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微粉定喘散常溫制備方法及其專用雙向氣流篩分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獸藥制劑領域,尤其是涉及超微粉定喘散常溫制備方法;本發明還涉及用于該方法的專用雙向氣流篩分機。
背景技術:
中草藥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世界上第一部與天然藥物相關的著作是我國的《神農本草經》,中草藥在進行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具有其他化學合成藥物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有效成分多、有害殘留少、作用靶點多,可發揮組合效應,不易產生耐藥性,在抗菌抗病毒的同時可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在當前世界各國越來越強調食品安全,呼喚綠色、生態的大背景下,推廣應用中獸藥進行動物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應用于畜禽的定喘散為粗粉的散劑,存在劑量大、劑型粗、外觀差等不足,有效成分不能充分釋放,生物利用率低,嚴重影響了中藥質量和臨床治療效果,而且不能與顆粒飼料均勻混合,不能直接飲水使用等缺陷。中藥超微粉碎技術是對傳統粉碎技術的更新和發展,它既保留了傳統中藥制備技術的優點,又為中藥的現代化生產注入了新的活力,應用前景廣闊,但在實際生產中尚存在一些問題和難題(1)生產效率低、耗能高是制約獸用中藥超微粉規模化生產的主要因素。 棒磨機在傳統的閉路法粉碎過程中,當大部分物料已達到細度要求時,總有少部分粗粉混在其中,要使這部分粗粉進一步粉碎到所要求粒度需要大幅度延長粉碎時間,使得粉碎效率降低,耗能大幅增加;(2)風選分級和分級輪分級存在分級后的物料粒徑均勻度差,大大影響了中獸藥復方超微粉的生產質量,尤其是在應用于動物飲水使用時,由于少量未破壁細胞的存在,很難達到使用要求。(3)傳統的單向氣流篩分,由于中藥在進行超微粉碎時,隨著粒徑的減小,物料顆粒表面積和表面能增加,吸附性增加,流動性變差,易聚集成大顆粒等造成超過200目細度藥粉的過篩分級難以進行。上述因素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中獸藥超微粉的標準化、規模化生產,以及在獸醫臨床上的推廣和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起效快、療效好、生物利用度高、臨床用藥量少的超微粉定喘散常溫制備方法。本發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超微粉定喘散常溫制備方法的專用雙向氣流篩分機。本發明所述的超微粉定喘散常溫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按下述比例選取原料藥桑白皮、炒苦杏仁、萊菔子、葶藶子、紫蘇子、黨參、白術 (炒)、關木通、大黃、郁金、黃芩、桅子,其中桑白皮炒苦杏仁萊菔子葶藶子紫蘇子 黨參白術(炒)關木通大黃郁金黃芩桅子=5:4:6:6:4:6:4:4:6:5:5:5,先將白術(炒)、關木通、大黃、郁金、黃芩洗凈、晾干切制成3-5cm長段并烘干至水分含量< 10% ;第二步、在20°C 25°C溫度下將原料藥炒苦杏仁、萊菔子、葶藶子、紫蘇子和桅子5味中藥材粉碎,得到粒度為60 80目的粗粉后,將其中的油分進行提取備用;再將剩余的其他原料藥粉碎至粒度60 80目的粗粉;
第三步、將上述原料藥粗粉和炒苦杏仁、萊菔子、葶藶子、紫蘇子和桅子5味藥渣混合均勻;
第四步、將第三步所得粗粉置于棒磨機內粉碎后,通過風送進入專用雙向氣流篩分機過500目篩,過篩得到粒徑< 25微米的粉料由引風機產生的氣流輸送到旋風集料器中收集即得定喘散超微粉;未過500目篩的粉料經漏斗收集并通過管道輸送到所述棒磨機內再次循環粉碎;
第五步、將第四步收集的定喘散超微粉與第二步中提取的五味中藥油分充分攪拌均勻,得到超微粉定喘散成品。本發明所述的專用雙向氣流篩分機,包括機殼和設置在其內腔中部開口向下的篩筒,所述篩筒的目數> 500目;篩筒的筒口與設置在機殼下部的漏斗上開口相銜接;機殼內腔通過上部的負壓室與引風機相連通;在位于篩筒與機殼之間的區域設置有由橫管和立管構成的門字形旋轉噴氣管,所述門字形旋轉噴氣管的噴氣口為分別沿所述橫管和立管軸向開設在其管壁上的通槽,所述通槽分別朝著篩筒方向開設,通槽的槽寬0. 5-2毫米,橫管的中部與驅動電機傳動聯接;在篩筒中間位置設置有鼓風管,所述鼓風管的出風口穿過篩筒與門字形旋轉噴氣管的橫管中部相連通并通過滾動軸承滾動連接;鼓風管的進風口延伸出所述漏斗側壁之外與鼓風機的鼓風口相連通;在篩筒內設置有進料管,在所述進料管的出料口上方設置有緩沖傘,進料管的進料口延伸出漏斗側壁之外經閉風器與粉料輸送風機出風口連通。所述引風機的引風壓為lOOOpa,引風量為3000m3/h ;所述驅動電機的轉速為155 轉/分鐘;所述鼓風機的鼓風壓力為33kpa,鼓風量為320m3/h ;所述粉料輸送風機的出風壓力為Mkpa,出風量為150m3/h ;所述篩筒的側壁和頂壁分別與對應的立管和橫管之間距離為25毫米。本發明優點在于整個制備過程均在常溫下進行,不需要低溫或特殊附加條件;制備的成品藥物粒徑< 25微米,大大提高了細胞破壁率(破壁率達95%以上)和生物利用度, 增強了藥理作用,從而減少了治療疾病用藥量,節約了藥材,同時也改善了藥物的氣味和口感,使得直接采用飲水方式給藥得以實現,改變了中藥散劑只能拌料不能飲水服用的不足; 本發明方法中使用的雙向氣流篩分機,大大簡化了超微粉定喘散的制備工藝,實現了中藥散劑質量標準可控、適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目的。本發明制劑的臨床治療效果通過以下試驗得到驗證 試驗藥品和材料
定喘散超微粉,采用本發明方法制備。定喘散按照《中國獸藥典》2010年版二部,在實驗室試制。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O78 河南農大禽病研究所提供。試驗動物3周齡的雙A肉雞,體重630g 670g,隔離飼養并飼喂不含藥物的全價飼料。試驗分組試驗動物隨機分為5組,I組采用定喘散超微粉高劑量治療,用量為0. 5g/天/只; II組采用定喘散超微粉中劑量治療,用量為0. 3g/天/只; III組采用定喘散,治療用量為0. 4g/天/只; IV組為不治療對照組。試驗方法除空白對照組外,讓其它各組感染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078。采取臨床發病的雞,經實驗室確診感染,方可進入試驗病例,將試驗藥物按上述不同濃度均勻混入飼料中飼喂,連用5天,治療效果見表1。判定標準
治愈經用藥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精神及食欲恢復正常為治愈; 顯效經用藥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精神及食欲好轉為治療顯效; 有效為治愈率和顯效率之和;
無效經用藥后癥狀未消失,病情未好轉以及治療期間因本病死亡均為無效。表1不同濃度定喘散超微粉對雞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超微粉定喘散常溫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步、按下述比例選取原料藥桑白皮、炒苦杏仁、萊菔子、葶藶子、紫蘇子、黨參、白術、關木通、大黃、郁金、黃芩、桅子,其中桑白皮炒苦杏仁萊菔子葶藶子紫蘇子黨參白術關木通大黃郁金黃芩桅子=5:4:6:6:4:6:4:4:6:5:5:5,先將白術、關木通、大黃、郁金、黃芩洗凈、晾干切制成3-5cm長段并烘干至水分含量< 10% ;第二步、在20°C 25°C溫度下將原料藥炒苦杏仁、萊菔子、葶藶子、紫蘇子和桅子5味中藥材粉碎,得到粒度為60 80目的粗粉后,將其中的油分進行提取備用;再將剩余的其他原料藥粉碎至粒度60 80目的粗粉;第三步、將上述原料藥粗粉和炒苦杏仁、萊菔子、葶藶子、紫蘇子和桅子5味藥渣混合均勻;第四步、將第三步所得粗粉置于棒磨機(16)內粉碎后,通過風送進入專用雙向氣流篩分機過500目篩,過篩得到粒徑< 25微米的粉料由引風機(5)產生的氣流輸送到旋風集料器(17)中收集即得定喘散超微粉;未過500目篩的粉料經漏斗(3)收集并通過管道(18)輸送到所述棒磨機(16)內再次循環粉碎;第五步、將第四步收集的定喘散超微粉與第二步中提取的五味中藥油分充分攪拌均勻,得到超微粉定喘散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超微粉定喘散常溫制備方法的專用雙向氣流篩分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殼(1)和設置在其內腔中部開口向下的篩筒(2),所述篩筒(2)的目數彡500目; 篩筒(2)的筒口與設置在機殼(1)下部的漏斗(3)上開口相銜接;機殼(1)內腔通過上部的負壓室(4)與引風機(5)相連通;在位于篩筒(2)與機殼(1)之間的區域設置有由橫管(6) 和立管(7)構成的門字形旋轉噴氣管,所述門字形旋轉噴氣管的噴氣口為分別沿所述橫管 (6)和立管(7)軸向開設在其管壁上的通槽,所述通槽分別朝著篩筒(2)方向開設,通槽的槽寬0. 5-2毫米,橫管(6)的中部與驅動電機(8)傳動聯接;在篩筒(2)中間位置設置有鼓風管(9),所述鼓風管(9)的出風口穿過篩筒(2)與門字形旋轉噴氣管的橫管(6)中部相連通并通過滾動軸承(10)滾動連接;鼓風管(9)的進風口延伸出所述漏斗(3)側壁之外與鼓風機(11)的鼓風口相連通;在篩筒(2)內設置有進料管(12),在所述進料管(12)的出料口上方設置有緩沖傘(13),進料管(12)的進料口延伸出漏斗(3)側壁之外經閉風器(14)與粉料輸送風機(15)出風口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專用雙向氣流篩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風機(5)的引風壓為lOOOpa,引風量為3000m3/h ;所述驅動電機(8)的轉速為155轉/分鐘;所述鼓風機(11) 的鼓風壓力為33kpa,鼓風量為320m3/h ;所述粉料輸送風機(15)的出風壓力為Mkpa,出風量為150m3/h ;所述篩筒(2)的側壁和頂壁分別與對應的立管(7)和橫管(6)之間距離為25 毫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微粉定喘散常溫制備方法,首先按比例選取原料藥桑白皮、炒苦杏仁、萊菔子、葶藶子、紫蘇子、黨參、白術、關木通、大黃、郁金、黃芩、梔子,常溫下將炒苦杏仁、萊菔子、葶藶子、紫蘇子和梔子5味中藥材粉碎,油分提??;其他藥物粉碎成粗粉;將粗粉再粉碎,通過風送進入專用雙向氣流篩分機過500目篩,過篩得到粒徑≤25微米的粉料由引風機產生的氣流輸送到旋風集料器中收集;未過500目篩的粉料經漏斗收集并通過管道輸送到棒磨機內再次循環粉碎;收集的定喘散超微粉與提取的藥油分充分攪拌均勻,得到超微粉定喘散成品。本發明優點在于成品藥物粒徑≤25微米,提高了細胞破壁率和生物利用度,增強了藥理作用,節約了藥材。
文檔編號A61J3/02GK102406546SQ201110382929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8日
發明者張國祖, 張永昌, 李中亞, 楊彩霞, 郭振環 申請人:河南省康星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