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金銀花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材加工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金銀花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金銀花,又名忍冬,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木質藤本植物。“金銀花”一名出自 《本草綱目》,由于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后轉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藥材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及同屬植物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 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證,均效果顯著。金銀花常用來代茶飲用,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就干品金銀花而言,其顏色保持得越好,品質就越高。在傳統上金銀花的干燥方法有低溫排濕,然后中溫干燥的方法,該方法存在耗時較長,金銀花變色嚴重,有效成分含量低,獲得的金銀花品質不高的缺點。現有技術中,更有用硫磺熏蒸防腐的方法,對金銀花的色澤和品質破壞更加嚴重。在中國專利200510003040. 2中,公開了一種金銀花的干燥方法,該方法是將采摘的金銀花用115 - 125°C的高溫殺酶3 — 5分鐘后,用30 — 50°C的中溫排濕25 — 35分鐘, 接著用中高溫50 - 60°C干燥30 - 40分鐘。該方法高溫殺酶的時間過長,對金銀花顏色破壞較嚴重,同時后期烘干時間太短,金銀花中水份殘留量偏高,影響金銀花的保存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克服以上缺陷,能夠跟好的保持金銀花顏色和品質, 使得金銀花能夠儲存更長時間的加工方法。本發明金銀花的加工方法為將采摘的金銀花在100 150°C下高溫滅酶加熱 15 60秒后,在60 80°C下加熱干燥3 8小時,自然冷卻后獲得產品。本發明金銀花的加工方法優選為將采摘的金銀花在110 130°C下高溫滅酶加熱20 40秒后,在70°C下加熱干燥4 7小時,自然冷卻后獲得產品。發明人經過大量實驗后證明,金銀花在高溫下滅酶時間不宜超過一分鐘,否則會對金銀花的顏色產生較大的影響,這也是本發明最關鍵的地方。經過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加工而成的金銀花,能夠完整的保持金銀花金黃色的原色,不會像市面上大多數金銀花那樣變成銀白色,更好的保持了金銀花有效成分,同時也使得金銀花能夠保存更長的時間,放置12個月以上而品相不發生變化。本發明金銀花的加工方法相對于現有技術就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將采摘的金銀花在100°C下高溫滅酶加熱15秒后,在60°C下加熱干燥3小時,自然冷
卻后獲得產品。
實施例2
將采摘的金銀花在150°C下高溫滅酶加熱60秒后,在80°C下加熱干燥8小時,自然冷卻后獲得產品。實施例3
將采摘的金銀花在110°C下高溫滅酶加熱20秒后,在70°C下加熱干燥4小時,自然冷卻后獲得產品。實施例4
將采摘的金銀花在130°C下高溫滅酶加熱40秒后,在70°C下加熱干燥5小時,自然冷卻后獲得產品。
本發明方法與傳統加工方法比較
滅酶加熱溫度時間中溫排濕金銀花顏色傳統方法115 - 125°C3-5分鐘排濕25 — 35分鐘灰白色本發明方法100 150°C15 60秒不需要排濕金黃色
本發明方法加熱干燥時間雖然本發明時間稍長,但是金銀花中水份殘留量不高,金銀花的保存時間明顯延長,封存塑料袋中保存時間8個月不改變顏色,藥效不變。
權利要求
1.一種金銀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采摘的金銀花在100 150°C下加熱15 60秒后,在60 80°C下加熱3 8小時,自然冷卻后獲得產品。
2.一種金銀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采摘的金銀花在110 130°C下加熱20 40秒后,在70°C下加熱5 7小時,自然冷卻后獲得產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銀花的加工方法,通過100~150℃下加熱15~60秒滅酶,在60~80℃下加熱3~8小時脫水,自然冷卻后獲得產品。本發明的加工方法,能夠制備出顏色保持完好,有效成分含量高,保存期限較長的金銀花產品。
文檔編號A61P31/00GK102429948SQ201110411110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2日
發明者石化玉 申請人:石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