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動物口蹄疫病的特效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制作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治療動物口蹄疫病的中藥配方。
背景技術:
口蹄疫是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獸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口蹄疫病毒能侵害多種動物,人和非偶蹄動物也可感染;臨床特征是口腔黏膜和鼻、蹄部和乳頭等部位皮膚形成水皰或潰爛。對口蹄疫病的治療原則,通常為消毒、涂抹、清理創面、防止體液滲出和防止傳染等;對被污染的場所、器具用1% -2%的氫氧化鈉、10% -20%的石灰乳或草木灰溶液等浸泡或噴灑消毒,控制病毒的傳染,對病體的治療,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一般是外用藥物涂抹、清理創面,這些辦法大都存在遺漏或不能根治等缺陷,有些外用藥物效果差,不能完全治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外部治療效果不佳、動物抵抗力差的問題,發明一種配合外部治療提高動物自身抵抗力的中藥藥物。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動物口蹄疫病的特效藥,其特殊之處是組分為貫眾、甘草、木通、桔梗、赤芍、生地、花粉、荊芥、連翹、大黃、丹皮;組分比為貫眾10-12%、甘草8-10%、木通8-10%、桔梗8-10%、赤芍8-10%、生地 5-7%、花粉 8-10%、荊芥 8-10、連翹 10-12%、大黃 10-12%、丹皮 8-10%。制作工藝是按重量稱取上述藥材,共研極細粉末,取蜂蜜150克為弓|,用開水調勻。使用方法首先對病畜的糜爛面,用清水、食鹽沖洗,再用碘甘油或1% -2%明礬溶液涂抹,清理完糜爛面后,取溫開水2-3公斤(視不同的動物調整水量),加100克左右小麥麩皮調勻,沖調本發明藥物溶液使病畜內服,每天2-3次,5-7天為一療程。配方中各組分的性能、功效貫眾味淡微澀,有驅蟲、抗菌、抗病毒之功效。甘草氣微甜而特殊,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消腫去毒之功效。木通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清熱利濕之功效;桔梗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祛痰助消化之功效;赤芍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生地味苦,具有清熱涼血之功效。花粉具有補充各種維生素的功效。荊芥味平,性溫,清香氣濃,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功能。連翹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效。大黃味苦而微澀,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血,活血散瘀的功能。
技術效果本發明藥劑經科學方法制備,無菌無毒、藥力迅速、藥效穩定。藥性屬涼,能清熱涼血、止血止痛、收斂解毒、抗菌消炎、生肌散結、結痂迅速、不留疤痕。見效快,療程短,制作工藝簡單,使用方便,效果顯著。治愈率高達90%以上,治療一周即可痊愈,此方療效短,見效快,對大牲畜效果尤為明顯。
具體實施例方式貫眾15克、甘草10克、木通12克、桔梗12克、赤芍10克、生地7克、花粉10克、 荊芥12克、連翹12克、大黃12克、丹皮10克;共為細末,蜂蜜150克為弓|,用開水(或小麥麩皮水)內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動物口蹄疫病的特效藥,其特征和組分是貫眾、甘草、木通、桔梗、赤芍、生地、花粉、荊芥、連翹、大黃、丹皮;組分比為貫眾10-12%、甘草8-10%、木通8-10%、桔梗 8-10%、赤芍 8-10%、生地 5-7%、花粉 8-10%、荊芥 8-10、連翹 10-12%、大黃 10-12%,丹皮8-10%。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動物口蹄疫病的特效藥,其組成成分為貫眾、甘草、木通、桔梗、赤芍、生地、花粉、荊芥、連翹、大黃、丹皮;組分比為貫眾10-12%、甘草8-10%、木通8-10%、桔梗8-10%、赤芍8-10%、生地5-7%、花粉8-10%、荊芥8-10、連翹10-12%、大黃10-12%、丹皮8-10%。制作工藝是按重量稱取上述藥材,共研極細粉末,取蜂蜜150克為引,用開水調勻。它解決了現有治療動物口蹄疫病效果不佳、治標不治本的問題,適用于治療動物口蹄疫病。
文檔編號A61K36/804GK102824456SQ20121007464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0日
發明者宋永法 申請人:宋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