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預防和治療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的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預防和/或治療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的生藥提取物,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對預防和/或治療流感病毒,尤其是那些感染人類的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非常有效的生藥提取物。
背景技術:
流感病毒是一種歸屬于正粘病毒科的在呼吸系統中引起炎癥的RNA病毒。這是一種高傳染性病毒,它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咳嗽或唾液的空氣而傳染他者,或者經間接接觸感染者接觸過的任何東西傳染他者。這種病毒的潛伏期為24-30小時,并且該病毒的血清型被劃分為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被證實僅傳染人類,而甲型不僅傳染人還傳染包括馬、豬等各種哺乳動物,以及各種家禽和野生鳥類(Selmons et al., Avian Dis. , 18(1),p. 119-124, 1974;ffebster RG et al. , Microbiol Rev.,56(I),p. 152-179,1992)。甲型流感病毒的血清型的分類依賴于在該病毒表面觀察到的兩種蛋白質,這兩種蛋白質是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甲型病毒能被劃分成144個不同的血清型(16種HA和9種NA)。HA幫助病毒粘附在體細胞上,而NA幫助病毒侵入細胞(AlexanderDJ, Vet. Microbiol.,74(1-2),p. 3-13, 2000)。甲型流感病毒的自然的正常寄主是野生水鳥,例如野鴨和海鷗。從世界范圍的野生鳥類的流感病毒傳染的流行病學研究中,證實了在野生鳥類中發現了全部16種HA和9種NA的存在(Selmons et al. , AvianDis.,18(1), p. 119-124,1974)。分類為甲型的鳥類流感病毒是動物傳染病毒,該病毒被劃分成三個主要的組(Alexander DJ, Vet. Microbiol.,74(1-2), p. 3-13, 2000);這三個主要的組分別是當感染雞時引起輕度的呼吸系統癥狀的非致病性鳥類流感,引起1-30%死亡率和減蛋綜合癥的低致病性鳥類流感(LPAI),以及顯示至少95%的高致命性的稱為“禽流感”的高致病性鳥類流感(HPAI)。特別地,HPAI被OIE (國際獸疫局)分類為A類疾病并在韓國被作為第一類的傳染性動物疾病。自從20世紀80年代,世界范圍內包括美國(1983年)、澳大利亞(1985、1992、1994和1997年)、墨西哥(1994年)、巴基斯坦(1994和2004年)、香港(1997和2001年)、意大利(1997和1999年)、荷蘭(2003年)、比利時(2003年)、德國(2003年)和加拿大(2004年)已經報道了 HPAI。另外,以韓國開始(2003年12月),包括越南、日本、泰國、柬埔寨、老撾、印度尼西亞和中國的幾乎所有的東南亞和遠東亞國家均在2004年同時報道了 A/H5N1 HPAI血清型的爆發。特別地,在越南和泰國爆發的HPAI不像那時在韓國和日本爆發的被描述為對人類是不傳染的典型的HPAI,而被證實為禽流感突變體(A/H5N1 HPAI突變體),該禽流感突變體經與已感染的鳥類接觸而傳染人類。在越南截至2004年3月,通過與已感染的鳥類接觸感染該突變體形式的22人中15人死亡并且在泰國11人中的8人也死亡,這引起了所有 國家的擔憂。HPAI的爆發頻率比以前高10倍。自從2001年,世界范圍每年都報道了 HPAI的爆發。因此,需要開發一種對控制HPAI有效的新的防治方法(Song CS et al. , KoreanJ. Poult. Sci.,31 (2),p. 129-136,2004)。
在鳥類中引起問題的一些流感病毒的血清型,在人類中在引發流感癥狀之后甚至引起死亡。被稱為“香港禽流感”的源于禽流感病毒A/H7N7、A/H9N2和A/H5N1的三種血清型的一些突變體形式被預測為對人類是傳染的。因此,世界范圍急切進行著源于上述三種血清型的這種突變體病毒形式的研究(Suarez DL et al.,J.Virol.,72(8),p. 6678-6688,1998)。同時,首次在2009年春天在墨西哥發現的目前在全世界流行的新型流感是流感甲型的亞型H1N1,其具有I型血凝素(Hl)和I型神經氨酸酶(NI)(下文中,所述新型甲型流感病毒被稱為“2009N1H1流感病毒”)。所述2009N1H1流感病毒是一種混合源于人類、豬和鳥類的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的病毒。此時豬被稱為“混合容器”。因此,首先被命名為豬流感。然而,因為沒有證據表明這種病毒是從已感染的豬直接傳給人或者從已感染的人傳 給豬或者與豬有關,因此WHO稱它為新型甲型流感(H1N1)。從2009N1H1流感病毒的序列分析,證實了 HA基因包括對人類傳染的特定的序列,這表明了傳染人類的可能性。HA基因不含有氨基二酸,這是高致病性病毒的典型的氨基酸,但是含有抗金剛胺和金剛烷乙胺的抗病基因。也證實了該病毒在與致病性相關的NSl和PB2基因中沒有任何的突變,表明該病毒不是高致病性的。2009N1H1流感病毒是通過呼吸系統傳染的,并且與常規的甲型流感病毒相比是高度傳染性的。這種病毒的癥狀與常規的流感病毒的癥狀相似,例如高燒、咳嗽等。為了預防傳染,需要注意包括洗手和戴口罩的個人衛生。建議使用如特敏福(Tamiflu)和瑞樂沙(Relenza)等抗病毒藥物治療該病毒感染。—旦感染流感病毒,呼吸系統中的每個器官都失去了抗性,導致如支氣管炎、咽喉炎和肺炎等并發癥的發展。特別地,慢性病患者、老人、兒童和長期住院的病人由于他們的免疫力特別差,因此是高危人群。因此,在生物安全和流感疫苗方面進行著預防流感的研究。然而,為了接種疫苗,合適的時機和對流行的流感病毒的種類的預測是重要的,因此非常麻煩。世界范圍一直努力開發抗病毒藥物。直到最近,用于治療HIV-I和乙型肝炎的拉米B卜盯(Iamibudine),用于治療皰疫病毒感染的更昔洛韋(gancyclovir),以及用于治療呼吸道合胞體病毒感染和用于急救不同病毒感染的病毒唑(ribavirin)已經被批準并且現在已經上市。另外,已批準用于甲型流感病毒治療的金剛胺和它的類似物金剛烷乙胺,人工合成的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扎那米韋(zanamivir,瑞樂沙),以及奧斯他韋(oseltamivir, TAMIFLU )也已經上市。金剛胺和金剛烷乙胺目的是抑制流感病毒的M2離子通道蛋白的功能,它們是抑制流感病毒體內增殖的典型的抗病毒藥物。這兩種抗病毒藥物僅對血清型甲型流感病毒是有效的,對不含有M2蛋白質的血清型乙型流感病毒一點作用也沒有。使用金剛胺和金剛烷乙胺有另外的問題。即,使用這些藥物,容易產生突變體病毒,該突變體病毒的M2離子通道蛋白不受這些藥物影響。被研發克服上述問題的扎那米韋和奧斯他韋目的是抑制神經氨酸酶的功能,成為抑制體內流感病毒增殖的典型的抗病毒藥物。已知這兩種抗病毒藥物在抑制全部16種血清型甲型流感病毒和全部血清型乙型流感病毒中是有效的。然而,扎那米韋需要吸入或靜脈注射,不是一個容易的途徑。同時,奧斯他韋可以是口服的,但是根據近來的報道,伴隨口服會有如嘔吐和頭昏等副作用,而且也已經產生了耐藥病毒(Ward P et al. , J. Antimicrob. Chemother. , 55 (suppl), p.i5-i21, 2005)。因此,研發一種安全天然的藥物以及疫苗和治療藥物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并降低在這種病毒流行時的死亡率變得非常重要。在韓方醫學中治療流感,一起熬煮各種不同的生藥,并且使用來自其中的提取物,舉例如人參敗毒散、九味姜黃散、葛根湯、麻黃湯、大青龍湯、升麻葛根湯、清燥救肺湯、異香散和白虎加人參湯。上述藥劑使用多種藥材,比起用作抗病毒藥物,它們更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因此,急需研發一種更穩固地預防和/或治療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的新型藥物,。本發明的發明人調查了韓方醫學中使用的不同生藥對于流感病毒活性的影響。結果,本發明的發明人通過證實,將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金銀花(LoniceraeFlos)、遠志(Polygala Root)和木香(Saussurea lappa),加入到用于治療例如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防風通圣散的原料中制得的混合物中提取的生藥提取物,對于流感病毒引起的各種不同的疾病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或治療效果,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預防和/或治療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的生藥提取物、組合物和健康食品,所述生藥提取物從將淫羊藿、金銀花、遠志和木香加入到防風通圣散的原料中制得的混合物中提取,所述組合物和所述健康食品含有所述生藥提取物作為有效成分。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藥提取物,該生藥提取物通過使用有機溶劑從生藥混合物中提取得到,所述生藥混合物包括淫羊藿、金銀花、遠志、木香和防風通圣散的原料,所述防風通圣散散的原料例如川穹、防風、當歸、芍藥、連翹、薄荷葉、麻黃、芒硝、大黃、石骨、桔梗、黃岑、白術、山桅子、荊芥、姜、滑石和甘草。為了制備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首先將淫羊藿、金銀花、遠志和木香加入到防風通圣散散的原料中,所述防風通圣散散的原料例如川穹、防風、當歸、芍藥、連翹、薄荷葉、麻黃、芒硝、大黃、石膏、桔梗、黃芩、白術、山桅子、荊芥、姜、滑石和甘草,再加入所述生藥混合物的2-10倍體積的有機溶劑,優選水。然后,在70-125°C下提取1-10小時,優選提取3-4小時。除了所述熱水提取以外,還可以使用冷浸提取、回流冷卻提取或超聲提取。根據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的制備,將I重量份的淫羊藿與川穹、防風、當歸、芍藥、連翹、薄荷葉、麻黃、芒硝、大黃、石骨、桔梗、黃岑、白術、山桅子、荊芥、姜、滑石、甘草、金銀花、遠志和木香各0. 5-5重量份混合。然而,在得到所需的抗病毒效果的調價下混合的比例可以超出所述的范圍。此外,可以將韓方醫學中通常用于預防和/或治療感冒或流感目的的任何生藥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本發明中,所述有機溶劑可以是水、C1-C4的醇、C1-C4的酮、C1-C4的醛和醇、酮及醛的水溶液,不受特別的限制。在這些有機溶劑中,優選水。另外,本發明提供含有上述生藥提取物作為有效成分的用于預防或治療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藥學組合物。本發明中,所述流感病毒優選具有選自由HlNl、H1N2、H2N2、Human B、H3N2、H3N8、H5N1、H5N2、H5N3、H5N8、H5N9、H7N1、H7N2、H7N3、H7N4、H7N7、H9N2 和H10N7組成的組中的血清型,更優選具有選自由HlNl、H3N2、Human B、H5N1、H9N2、H7N1和H7N2組成的組中的血清型,最優選具有HlNl血清型。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可以口服或非口服藥,并且以藥物制劑的常規形式被使用。即,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實際臨床給藥時,可以以口服或非口服的多種劑型給藥,制成制劑時使用常規使用的稀釋液或賦形劑,所述稀釋液或賦形劑例如填充劑、增容劑、粘合劑、潤濕劑、崩解劑和表面活性劑。用于□服的固體制劑是片劑、丸劑、散劑、顆粒和膠囊。這些固體制劑通過將所述生藥提取物與一種或多種合適的賦形劑混合制備,所述合適的賦形劑例如淀粉、碳酸鈣、蔗糖或乳糖、明膠等。除了這些簡單的賦形劑,還可以使用例如硬脂酸鎂、滑石等潤滑劑。用于口服的液體制劑是懸浮液、溶液、乳液和糖漿,并且上述制劑除了常規使用的簡單的稀釋液例如水和液體石蠟以外,還可以含有各種賦形劑,例如潤濕劑、甜味齊U、香料和防腐劑。用于非經口給藥的制劑是滅菌水溶液、非水性溶劑、混懸劑、乳劑、凍干制劑和栓劑。非水性溶劑和混懸劑可以含有丙二醇、聚乙二醇,植物油如橄欖油、可注射的酯如油酸乙酯(ethylolate)等。栓劑可以含有witepsol、聚乙二醇、吐溫61、可可脂、羅連黃油、甘油、明膠等。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向例如人、牛、豬、馬、羊、大鼠和小鼠等哺乳動物、以及鳥類如雞和鴨給藥。例如,可能的給藥途徑可以是口服、直腸給藥、靜脈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宮內注射或側腦室注射。可以根據有效成分在體內的吸收率、滅活率、排泄速度、患者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和疾病的嚴重程度決定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的有效劑量。通常,成人的劑量是每天10-5000mg/kg,優選每天100-3000mg/kg,并且給藥頻率優選一天1-6次。劑量單位可以包括,例如,1、2、3或4倍的個人劑量,或者個人劑量的1/2、 1/3或1/4倍。個人劑量優選包括在一次用藥中給藥的活性成分的量,并且通常相當于I日劑量的全部、1/2、1/3或1/4。由于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是天然物質并且無毒性,因此能以高劑量持續給藥。用小鼠經口服給藥試驗,通過毒性試驗證實了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的LD5tl估計值高于小鼠中的5g/ kg,因此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被評價為安全物質。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中,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表現出良好的臨床癥狀,并且尤其當以高劑量給藥時,所述提取物可以消除來自試驗動物的肺的流感病毒(參見圖I和圖2)。因此,證實了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用于流感病毒的治療是有效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含有所述生藥提取物作為有效成分的用于預防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或者緩解它們的癥狀的健康食品。本文中的所述健康食品是指具有改進功能的食品,對比于普通食品,通過添加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獲得。本文中的所述功能是指物理特性和生理功能。當將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加入到普通食品中,食品的物理特性和生理功能得到改進,并且如此在功能上改進的食品包含本發明在內地被稱為“健康食品”。本發明中,所述流感病毒優選具有選自由HlNl、H1N2、H2N2、HumanB、H3N2、H3N8、H5N1、H5N2、H5N3、H5N8、H5N9、H7N1、H7N2、H7N3、H7N4、H7N7、H9N2 和 H10N7 組成的組中的血清型,更優選具有選自由HlNl、H3N2、Human B、H5N1、H9N2、H7N1和H7N2組成的組中的血清型,最優選具有HlNl血清型。可以將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加入到健康食品中用于預防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或者緩解疾病的癥狀。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根據常規的方法將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單獨添加或者與其他食品組分混合添加。可以根據使用目的(預防、健康促進或治療)調節有效成分的混合比例。通常,為了生產健康食品或飲料,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優選以30重量%以下的量添加,更優選以10重量%以下的量添加。然而,如果為了健康與衛生或者為了調節健康狀況,需要長期給藥,含量可以比上述低,但是由于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被證明是安全的,因此更高的含量也是可以接受的。
本文中對于食品沒有限制。例如,可以將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添加到肉、香腸、面包、巧克力、糖果、小吃、餅干、披薩、拉面、面粉產品、口香糖、包括冰激凌的乳制品、湯、飲料(beverages)、茶、飲劑(drinks)、酒精飲料和復合維生素等中,并且廣義上,幾乎可以包括適于生產健康食品的每種食品。用于本發明的健康飲料的組合物像其他飲料一樣可以額外包括各種香料或天然碳水化合物等。上述的天然碳水化合物可以是如葡萄糖和果糖等單糖、如麥芽糖和蔗糖等二糖、如糊精和環式糊精等多糖以及如木糖醇、山梨醇和赤藻糖醇等糖醇中的一種。此夕卜,可以包括如奇異果甜蛋白和甜葉菊提取物等天然甜味劑和如糖精和阿斯把甜等合成甜味劑作為甜味劑。在IOOmL的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中天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優選為O. 01-0. 04g,更優選為 O. 02-0. 03g。除了上述提到的組分以外,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可以包括各種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香料、色素、果膠酸及其鹽、褐藻酸及其鹽、有機酸、保護膠狀增粘劑、PH調節劑、穩定齊U、防腐劑、甘油、醇類、通常添加到蘇打中的碳酸化劑等。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還可以包括 天然果汁、水果飲料和/或可添加到蔬菜飲料中的水果果肉。所有提到的組分可以單獨添加或一起添加。事實上這些組分的混合比例沒有限制,但通常,每100重量份的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每種組分添加0.01-0. I重量份。包含淫羊藿的本發明的生藥提取物對人體是非常安全的,因為它源于天然的原料,使得它可用于預防和治療各種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并緩解這些疾病的癥狀。
參考附圖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應用,其中圖I是說明在給藥試驗材料后小鼠的體重變化的圖。圖2是說明在給藥試驗材料后小鼠的肺組織中測定的病毒滴定量的圖。
實施例本發明的實際的和目前優選的實施方式說明解釋如下述實施例中所示。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鑒于本公開可能在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做出修改和改進。實施例I :生藥提取物的制備用于試驗的所有生藥購買韓國產。49g具有表I組分的經挑選的生藥添加大約IL的水,在室溫下放置I小時。然后在100°c下進行熱水提取3小時,結果,獲得大約IOOmL的生藥提取物。通過冷凍干燥獲得的生藥提取物,獲得大約9. 6g凍干材料。生藥提取物或其凍干材料用于本發明中。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生藥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藥提取物是通過用有機溶劑從含有川穹、防風、當歸、芍藥、連翹、薄荷葉、麻黃、芒硝、大黃、石膏、桔梗、黃芩、白術、山桅子、荊芥、姜、滑石、甘草、淫羊藿、金銀花、遠志和木香的生藥混合物中提取而得到的。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生藥提取物,其中,所述生藥提取物是通過將川穹、防風、當歸、茍藥、連翅、薄荷葉、麻黃、芒硝、大黃、石骨、桔梗、黃岑、白術、山桅子、荊芥、姜、滑石、甘草、金銀花、遠志和木香各O. 5-5重量份與I重量份的淫羊藿混合并進行提取而得到的。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生藥提取物,其中,所述有機溶劑選自由水、C1-C4的醇、C1-C4的酮、C1-C4的醛和所述醇、酮或醛的水溶液所組成的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生藥提取物,其中,所述有機溶劑為水。
5.一種用于預防或治療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組合物含有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生藥提取物作為有效成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中,所述流感病毒具有選自由HlNl、H1N2、H2N2、Human B、H3N2、H3N8、H5N1、H5N2、H5N3、H5N8、H5N9、H7N1、H7N2、H7N3、H7N4、H7N7、H9N2和H10N7組成的組中的血清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中,所述組合物以100-3000mg/kg的劑量向受試者給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中,所述受試者為哺乳動物或鳥類。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中,所述哺乳動物選自由人、牛、豬、馬、羊、大鼠和小鼠組成的組。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中,所述鳥類為雞或鴨。
11.一種預防由流感病毒弓I起的疾病或緩解所述疾病癥狀的健康食品,該健康食品含有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生藥提取物作為有效成分。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健康食品,其中,所述流感病毒具有選自由H1N1、H1N2、H2N2、Human B、H3N2、H3N8、H5N1、H5N2、H5N3、H5N8、H5N9、H7N1、H7N2、H7N3、H7N4、H7N7、H9N2和H10N7組成的組中的血清型。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健康食品,其中,所述食品選自由肉、香腸、面包、巧克力、糖果、小吃、餅干、披薩、拉面、口香糖、冰激凌、湯、飲料、茶葉、飲劑、酒精飲料和復合維生素組成的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預防和治療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的生藥提取物,及一種包括所述生藥提取物的藥物組合物和健康食品。本發明的所述生藥提取物源于天然組分,對人類是安全的,并且能被用于預防、治療和緩解由各種流感病毒菌株引起的疾病的癥狀。
文檔編號A61K36/238GK102665742SQ201080050197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5日
發明者嚴永蘭, 李智慧, 馬珍烈 申請人:韓國韓醫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