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白頭翁顆粒劑、制備方法和預混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白頭翁顆粒劑及其制備方法、應用和預混 料,屬于獸藥及預混料領域。
背景技術:
畜禽細菌性疾病是畜禽最常見的疾病,如仔豬黃白痢、豬鏈球菌病、雞葡萄球菌 病、雞大腸桿菌病、雞白痢等,這些疾病大多使用抗生素或化學合成抗菌藥物治療。在大量 應用抗生素和新抗生素品種不斷增多的情況下,由于計劃不周或隨意使用抗菌藥物,導致 細菌耐藥而使藥物失去作用的速度逐步加快。1999年上市的氟苯尼考,2004年耐藥率達到 60.8% ;同樣,1984年氧氟沙星上市不久,美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荷蘭等國家就報道 有耐藥菌株出現,安普霉素在獸醫臨床上使用不到兩年就出現耐藥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更 為嚴重的是,現在發現有的藥物還未開始大量應用就出現耐藥菌株。
耐藥菌不僅使抗生素療效減弱,病程延長,治療費用增加,有時還引起并發癥,甚 至使抗生素失去療效導致患病畜禽死亡率升高。另外,治療的失敗同樣也會導致感染長期 存在,從而增加被感染者的數量,擴大耐藥性傳播的機會,并使大量畜禽甚至人類暴露于耐 藥菌株引起的感染危險中。此外,應用化學抗菌藥物治療時,藥物成分易殘留在畜禽體內, 影響動物性食品的安全,從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在細菌耐藥性日趨嚴重的今天,細菌耐藥機制多種多樣,幾乎每種有效的抗生素 和化學抗菌藥物都發現了相應的耐藥菌,而中草藥抑菌成分較多,可作用于細菌的不同部 位和繁殖的不同階段,并對細菌的多個代謝環節作用,具有與一般抗生素迥然不同的抑菌 機制,以其獨特的理論及功效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
中草藥在防治畜禽疾病過程中通過對抗病原體、調節抗體免疫功能、誘生干擾素、 對抗細菌毒素等幾方面起作用。研究表明,清熱解毒類中藥既能使炎癥部位毛細血管通透 性得以改善,抑制炎癥滲出和限制炎癥的發展,又有解毒、鎮痛和修復受損組織的作用,同 時還能促進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活動的加強,增強機體抗應激能力。因此,從中草藥中 尋找和研究抗菌活性成分,開發出高效、安全、環保、無殘留中草藥抗菌制劑,具有重要意義 和光輝的前景。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環保、療效好、無藥殘的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 中藥——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白頭翁顆粒劑,從而克服現有技術中抗生素和化學抗菌藥 物在治療及預防此類疾病的不足。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白頭翁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及 其應用。
本發明還提供了該白頭翁顆粒劑的預混料、配合料或顆粒料。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白頭翁顆粒劑,其藥物成分由白頭翁、黃 連、黃柏、馬齒莧、金錢草、小薊、秦皮和椿皮組成。
其中,上述成分的重量配比如下白頭翁20-60份、黃連20-40份、黃柏20_60份、 馬齒莧20-60份、金錢草20-60份、小薊20-60份、秦皮20-40份、椿皮20-40份。
進一步,上述成分的重量配比如下白頭翁30-50份、黃連25-35份、黃柏30_50 份、馬齒莧30-50份、金錢草30-50份、小薊30-50份、秦皮25-35份、椿皮25-35份。
更進一步,上述成分的重量配比如下白頭翁40份、黃連30份、黃柏40份、馬齒莧 40份、金錢草40份、小薊40份、秦皮30份、椿皮30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該白頭翁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1)按重量配比分別稱取各藥物成分;
(2)將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椿皮加10倍量的95%乙醇,浸泡30分鐘,回流提 取二次,每次1. 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5-1. 10(60°C )的清膏;將剩 下的馬齒莧、金錢草、小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2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10 倍量的水,煎煮1. 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5-1. 10(60°C )的清膏;合 并上述清膏,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35 (600C )的稠膏,加入藥用輔料適量,攪拌均 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制備成顆粒,即得。
其中,所述的藥用輔料為蔗糖、蛋白糖、乳糖、糊精和/或淀粉。
本發明所述的白頭翁顆粒劑可用于制備防治畜禽細菌性疾病的藥物。
本發明白頭翁顆粒劑中的各藥物組分及其用量是根據中獸醫方劑辯證論治原理, 通過大量反復實踐得來的。本發明顆粒劑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能,主治畜禽細菌性 疾病。
本發明白頭翁顆粒劑還可加入飼料中,用于制備畜禽用促生長的飼料,如本發明 提供的預混料,也成用于制備配合料、顆粒料等飼料。
本發明的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白頭翁顆粒劑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顆粒劑使用方便、療效好、見效快、標本兼治,充分發揮中藥辯證施治的 組合效應,具有制劑穩定、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等特點;
(2)本發明藥物解決了畜禽細菌性疾病與生長緩慢之間的矛盾,對育肥豬促生 長和提高飼料轉化率有積極作用,可有效提高豬體自身免疫力,防止畜禽細菌性疾病的發 生;
(3)本發明中藥顆粒劑避免目前抗生素和化學抗菌藥物應用帶來的藥物殘留及耐 藥性產生等問題,保障動物性食品安全及環境安全;
(4)本發明中藥顆粒劑采用現代制藥技術進行制備,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對中藥 有效成分進行定性定量檢測,產品質量穩定、可控,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通過下列實施例將更具體的說明本發明,但是應理解所述實施例僅是為了說明本 發明,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本發明藥物制備及使用
(1)稱取含有下述重量的原料
白頭翁60份、黃連40份、黃柏60份、馬齒莧60份、金錢草60份、小薊60份、秦皮 40份、椿皮40份。
(2)將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椿皮加10倍量的95%乙醇,浸泡30分鐘,回流提 取二次,每次1. 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5 (600C )的清膏。將剩下的馬 齒莧、金錢草、小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2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10倍量的 7K,煎煮1. 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5 (600C )的清膏。合并上述清膏, 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 (600C )的稠膏,加入藥用輔料適量,攪拌均勻,干燥,粉碎成細 粉,制備成顆粒(每Ig相當于原生藥2g),即得。
(3)本發明藥物使用方法仔豬黃白痢,混飲豬,每IL水添加本發明藥物2g,自 由飲用,連用7日。
實施例2本發明藥物制備及使用
(1)稱取含有下述重量的原料
白頭翁20份、黃連20份、黃柏20份、馬齒莧20份、金錢草20份、小薊20份、秦皮 20份、椿皮20份。
(2)將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椿皮加10倍量的95%乙醇,浸泡30分鐘,回流提 取二次,每次1. 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0(60°C )的清膏。將剩下的馬 齒莧、金錢草、小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2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10倍量的 水,煎煮1. 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0(60°C )的清膏。合并上述清膏, 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5 (600C )的稠膏,加入藥用輔料適量,攪拌均勻,干燥,粉碎成細 粉,制備成顆粒(每Ig相當于原生藥2g),即得。
(3)本發明藥物使用方法豬鏈球菌病,混飲豬,每IL水添加本發明藥物2g,自 由飲用,連用7日。
實施例3本發明藥物制備及使用
(1)稱取含有下述重量的原料
白頭翁40份、黃連30份、黃柏40份、馬齒莧40份、金錢草40份、小薊40份、秦皮 30份、椿皮30份。
(2)將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椿皮加10倍量的95%乙醇,浸泡30分鐘,回流提 取二次,每次1. 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8 (600C )的清膏。將剩下的馬 齒莧、金錢草、小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2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10倍量的 7K,煎煮1. 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8 (600C )的清膏。合并上述清膏, 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2 (600C )的稠膏,加入藥用輔料適量,攪拌均勻,干燥,粉碎成細 粉,制備成顆粒(每Ig相當于原生藥2g),即得。
(3)本發明藥物使用方法雞大腸桿菌病,混飲雞,每IL水添加本發明藥物2g, 自由飲用,連用7日。
實施例4本發明藥物制備及使用
(1)稱取含有下述重量的原料
白頭翁30份、黃連25份、黃柏30份、馬齒莧30份、金錢草30份、小薊30份、秦皮 25份、椿皮25份。
(2)將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椿皮加10倍量的95%乙醇,浸泡30分鐘,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 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7 (60 0C )的清膏。將剩下的馬 齒莧、金錢草、小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2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10倍量的 水,煎煮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7(60°C)的清膏。合并上述清膏, 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2 (600C )的稠膏,加入藥用輔料適量,攪拌均勻,干燥,粉碎成細 粉,制備成顆粒(每Ig相當于原生藥2g),即得。
(3)本發明藥物使用方法雞白痢,混飲雞,每IL水添加本發明藥物2g,自由飲 用,連用7日。
實施例5本發明藥物制備及使用
(1)稱取含有下述重量的原料
白頭翁50份、黃連35份、黃柏50份、馬齒莧50份、金錢草50份、小薊50份、秦皮 35份、椿皮35份。
(2)將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椿皮加10倍量的95%乙醇,浸泡30分鐘,回流提 取二次,每次1. 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6 (600C )的清膏。將剩下的馬 齒莧、金錢草、小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2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10倍量的 水,煎煮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6(60°C)的清膏。合并上述清膏, 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1(60°C )的稠膏,加入藥用輔料適量,攪拌均勻,干燥,粉碎成細 粉,制備成顆粒(每Ig相當于原生藥2g),即得。
(3)本發明藥物使用方法雞葡萄球菌病,混飲雞,每IL水添加本發明藥物2g, 自由飲用,連用7日。
為表明本發明藥物對畜禽細菌性疾病及促生長效果,申請人進一步對藥物進行了 臨床療效觀察試驗,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藥物的有益效果。
試驗例1
2009年7月,湖北省京山縣某豬場購進仔豬220頭,體重18千克左右,飼養7天后, 部分豬只出現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拉黃色稀便,脫水、消瘦等癥狀,先后有98頭豬發病,死 亡2頭。經過病理檢查診斷為仔豬黃痢。將96頭病豬分為7組供試。
試驗分組及給藥試驗共分7組,試驗1組采用實施例1制備,混飲給藥,每IL水 添加本發明顆粒劑2g,自由飲用,連用7日;試驗2組采用實施例2制備,混飲給藥,每IL水 添加本發明顆粒劑2g,自由飲用;試驗3組采用實施例3制備,灌服給藥,每1克本發明顆粒 劑溶于2ml水中,每頭豬灌服細1,連用7日;試驗4組采用實施例4制備,混飲給藥,每IL 水添加本發明顆粒劑2g,自由飲用;試驗5組采用實施例5制備,混飲給藥,每IL水添加本 發明顆粒劑2g,自由飲用;恩諾沙星組采用2%恩諾沙星顆粒(自配),混飲,每IL水添加 1. 5g ;空白對照組不給藥;其余各組連用7日。試驗結束后繼續觀察14日,統計試驗結果, 見表1。
表1本發明顆粒劑對仔豬黃痢療效統計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白頭翁顆粒劑,其特征在于藥物成分由白頭翁、黃連、黃 柏、馬齒莧、金錢草、小薊、秦皮和椿皮組成。
2.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頭翁顆粒劑,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分的重量配比如下白頭翁 20-60份、黃連20-40份、黃柏20-60份、馬齒莧20-60份、金錢草20-60份、小薊20-60份、 秦皮20-40份、椿皮20-40份。
3.權利要求2所述的白頭翁顆粒劑,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分的重量配比如下白頭翁 30-50份、黃連25-35份、黃柏30-50份、馬齒莧30-50份、金錢草30-50份、小薊30-50份、 秦皮25-35份、椿皮25-35份。
4.權利要求3所述的白頭翁顆粒劑,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分的重量配比如下白頭翁40 份、黃連30份、黃柏40份、馬齒莧40份、金錢草40份、小薊40份、秦皮30份、椿皮30份。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白頭翁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1)按重量配比分別稱取各藥物成分;(2)將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椿皮加10倍量的95%乙醇,浸泡30分鐘,回流提取二 次,每次1. 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5-1. 10 (60°C)的清膏;將剩下的 馬齒莧、金錢草、小薊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2倍量的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10倍量 的水,煎煮1. 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05-1. 10 (60°C)的清膏;合并上 述清膏,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30-1. 35 (60°C)的稠膏,加入藥用輔料適量,攪拌均勻, 干燥,粉碎成細粉,制備成顆粒,即得。
6.權利要求5所述的白頭翁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用輔料為蔗糖、 蛋白糖、乳糖、糊精和/或淀粉。
7.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白頭翁顆粒劑在制備防治畜禽細菌性疾病藥物方面的 應用。
8.一種包含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白頭翁顆粒劑的預混料、配合料或顆粒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白頭翁顆粒劑及其制備方法、應用和預混料,屬于獸藥及預混料領域。本發明的白頭翁顆粒劑的藥物成分由白頭翁、黃連、黃柏、馬齒莧、金錢草、小薊、秦皮、椿皮組成。本發明顆粒劑適用于畜禽細菌性疾病的防治。本發明顆粒劑具有療效確切、制劑穩定,制備工藝簡單,適合工業化生產等特點。本發明白頭翁顆粒劑還可加入飼料中,用于制備畜禽用促生長的飼料,如預混料、配合料等。
文檔編號A61P31/04GK102028795SQ20101060661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4日
發明者馮華兵, 劉瀾, 劉鈞, 文波, 杜繼紅, 王洪彬, 王海良, 莫云, 葛代興, 葛冰, 謝靜勇, 贠桂玲, 黃建茹 申請人:北京大北農動物保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科高大北農飼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