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微量輸液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中的微量蠕動泵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不受重力影響且可防止回血的微量輸液泵。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使用的醫用微量輸液蠕動泵,大都是由輸液控制裝置(簡稱泵頭)及輸液袋組成,泵頭通過控制與輸液袋相連的出水管路進而控制輸液,其工作原理為在泵頭與輸液袋結合時,泵頭上的左閥片及右閥片將壓在輸液袋的硅膠囊上,使得儲液袋內的液體與出水端部相連;使用時,通過控制泵頭上左閥片、右閥片及主推片有規律的運動,在硅膠囊內產生壓力從而達到輸液的目的。但是在使用時泵頭與輸液袋相連時經常會發生裝夾不到位,或中途脫落的情況,進而導致泵頭的閥片不能有效的阻止輸液袋內的水流動,在當輸液袋內有高于人體或低于人體的壓力時,將發生輸液失控或回血,從而產生危險。因此需要一種能夠不受重力影響的泵用輸液袋,以防止輸液失控和回血的情況。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微量輸液泵,其通過在輸液袋上安裝壓力控制閥,可阻止在重力或人體血液壓力作用下產生的液體的流動,保證正常的輸液。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微量輸液泵,包括泵頭、儲液袋、 硅膠囊以及輸液導管;泵頭上設有可規律性擠壓硅膠囊,使得硅膠囊中氣壓產生變化的驅動件;儲液袋上設有出水口,硅膠囊一端與儲液袋的出水口相連通,另一端連通輸液導管; 還包括壓力控制閥;硅膠囊與輸液導管之間通過壓力控制閥相連通;壓力控制閥包括內接頭、外接頭和閥片;內接頭上設有進水通道,進水通道的進水口連通硅膠囊;外接頭上設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出水口連通輸液導管;內接頭與外接頭之間密封連接,并在內接頭與外接頭之間形成一個連通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容置空間;閥片采用彈性材料制成,其上設有出水孔;閥片位于上述容置空間內,且閥片平面垂直于進水通道與出水通道的軸向,將進水通道與出水通道分隔開來。
進一步的,本發明還包括外殼,輸液袋、泵頭、硅膠囊皆置于外殼內;壓力控制閥中內接頭與外接頭的連接處外周設有卡口,壓力控制閥通過卡口卡接固定于外殼上,使得內接頭位于外殼內,外接頭的一部分位于外殼外,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生移位,避免對輸液造成影響。
優選的,本發明中內接頭與外接頭之間為卡接,外接頭卡在內接頭內,且卡接處為密封連接,使得容置空間對外密封,藥液不會從內接頭與外接頭的連接處滲出。
本發明在應用時,首先用注射器通過輸液導管向與還未與泵頭結合的儲液袋內注入藥液,注完后將泵頭安裝到外殼內,使得泵頭上的驅動件動作時能夠正常驅動硅膠囊內的藥水往內接頭的進水通道流;然后開始輸液工作。
作為一種改進,本發明還包括彈性元件;閥片一面與外接頭之間通過彈性元件相連接,另一面抵住內接頭中進水通道的出水口。優選的,上述彈性元件為彈簧,也可以是彈片或者其他形式,只要能夠實現抵在內接頭的進水通道出水口上即可,使得藥液只能通過閥片上的出水孔通過。這種方式下,閥片無需被內接頭和外接頭卡死,閥片依靠彈簧的彈力抵住內接頭的進水通道出口。
進一步的,本發明中閥片上的出水孔可為一字形、或者十字形;如果為十字形,則出水孔的數量可以設置一個,也可以有多個,密布于閥片上;閥片上出水孔的長度是影響閥片自封能力的一個因素,本發明中,優選為當出水孔數量為一個時,一字形出水孔的長度范圍為0. 01mm-30mm ,十字形出水孔交叉的兩條臂各自的長度范圍為0. 01mm-30mm ;出水孔為多個十字形時,十字形中交叉的兩條臂各自的長度范圍是0. 01-30mm。
由于閥片采用彈性材料制成,所以出水孔具有自封能力,在泵頭壓力較大時會自動打開,使得藥液能夠正常從內接頭輸出到外接頭進而進入輸液導管;而當閥片兩面的壓力均較小時,閥片保持自封不會漏液。
優選的,本發明中閥片采用的彈性材料為醫用硅膠或者高彈PVC材料,或者其他彈性材料,材料彈性越好,則閥片的自封能力越好,其次,閥片的厚度也是影響閥片自封能力的一個因素,本發明中閥片的厚度范圍為0. 001mm-20mm,包括疊層厚度、組合厚度都在這個范圍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設置了抗逆流自封閥,其中的內接頭、外接頭閥片在保證能夠正常輸液的同時,由于閥片上的出水孔具有自封能力,同時在泵頭壓力的作用下,可以避免重力或其他壓力作用下造成回血或者輸液失控的情況。本發明中通過合理選擇閥片的材料、厚度,以及閥片上出水孔的長度,使得閥片的自封能力較好,為輸液者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圖1中放大的抗逆流自封閥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抗逆流自封閥的另一種形式結構示意圖; 圖4所示為閥片上設置出水孔的第一種形式;圖5所示為閥片上設置出水孔的第二種形式; 圖6所示為閥片上設置出水孔的第三種形式。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加明顯易懂,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外殼3,位于外殼3之內的泵頭1、儲液袋2、硅膠囊4以及輸液導管6 ;硅膠囊4位于泵頭1與儲液袋2之間;泵頭1上設有可規律性擠壓硅膠囊4,使得硅膠囊4中氣壓產生變化的驅動件;泵頭1為現有技術,驅動件可以為圖1中所示的主推片11和位于主推片11兩邊的左閥片12和右閥片13 ;儲液袋2上設有出水口,硅膠囊4 一端與儲液袋的出水口相連通,另一端連通輸液導管6 ;還包括壓力控制閥5 ;硅膠囊4與輸液導6管之間通過壓力控制閥5相連通;壓力控制閥5包括內接頭51、外接頭52和閥片53 ;內接頭51上設有進水通道,進水通道的進水口連通硅膠囊4 ;外接頭52上設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出水口連通輸液導管6 ;內接頭51與外接頭52之間密封連接,并在內接頭 51與外接頭52之間形成一個連通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容置空間55,用于容置從內接頭 51的進水通道通過閥片到達外接頭的藥液;閥片53采用彈性材料制成,其上設有出水孔531 ;閥片53位于上述容置空間55內,且閥片53平面垂直于進水通道與出水通道的軸向,將進水通道與出水通道分隔開來。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中內接頭51與外接頭52之間為卡接,外接頭52卡在內接頭 51內,且卡接處為密封連接,使得容置空間55對外密封,藥液不會從內接頭與外接頭的連接處滲出。內接頭51與外接頭52的連接處外周設有卡口,壓力控制閥5通過卡口卡接固定于外殼3上,使得內接頭51位于外殼3內,外接頭52的一部分位于外殼3外,在使用過程中避免因移位對輸液造成影響。
本發明中閥片53的設置可以有多種形式,如圖2中,閥片53被卡死在內接頭51 與外接頭52之間,或者如圖3所示閥片53通過彈性元件如彈簧M連接外接頭52,在彈簧 54的作用力下閥片53能夠抵在內接頭51的進水通道出水口上,使得藥液只能通過閥片53 上的出水孔通過。
本發明中,由于閥片采用彈性材料制成,所以出水孔具有自封能力,在泵頭壓力較大時會自動打開,藥液能夠正常從內接頭輸出到外接頭進而進入輸液導管;而當閥片兩面的壓力均較小時,閥片保持自封不會漏液。影響閥片自封能力的因素主要有閥片的材料、閥片的厚度、出水孔的長度,閥片的材料優選為醫用硅膠或者高彈PVC材料,材料彈性越好, 則閥片的自封能力越好;本發明優選閥片的厚度范圍為0. 001mm-20mm,包括組合厚度,多層疊合厚度。
結合圖4至圖6,本發明中閥片53上的出水孔531可為一字形,如圖4,或者為十字形,如圖5和圖6 ;如果為十字形,則出水孔的數量可以設置一個,也可以有多個,密布于閥片上,如圖6所示;閥片上出水孔的長度優選為當出水孔數量為一個時,一字形出水孔的長度范圍為0. 01mm-30mm,十字形出水孔交叉的兩條臂各自的長度范圍為0. 01mm-30mm ; 出水孔為多個十字形時,十字形中交叉的兩條臂各自的長度范圍是0. 01mm-30mm。
本發明在應用時,首先用注射器通過輸液導管向與還未與泵頭結合的儲液袋內注入藥液,注完后將泵頭安裝到外殼內,使得泵頭上的驅動件動作時能夠正常驅動硅膠囊內的藥水往內接頭的進水通道流;然后開始輸液工作。抗逆流自封閥中的內接頭、外接頭閥片在保證能夠正常輸液的同時,由于閥片上的出水孔具有自封能力,同時在泵頭壓力的作用下,可以避免重力或其他壓力作用下造成回血或者輸液失控的情況。本發明中通過合理選擇閥片的材料、厚度,以及閥片上出水孔的長度,使得閥片的自封能力較好,為輸液者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本發明中所述具體實施案例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案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作為本發明的技術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微量輸液泵,包括泵頭、儲液袋、硅膠囊以及輸液導管;泵頭上設有可規律性擠壓硅膠囊,使得硅膠囊中氣壓產生變化的驅動件;儲液袋上設有出水口,硅膠囊一端與儲液袋的出水口相連通,另一端連通輸液導管;其特征是,還包括壓力控制閥;硅膠囊與輸液導管之間通過壓力控制閥相連通;壓力控制閥包括內接頭、外接頭和閥片;內接頭上設有進水通道,進水通道的進水口連通硅膠囊;外接頭上設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的出水口連通輸液導管;內接頭與外接頭之間密封連接,并在內接頭與外接頭之間形成一個連通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容置空間;閥片采用彈性材料制成,其上設有出水孔;閥片位于上述容置空間內,且閥片平面垂直于進水通道與出水通道的軸向,將進水通道與出水通道分隔開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輸液泵,其特征是,還包括外殼;壓力控制閥中內接頭與外接頭的連接處外周設有卡口,壓力控制閥通過卡口卡接固定于外殼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輸液泵,其特征是,還包括彈性元件;閥片一面與外接頭之間通過彈性元件相連接,另一面抵住內接頭中進水通道的出水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量輸液泵,其特征是,內接頭與外接頭之間為卡接,外接頭卡在內接頭內,且卡接處為密封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量輸液泵,其特征是,閥片上的出水孔為一字形, 出水孔的長度范圍為0. 01mm-3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量輸液泵,其特征是,閥片上的出水孔為十字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量輸液泵,其特征是,閥片上的出水孔為十字形, 出水孔的數量為1個以上。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量輸液泵,其特征是,所述彈性元件為彈簧。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量輸液泵,其特征是,閥片采用的彈性材料為醫用硅膠或者高彈PVC材料。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量輸液泵,其特征是,閥片的厚度范圍為 0. 001mm-20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微量輸液泵,其包括泵頭、儲液袋、硅膠囊、輸液導管以及壓力控制閥;硅膠囊一端與儲液袋相連通,另一端連通輸液導管;泵頭上設有可規律性擠壓硅膠囊,使得硅膠囊中氣壓變化的驅動件;硅膠囊與輸液導管之間通過抗逆流與順流的壓力控制閥相連通;壓力控制閥包括內接頭、外接頭和閥片;內接頭上設有進水通道連通硅膠囊;外接頭上設有出水通道連通輸液導管;內接頭與外接頭之間密封連接,并在內接頭與外接頭之間形成一個連通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容置空間,閥片采用彈性材料制成,其上設有出水孔;閥片位于容置空間內,將進水通道與出水通道分隔開。本發明中閥片具有自封能力,加之泵頭的壓力作用,本發明可防止輸液失控與回血的情況。
文檔編號A61M5/142GK102512726SQ201210012879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7日
發明者徐志成, 田培華 申請人:南京揚子醫用制品有限公司, 徐志成, 田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