將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2g,投入室溫下IOOOmL畜禽用飲用水中, 其懸浮或落于杯底,并立即釋放出大量氣泡,片劑隨之迅速溶解,在5分鐘內形成棕色透明 溶液。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的用量為10_30g/L水,重癥加倍量。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中大黃、白茅根、甘草均是我國傳統的中藥, 三味中藥均性味苦、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三味中藥協同互 補,合用治療畜禽呼吸道疾病和胃腸道感染等癥效果明顯,不容易產生耐藥性;針對某些畜 禽生殖道短、不能消化木質纖維的生理結構特點,將藥物制成泡騰片,該泡騰片經溶解性試 驗5分鐘內全部泡騰溶解成均勻融合溶液,可在飼用飲水中迅速分散,方便且利于吸收,能 夠達到迅速起效的目的;同時能夠有效降低畜禽飲用水中氯離子和重金屬濃度,顯著改善 飲用水質量,顯著提高藥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述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1、黃白甘浸膏粉的制備5
(1)取大黃、白茅根和甘草三味中藥分別為大黃2250g,白茅根lOOOg,甘草 450g;(2)將上述三味中藥中加入15升40%乙醇,充分混合均勻后,靜置Mh,收集乙醇 提取液,得濾液A,低溫)備用;(3)將濾渣中加入15升40%乙醇,充分混勻,靜置Mh,收集乙醇提取液,得濾液 B ;(4)合并濾液A和B,將提取液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藥液體積與藥材重量比 為18 3,即約為30升,用戶噴霧干燥機干燥,得到棕色、膨松的黃白甘浸膏粉,共獲得黃白 甘浸膏粉321g,收率為8.6%。2、制備泡騰片組分配比硫代硫酸鈉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檸檬酸碳酸氫鈉碳酸鈉黃白甘浸膏粉聚乙二醇6000木糖醇鮮橙香精制成制備方法按上述組分配比(1)上述經噴霧干燥得到的黃白甘浸膏粉密閉保存;檸檬酸于105°C干燥2小時, 碳酸氫鈉、碳酸鈉于120°C干燥2小時,分別粉碎過100目篩,密閉保存;硫代硫酸鈉和乙二 胺四乙酸二鈉于100°C干燥3小時,分別粉碎過100目篩;聚乙二醇6000粉碎過140目篩, 木糖醇和鮮橙香精粉碎過100目篩,干燥器中保存備用,制備過程中控制制劑環境溫度和 濕度分別為25 °C和45% ;(2)取黃白甘浸膏粉、硫代硫酸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與檸檬酸混勻,遂加木糖 醇、鮮桔香精混合均勻,得粉末A ;(3)將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混合均勻,得粉末B ;(4)將粉末A和B混合,加入聚乙二醇6000,充分混勻;(5)混合粉末直接壓片,得到泡騰片1250片。所得泡騰片平均片重為0. 81 士0. 05g,表面光潔、細膩,淡棕色。將3片泡騰片投 入室溫IOOOmL畜禽飲用水中,其很快沉于水底,并立即釋放出大量氣泡,片劑隨之溶解,在 6分鐘內形成棕色透明溶液。實施例21、黃白甘浸膏粉的制備(1)取大黃、白茅根和甘草三味中藥分別為大黃M60g,白茅根984g,甘草492g ;(2將上述三味中藥中加入15升40%乙醇,充分混合均勻后靜置Mh,收集乙醇提52g 114g 217g 220g 109g 200g 28g 24g 36g1250 片)備用;(3)將濾渣中加入15升40%乙醇,充分混勻,靜置Mh,收集乙醇提取液,得濾液 B ;(4)合并濾液A和B,將提取液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藥液體積與藥材重量比 為12 3,即約為30升,用戶噴霧干燥機干燥,得到棕色、膨松的黃白甘浸膏粉,共獲得黃白 甘浸膏粉409g,收率為10.4%。2、制備泡騰片組分配比硫代硫酸鈉乙二胺四乙酸二鉀無水檸檬酸碳酸氫鈉碳酸鈉黃白甘浸膏粉硬脂富馬酸鈉阿巴斯甜桔子香精制成制備方法按上述組分配比(1)經噴霧干燥得到的黃白甘浸膏粉密閉保存;無水檸檬酸于115°C干燥2小時, 碳酸氫鈉、碳酸鈉于110°c干燥2小時,分別粉碎過80目篩,密閉保存;硫代硫酸鈉和乙二 胺四乙酸二鉀于110°C干燥2小時,分別粉碎過80目篩;硬脂富馬酸鈉粉碎過140目篩,阿 巴斯甜和桔子香精粉碎過100目篩,干燥器中保存備用,制備過程中控制制劑環境溫度和 濕度分別為22°C和40% ;(2)取黃白甘浸膏粉、硫代硫酸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鉀與無水檸檬酸混勻,遂加阿 巴斯甜、桔子香精混合均勻,得粉末A ;(3)將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混合均勻,得粉末B ;(4)將粉末A和B混合,加入硬脂富馬酸鈉,充分混勻;(5)混合粉末直接壓片,得到泡騰片1000片。所得泡騰片平均片重為1.03士0.04g,表面光潔、細膩,淡棕色。將2片泡騰片投 入室溫IOOOmL畜禽飲用水中,其很快沉于水底,并立即釋放出大量氣泡,片劑隨之溶解,在 5分鐘內形成棕色透明溶液。實施例31、黃白甘浸膏粉的制備(1)取大黃、白茅根和甘草三味中藥分別為大黃2125g,白茅根1700g,甘草 800g;O將上述三味中藥中加入15升40%乙醇充分混合均勻后,靜置Mh,收集乙醇提 取液,得濾液A,低溫)備用;(3)將濾渣中加入15升40%乙醇,充分混勻,靜置Mh,收集乙醇提取液,得濾液67g 104g 208g 190g 97g 225g 38g 18g 19g1000 片7B ;(4)合并濾液A和B,將提取液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藥液體積與藥材重量比 為15 3,即約為30升,用戶噴霧干燥機干燥,得到棕色、膨松的黃白甘浸膏粉,共獲得黃白 甘浸膏粉453g,收率為9.8%。2、制備泡騰片組分配比硫代硫酸鈉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枸櫞酸碳酸氫鈉黃白甘浸膏粉聚乙二醇4000制成制備方法按上述組分配比(1)上述經噴霧干燥得到的黃白甘浸膏粉密閉保存;枸櫞酸于120°C干燥4小時, 碳酸氫鈉于105°C干燥4小時,分別粉碎過90目篩,密閉保存;硫代硫酸鈉、乙二胺四乙酸 二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鉀于110°C干燥2小時,分別粉碎過90目篩;聚乙二醇4000粉碎過 200目篩,干燥器中保存備用,制備過程中控制制劑環境溫度和濕度分別為22°C和43% ;(2)取黃白甘浸膏粉、硫代硫酸鈉、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鉀與枸櫞 酸混勻,得粉末A ;(3)將碳酸氫鈉混合均勻,得粉末B ;(4)將粉末A和B混合,加入聚乙二醇4000,充分混勻;(5)混合粉末直接壓片,得到泡騰片1250片。所得泡騰片平均片重為0.81 士0.06g,表面光潔、細膩,淡棕色。將一片泡騰片投入 室溫400mL畜禽飲用水中,其很快沉于水底,并立即釋放出大量氣泡,片劑隨之溶解,在2分 鐘內形成棕色透明溶液。實施例41、黃白甘浸膏粉的制備(1)取大黃、白茅根和甘草三味中藥分別為大黃2371g,白茅根715g,甘草358g;(2將上述三味中藥中加入15升40%乙醇,充分混合均勻后,靜置Mh,收集乙醇提 取液,得濾液A,低溫)備用;(3)將濾渣中加入15升40%乙醇,充分混勻,靜置Mh,收集乙醇提取液,得濾液 B ;(4)合并濾液A和B,將提取液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藥液體積與藥材重量比 為17 3,即約為30升,用戶噴霧干燥機干燥,得到棕色、膨松的黃白甘浸膏粉,共獲得黃白 甘浸膏粉269g,收率為7.8%。2、制備泡騰片組分配比
硫代硫酸鈉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鈉IOOg檸檬酸300g碳酸氫鈉220g碳酸鈉180g黃白甘浸膏粉210g聚乙二醇600020g制成1050 片制備方法按上述組分配比(1)上述經噴霧干燥得到的]寒白甘浸If粉密閉保存;檸檬藤干燥2小時,碳酸氫鈉、碳酸鈉于115°C干燥3小時,分別粉碎過100目篩,密閉保存;硫代硫酸鈉和乙二胺 四乙酸二鈉于110°C干燥2小時,分別粉碎過100目篩;聚乙二醇6000粉碎過140目篩,干 燥器中保存備用,制備過程中控制制劑環境溫度和濕度分別為23°C和41% ;(2)取黃白甘浸膏粉、硫代硫酸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與檸檬酸混勻,得粉末A ;(3)將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混合均勻,得粉末B ;(4)將粉末A和B混合,加入聚乙二醇6000,充分混勻;(5)混合粉末直接壓片,得到泡騰片1050片。所得泡騰片平均片重為1. 08 士0. 03g,表面光潔、細膩,淡棕色。將一片泡騰片投入 室溫550mL畜禽飲用水中,其很快沉于水底,并立即釋放出大量氣泡,片劑隨之溶解,在3分 鐘內形成棕色透明溶液。實施例51、黃白甘浸膏粉的制備(1)取大黃、白茅根和甘草三味中藥分別為大黃2250g,白茅根1220g,甘草 450g;(2將上述三味中藥中加入15升40%乙醇,充分混合均勻后,靜置Mh,收集乙醇提 取液,得濾液A,低溫)備用;(3)將濾渣中加入15升40%乙醇,充分混勻,靜置Mh,收集乙醇提取液,得濾液 B ;(4)合并濾液A和B,將提取液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藥液體積與藥材重量比 為13 3,即約為30升,用戶噴霧干燥機干燥,得到棕色、膨松的黃白甘浸膏粉,共獲得黃白 甘浸膏粉:349g,收率為8.9%。2、制備泡騰片組分配比硫代硫酸鈉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檸檬酸碳酸氫鈉碳酸鈉黃白甘浸膏粉56g114g231gIlOg230g235g9
聚乙二醇4000甘露醇制成28g 32g1175 片制備方法按上述組分配比(1)上述經噴霧干燥得到的黃白甘浸膏粉密閉保存;檸檬酸于105°C干燥4小時, 碳酸氫鈉、碳酸鈉于120°C干燥3小時,分別粉碎過100目篩,密閉保存;硫代硫酸鈉和乙二 胺四乙酸二鉀于80°C干燥2小時,分別粉碎過100目篩;聚乙二醇4000粉碎過180目篩, 甘露醇粉碎過100目篩,干燥器中保存備用,制備過程中控制制劑環境溫度和濕度分別為 22°C和 45% ;(2)取黃白甘浸膏粉、硫代硫酸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鉀與檸檬酸混勻,遂加甘露醇 混合均勻,得粉末A ;(3)將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混合均勻,得粉末B ;(4)將粉末A和B混合,加入聚乙二醇4000,充分混勻;(5)混合粉末直接壓片,得到泡騰片1175片。所得泡騰片平均片重為0.85士0.05g,表面光潔、細膩,淡棕色。將一片泡騰片投入 室溫500mL畜禽飲用水中,其很快沉于水底,并立即釋放出大量氣泡,片劑隨之溶解,在2分 鐘內形成棕色透明溶液。實施例6制備泡騰片組分配比大黃765g白茅根1071g甘草225g硫代硫酸鈉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50g檸檬酸300g碳酸鈉200g聚乙二醇600050g制成觀11片制備方法按上述組分配比(1)大黃、白茅根和甘草研磨成中藥細粉,過10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檸檬酸于 105°C干燥2小時,碳酸鈉于120°C干燥2小時,分別粉碎過100目篩,密閉保存;硫代硫酸 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于100°C干燥3小時,分別粉碎過100目篩;聚乙二醇6000粉碎過 140目篩,干燥器中保存備用,制備過程中控制制劑環境溫度和濕度分別為25°C和45% ;(2)取大黃、白茅根和甘草中藥細粉、硫代硫酸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與檸檬酸混 勻,得粉末A ;(3)將碳酸鈉混合均勻,得粉末B ;(4)將粉末A和B混合,加入聚乙二醇6000,充分混勻;(5)混合粉末直接壓片,得到泡騰片觀11片。
所得泡騰片平均片重為1. 00 士0. 05g,表面光潔、細膩,淡棕色。將一片泡騰片投入 室溫650mL畜禽飲用水中,其很快沉于水底,并立即釋放出大量氣泡,片劑隨之溶解,在3分 鐘內形成棕色透明溶液。實施例7制備泡騰片組分配比
大黃2614g白茅根450g甘草504g硫代硫酸鈉IOOg乙二胺四乙酸二鉀IOOg枸櫞酸150g碳酸氫鈉200g碳酸鈉200g聚乙二醇400020g蔗糖35g制成4373 片制備方法按上述組分配比⑴大黃、白茅根和甘草研磨成中藥細粉,過8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枸櫞酸于105°C干丨燥3小時,碳酸氫鈉、碳酸鈉于120°C干!喿2小時,分別粉碎過80目篩,密閉保存;硫代硫藤?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鉀于110°C干燥2小時,分別粉碎過80目篩;聚乙二醇4000粉碎過160目篩,蔗糖粉碎過80目篩,干燥器中保存備用,制備過程中控制制劑環境溫度和 濕度分別為25 °C和45% ;(2)取大黃、白茅根和甘草中藥細粉、硫代硫酸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鉀與枸櫞酸混 勻,遂加蔗糖混合均勻,得粉末A ;(3)將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混合均勻,得粉末B ;(4)將粉末A和B混合,加入聚乙二醇4000,充分混勻;(5)混合粉末直接壓片,得到泡騰片4373片。所得泡騰片平均片重為1.00士0.05g,表面光潔、細膩,淡棕色。將一片泡騰片投 入室溫IOOOmL畜禽飲用水中,其很快沉于水底,并立即釋放出大量氣泡,片劑隨之溶解,在 3分鐘內形成棕色透明溶液。實施例8制備泡騰片組分配比大黃IOOOg白茅根700g甘草350g硫代硫酸鈉75g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20g11
無水檸檬酸200g碳酸氫鈉150g碳酸鈉150g硬脂富馬酸鈉35g制成3475 片制備方法按上述組分配比(1)大黃、白茅根和甘草研磨成中藥細粉,過90目篩,密閉保存備用;無水檸檬酸 于120°C干燥4小時,碳酸氫鈉、碳酸鈉于120°C干燥2小時,分別粉碎過80目篩,密閉保存; 硫代硫酸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于100°C干燥3小時,分別粉碎過100目篩;硬脂富馬酸鈉 粉碎過180目篩,干燥器中保存備用,制備過程中控制制劑環境溫度和濕度分別為25°C和 40% ;(2)取大黃、白茅根和甘草中藥細粉、硫代硫酸鈉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與無水檸檬 酸混勻,得粉末A ;(3)將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混合均勻,得粉末B ;(4)將粉末A和B混合,加入硬脂富馬酸鈉,充分混勻;(5)混合粉末直接壓片,得到泡騰片3475片。所得泡騰片平均片重為0. 8士0. 04g,表面光潔、細膩,淡棕色。將一片泡騰片投入 室溫350mL畜禽飲用水中,其很快沉于水底,并立即釋放出大量氣泡,片劑隨之溶解,在3分 鐘內形成棕色透明溶液。上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中大黃、白茅根、甘草均是我國傳統的中藥, 三味中藥均性味苦、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三味中藥協同互 補,合用治療畜禽呼吸道疾病和胃腸道感染等癥效果明顯。應用試驗例1、藥品與試驗動物1.1供試藥品實施例1所述中藥組合物,主要成分為大黃、白茅根和甘草的浸膏粉,推薦劑量 2g/L(飲用水);對照藥品為煙酸諾氟沙星可溶性粉。1. 2試驗動物340只優質肉雛雞,購自天津郊區某養雞場,運至本實驗室禽舍內籠養,常規管理, 喂給全價飼料14日齡,經檢查沒有發生大腸桿菌病,即為試驗用雞。其中60只用來做預實 驗,將其余280只試驗用健康雞分成6組,其中1、2、3組分別為攻毒實施例1所述中藥組 合物高中低劑量治療組,4組為鹽酸諾氟沙星可溶性藥品對照組,5組為攻毒不治療對照組 (簡稱"+"組),6組為不攻毒不治療的健康對照組(簡稱"-"組),安全對照組(按照 本發明藥物推薦劑量使用于健康雞只)。2、大腸桿菌人工感染劑量的確定2. 1菌種雞大腸埃希氏菌標準菌株(O78血清型)2. 2試驗菌液的制備將標準凍干菌O78加0. 5mL肉湯溶解后接種于麥康凱瓊脂上,分離單個菌落;挑取 直徑l_2mm光滑隆起、圓形濕潤、紅色菌落2-3個接種于2mL普通肉湯,37°C培養M小時;肉湯培養物接種雞復壯后,從死雞肝臟中分離大腸桿菌,按上述方法重新接種;革蘭氏染色 鏡檢無雜菌生長后,作為試驗菌液,用平板稀釋法進行活菌計數約為8X109CFU/ml。2. 3攻毒劑量的確定(預實驗)60只健康雞,分為4組,每組15只,3組為感染 組,1組為對照組。感染組分為高劑量組(每只雞接種1.0億菌)、中劑量組(每只雞接種 0. 6億菌)和低劑量組(每只雞接種0. 2億菌);對照組肌注0. 5ml生理鹽水。根據發病率 和致死率,最后確定1.0億雞源性大腸桿菌O78標準株為試驗攻毒量。3試驗方法除陽性對照組和安全對照組外,每只雞肌肉注射1. 0億大腸桿菌。攻毒后5小時, 雛雞表現停止攝食,精神不振、縮頸、閉眼、反應遲鈍等癥狀;用細菌檢查法確診為大腸桿 菌,第六個小時后馬上用藥,連續五天,觀察治療效果,見表1。表1試驗分組以及藥物處理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大黃、白茅根和甘草以及藥 學上可接受的氯離子中和劑、重金屬螯合劑、崩解劑和潤滑劑組成,按其重量份數計大黃 76. 5-261. 45份,白茅根45-107. 1份,甘草22. 5-50. 4份,氯離子中和劑5-10份,重金屬螯 合劑10-15份,崩解劑包括酸劑15-30份和堿劑20-40份,潤滑劑2_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藥學 上可接受的用于增加誘食作用的甜味劑或/和芳香劑,按其重量份數計大黃76. 5-261. 45 份,白茅根45-107. 1份,甘草22. 5-50. 4份,氯離子中和劑5-10份,重金屬螯合劑10-15份, 崩解劑包括酸劑15-30份和堿劑20-40份,潤滑劑2-5份,甜味劑1_10份或/和芳香劑1_5 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黃、白 茅根和甘草為中藥浸膏粉,按其重量份數計中藥浸膏粉20-25份,氯離子中和劑5-10份,重 金屬螯合劑10-15份,崩解劑包括酸劑15-30份和堿劑20-40份,潤滑劑2_5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藥學 上可接受的用于增加誘食作用的甜味劑或/和芳香劑,按其重量份數計中藥浸膏粉20-25 份,氯離子中和劑5-10份,重金屬螯合劑10-15份,崩解劑包括酸劑15-30份和堿劑20-40 份,潤滑劑2-5份,甜味劑1-10份或/和芳香劑1-5份。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藥浸膏粉是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的(1)三味中藥按其重量份數計大黃42.5-83份,白茅根25-34份,甘草12. 5-16份;按 比例混合好以上三味中藥,置于40%乙醇中提取,提取M小時后,過濾,得濾液A,且收集濾 渣;(2)將收集濾渣置于40%乙醇中提取,靜置M小時后,過濾得濾液B;(3)將濾液A和濾液B混合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藥液體積與藥材重量比為 4-6 1,用噴霧干燥機干燥,得中藥浸膏粉。
6.根據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氯離子中和劑是硫代硫酸鈉,重金屬螯合劑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和/或乙二胺四乙酸二 鉀。
7.根據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崩解劑由酸劑和堿劑構成酸劑是檸檬酸、無水檸檬酸、枸櫞酸或檸檬酸一鈉鹽中的一種或 其任意組合;堿劑是碳酸鈉和/或碳酸氫鈉。
8.根據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潤滑劑是硬脂富馬酸鈉、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中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
9.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甜 味劑是甜蜜素、甜菊糖甙、阿巴斯甜、木糖醇、甘露醇或蔗糖中的一種或其任意組合。
10.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 香劑是鮮橙香精和/或桔子香精。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由大黃、白茅根和甘草以及藥學上可接受的氯離子中和劑、重金屬螯合劑、崩解劑和潤滑劑組成,按其重量份數計大黃76.5-261.45份,白茅根45-107.1份,甘草22.5-50.4份,氯離子中和劑5-10份,重金屬螯合劑10-15份,崩解劑包括酸劑15-30份和堿劑20-40份,潤滑劑2-5份;所述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藥組合物中大黃、白茅根、甘草均是我國傳統的中藥,三味中藥均性味苦、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三味中藥協同互補,合用治療畜禽呼吸道疾病和胃腸道感染等癥效果明顯,不容易產生耐藥性。
文檔編號A61P11/00GK102038881SQ20101059406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7日
發明者張樹偉, 李小雙, 沈素芳, 秦文安, 要瑞麗, 陳業金, 馬彥娜 申請人:天津康萊森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