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肩周炎是一種常見的肩部疾病,是肩關節周圍肌肉、韌帶、肌腱、滑囊、關節囊等軟組織損肩周炎傷、退變而引起的關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癥。以肩痛和活動受限為特征,為中老年多發病,年輕人肩部受涼后也時有發生肩周炎。患者表現肩關節疼痛和肩關節功能障礙,病程長,病人痛苦不堪,若不積極治療,后期可造成關節僵硬,部分功能喪失,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F有的藥物不易根治,易產生副作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安全方便、療效顯著的治療肩周炎的中藥。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的治療肩周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矩形葉鼠刺葉3-5份,香茅4-6份,香薷4-6份,姜味草3-5份,秦艽2-4份,素馨花1-3份,茜草 1-3份,蒲黃2-4份,羅布麻1-3份,玉米須3-5份,佩蘭3_5份,赤小豆4_6份。治療方法將各原料洗凈、烘干、紫外線殺菌,研成粉末,混合均勻,制成3克的硬膠囊劑??诜咳杖?,每次兩顆膠囊,飯后服用。本發明的藥物主要治療因慢性勞損、外傷筋骨、氣血不足、風濕寒邪所致的肩周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配制簡單、服用方便、治愈率高,且無副作用,能及時有效的減輕患者痛苦。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發明的治療肩周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矩形葉鼠刺葉4克,香茅5 克,香薷5克,姜味草4克,秦艽3克,素馨花2克,茜草2克,蒲黃3克,羅布麻2克,玉米須 4克,佩蘭4克,赤小豆5克。治療方法將各原料洗凈、烘干、紫外線殺菌,研成粉末,混合均勻,制成3克的硬膠囊劑??诜咳杖?,每次兩顆膠囊,飯后服用。實施例2本發明的治療肩周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矩形葉鼠刺葉3克,香茅4 克,香薷4克,姜味草3克,秦艽2克,素馨花1克,茜草1克,蒲黃2克,羅布麻1克,玉米須 3克,佩蘭3克,赤小豆4克。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3本發明的治療肩周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矩形葉鼠刺葉5克,香茅6 克,香薷6克,姜味草5克,秦艽4克,素馨花3克,茜草3克,蒲黃4克,羅布麻3克,玉米須 5克,佩蘭5克,赤小豆6克。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4臨床驗證本發明近年來對60例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其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齡 20-71歲,均為肩周炎,表現為肩關節疼痛和肩關節功能障礙、怕冷、壓痛等癥狀。(1)治療方法口服,每日三次,每次兩顆膠囊,飯后服用。(2)療效評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體征全部消失,功能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或基本消失。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3)治療效果治愈未見復發的有57例,治愈率為95%,其余為有效,有效率100%。發病初期癥狀較輕患者,服用五天癥狀基本消失,重者7-15天病癥基本消失、20天癥狀全部消失。典型病例李某,女,60歲,患肩周炎兩年,肩部肌肉萎縮,嚴重時疼痛難忍,無法勞動。久治無效,服用該藥物10天有明顯改善,堅持服用20天后癥狀完全消失,至今未復發。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矩形葉鼠刺葉 3-5份,香茅4-6份,香薷4-6份,姜味草3-5份,秦艽2-4份,素馨花1-3份,茜草1-3份,蒲黃2-4份,羅布麻1-3份,玉米須3-5份,佩蘭3-5份,赤小豆4_6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治療肩周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矩形葉鼠刺葉3-5份,香茅4-6份,香薷4-6份,姜味草3-5份,秦艽2-4份,素馨花1-3份,茜草1-3份,蒲黃2-4份,羅布麻1-3份,玉米須3-5份,佩蘭3-5份,赤小4-6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配制簡單、服用方便、治愈率高,且無副作用,能及時有效的減輕患者痛苦。
文檔編號A61P19/02GK102370907SQ201110372279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2日
發明者王洪強 申請人:王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