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手術用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手術用器械。
背景技術:
現有手術用的器械根據不同的手術分為很多種,現在主要說的是微創手術用器 械,微創手術一般都是在人體穿刺若干小孔徑的穿刺孔,將攝像頭送入體內,進行手術,同 樣手術用的器械也從穿刺孔伸入,手術過程中產生的切除物和手術廢物裝入通過支架送入 體內的納物袋,最后將納物袋取出人體。以上的手術將納物袋送入體內及取出人體的操作 步驟存在安全隱患,納物袋上的拉繩容易隨納物袋一起進入體內,則有可能纏繞手術中的 其它器械,妨礙手術地順利進行;另外,拉繩較軟,一般在送納物袋進入體內時,需要有力拉 住拉繩或者將拉繩栓在某一處地方,防止拉繩一起進入體內,則需要另外安排人員或者醫 生自己用手拉住,此時手術的效率就不高,并給醫生進行手術形成一定的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手術用器械,該手術用器械結構簡單、 實用性好,可操作性強。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手術用器械,包括支架和納物袋,所述支架包括空心管和握把,所述握把設于 空心管一端,所述握把上開設有通孔,所述納物袋包括敞口端和封閉端,敞口端設有能收緊 敞口端的拉繩,所述拉繩的自由端連接有拉頭,所述拉頭穿過握把上的通孔,并卡設于握把 上,所述空心管的內徑值大于拉頭的外徑值。所述拉頭一端呈圓柱狀,一端呈鼓形柵條狀,所述鼓形柵條外徑最大處的直徑值 大于所述握把通孔的內徑值。所述拉頭呈圓柱狀,所述拉頭外表面設有突起,所述握把的通孔內表面相應設有 突起。所述握把的通孔內表面設有突起。所述拉頭上設有小孔,所述拉繩穿過小孔并固定,與拉頭相連接。所述空心管和握把一體制成。本實用新型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手術用器械包括支架和納物袋,所述支架包括空心管和握把,所述 握把上開設有通孔,納物袋的敞口端設有能收緊敞口端的拉繩,所述拉繩的自由端連接有 拉頭,所述空心管用于放置納物袋和作為拉頭的通道,所述握把方便醫生把持操作,所述握 把上的通孔用于卡置拉頭,并且拉頭可穿過通孔進入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內徑值大于拉頭 的外徑值,保證了拉頭可順利通過空心管。所述拉頭一端呈圓柱狀,一端呈鼓形柵條狀,所述鼓形外徑最大處的直徑值大于 所述握把通孔的內徑值,所述鼓形柵條在受壓力的情況下直徑可變小,故可以卡置于握把的通孔中,當有力作用于拉頭時,可以克服握把通孔內壁對拉頭的摩擦力,從而脫離握把進 入空心管;其次,所述握把的通孔內表面還可以設有一圈突起,所述突起用于卡置拉頭,減 少鼓形柵條與通孔內壁的接觸面積;另外,所述拉頭外表面設有突起,所述握把的通孔內表 面相應設有突起,拉頭也可以通過以上突起進行卡置,當力作用于拉頭時可脫離握把進入
空心管。所述拉頭上設有小孔,所述拉繩穿過小孔并固定,與拉頭相連接,所述小孔方便栓 拉繩,對拉繩進一步固定;所述空心管和握把也可以一體制成,方便支架成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手術用器械第一實施例;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手術用器械第一實施例中拉頭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手術用器械第二實施例;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手術用器械第二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手術用器械第二實施例中拉頭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部件名稱對應的標號如下1、支架;11、空心管;12、握把;121、通孔;122、突起;2、納物袋;3、拉繩;4、拉頭; 41、小孔;42、柵條;43、突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述實施例一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手術用器械的實施例,如
圖1和圖2所示,包括支架1和納物 袋2,所述支架1包括空心管11和握把12,所述握把12設于空心管11 一端,所述握把12 上開設有通孔121,所述納物袋2包括敞口端和封閉端,敞口端設有能收緊敞口端的拉繩3, 所述拉繩3的自由端連接有拉頭4,所述拉頭4穿過握把12上的通孔121,并卡設于握把12 上,所述空心管11的內徑值大于拉頭4的外徑值。本實施例中,所述拉頭4 一端呈圓柱狀,一端呈鼓形柵條42,所述鼓形柵條42外徑 最大處的直徑值大于所述握把12的通孔121的內徑值,并且小于空心管11的內徑值。所 述鼓形柵條42在受壓力的情況下直徑可變小,即柵條42之間的間隙可壓縮,并且柵條42 具有恢復原狀態的動力,故可以卡置于握把12的通孔121中,當有力作用于拉頭4時,可以 克服握把12的通孔121內壁對拉頭4的摩擦力,從而脫離握把12進入空心管11,此時鼓形 柵條42恢復原狀,并可以穿過空心管11。以上操作步驟之后,所述納物袋2在體內,所述拉 頭4在體外,兩者之間通過拉繩3連接,體外的拉頭4對醫生具有警示的作用,提醒醫生納 物袋2還在體內。本實施例中,所述拉頭4上設有小孔41,所述拉繩3穿過小孔41并固定,與拉頭4 相連接。所述小孔41方便栓拉繩3,對拉繩3進一步固定。當然,所述握把的通孔內表面也可以設置突起,所述突起用于卡置拉頭,減少鼓形 柵條與通孔內壁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小兩者之間的摩擦力;所述空心管和握把也可以一體制成,方便支架成型;所述拉繩也可以直接栓在拉頭上。那么,也都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之內。實施例二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手術用器械的實施例,如圖3、圖4和圖5所示,與實施例一 的區別在于所述拉頭4呈圓柱狀,所述拉頭4外表面設有突起43,所述握把12的通孔121 內表面相應設有突起122,拉頭4通過以上突起進行卡置,當力作用于拉頭4時可脫離握把 12進入空心管11。當然,所述拉頭外表面的突起和握把的通孔內表面的突起可以為一整圈,也可以 由一個或者兩個或者三個或者四個突起組成。那么,也都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本實施例中,其余結構和有益效果均與實施例二一致,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權利要求一種手術用器械,包括支架和納物袋,所述支架包括空心管和握把,所述握把設于空心管一端,所述握把上開設有通孔,所述納物袋包括敞口端和封閉端,敞口端設有能收緊敞口端的拉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繩的自由端連接有拉頭,所述拉頭穿過握把上的通孔,并卡設于握把上,所述空心管的內徑值大于拉頭的外徑值。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頭一端呈圓柱狀,一端呈鼓形 柵條狀,所述鼓形柵條外徑最大處的直徑值大于所述握把通孔的內徑值。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頭呈圓柱狀,所述拉頭外表面 設有突起,所述握把的通孔內表面相應設有突起。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術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的通孔內表面設有突起。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頭上設有小孔,所述拉繩穿過 小孔并固定,與拉頭相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術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和握把一體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手術用器械。該手術用器械包括支架和納物袋,所述支架包括空心管和握把,所述握把設于空心管一端,所述握把上開設有通孔,所述納物袋包括敞口端和封閉端,敞口端設有能收緊敞口端的拉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繩的自由端連接有拉頭,所述拉頭穿過握把上的通孔,并卡設于握把上,所述空心管的內徑值大于拉頭的外徑值。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手術用器械,該手術用器械結構簡單、實用性好,可操作性強。
文檔編號A61B17/00GK201692061SQ201020231750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明者李建達 申請人:嘉興市臺新商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