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持針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持針鉗。
背景技術:
臨床手術中常需要使用持針鉗夾持手術針縫傷口,現有的持針鉗由兩個鉗臂通過 固定軸連接而成,通過鉗口橫向移動來夾緊手術針。有些手術部位縫合位置較深,同時手術 的切口比較小,使用目前的持針器不容易操作,給醫務人員帶來了工作的不便,同時給患者 帶增加了痛苦。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巧,適合深部縫合 使用的新型持針鉗。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新型持針鉗, 包括一個鉗體,鉗體后端設有固定鉗柄,其特征在于鉗體前端設有向上彎折的固定鉗口, 固定鉗口的內面為夾持面;固定鉗口內側設有活動鉗口,活動鉗口后端連接推拉臂,推拉臂 與鉗體平行并位于鉗體上方;固定鉗柄的上方設有壓柄,壓柄后端90度方向設有向下的拐 臂,壓柄在拐角處通過固定軸與固定鉗柄連接;推拉臂后端與拐臂下端通過固定軸連接。持 固定鉗柄并壓下壓柄,拐臂驅動推拉臂向前移動,活動鉗口與固定鉗口夾持到一塊;反之活 動鉗口與固定鉗口分離。本實用新型和以往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體積小巧,使用方便,更適合深 部手術縫合,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其次是其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易于推廣。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固定鉗口,2、活動鉗口,3、推拉臂,4、拐臂,5、壓柄,6、固定鉗柄,7、鉗體。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附圖,鉗體7后端設有固定鉗柄6,鉗體7前端設有向上彎折的固定鉗口 1,固 定鉗口 1的內面為夾持面;固定鉗口 1內側設有活動鉗口 2,活動鉗口 2后端連接推拉臂3, 推拉臂3與鉗體7平行并位于鉗體7的上方;固定鉗柄6的上方設有壓柄5,壓柄5后端90 度方向設有向下的拐臂4,壓柄5在拐角處通過固定軸與固定鉗柄6連接;推拉臂3后端與 拐臂4下端通過固定軸連接。
權利要求一種新型持針鉗,包括一個鉗體,鉗體后端設有固定鉗柄,其特征在于鉗體前端設有向上彎折的固定鉗口,固定鉗口內側設有活動鉗口,活動鉗口后端連接推拉臂,推拉臂與鉗體平行并位于鉗體上方;固定鉗柄的上方設有壓柄,壓柄后端90度方向設有向下的拐臂,壓柄在拐角處通過固定軸與固定鉗柄連接;推拉臂后端與拐臂下端通過固定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持針鉗,屬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它包括鉗體、固定鉗柄、固定鉗口,固定鉗口內側設有活動鉗口,活動鉗口后端連接推拉臂,固定鉗柄的上方設有壓柄,壓柄后端90度方向設有向下的拐臂,壓柄在拐角處通過固定軸與固定鉗柄連接;推拉臂后端與拐臂下端通過固定軸連接。本實用新型體積小巧,使用方便,更適合深部手術縫合,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其次是其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易于推廣。
文檔編號A61B17/06GK201691978SQ20102023163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7日
發明者路寧生 申請人:路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