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及舌側矯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口腔正畸領域的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及產品,具體涉及ー種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及舌側矯治器。
背景技術:
隨著成人正畸患者對矯治器的美觀性要求很高,隱形矯治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正畸醫師所關注。為此出現了幾種隱形的矯治技術,如陶瓷托槽矯治器、Invisalign矯治器、舌側矯治器等,但既能做到真正隱形又能治療各種錯牙合畸形的矯治器只有舌側矯治器。舌側矯治技術始于上世紀70年代,在八十年代曾經風靡ー時,但很快由于其復雜的操作,難于精確控制牙齒移動等問題被大多數臨床醫生所放棄。近十余年來,舌側矯治技術的倡導者和先驅們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和探索已使舌側矯治技術成為ー種成熟、高效的固定矯治技術,同時也是口腔正畸臨床領域中的一項熱門技術。舌側矯治器粘接的精確、弓絲彎制精度以及舌側矯治器本身的制造精度都直接影響矯治的效果。現有技術中標準化的舌側托槽,均是由エ廠按照人類牙齒的形態角度的平均值制作的標準的舌側托槽,之后舌側托槽通過膠體粘結在牙齒的舌側面上,通過膠體進行找平。但是由于每個人牙齒舌側面的角度、形態具有很大的個性化差異,為了適應這種差異,通常使用較多的膠體來填充托槽底板與牙齒之間的空間,從而彌補舌側托槽與牙齒在形態上的差異。這樣由于膠體占位較多,使舌側托槽不能緊貼牙齒的舌側面,導致舌側托槽的定位不夠準確,同時由于膠體較厚,使得舌側托槽黏在牙齒上后抗剪切力下降,舌側托槽容易從牙齒上脫落。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根據患者牙齒的舌側面形態,制造個體化的舌側托槽,托槽背板與牙齒的舌側面完全貼合,使托槽槽溝底盡量靠近牙齒的舌側面,托槽和牙面間有“制鎖”感的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制作的舌側矯治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其步驟包括I)制定矯治計劃繪制出患者的計劃切牙位置,計算上中切牙內收量、中切牙壓低量;以及上切牙唇面切線與牙合平面夾角;2)制取印模,翻制石膏模型,并根據所述矯治計劃中計劃切牙位置與牙合平面的關系進行解剖式排牙試驗,得到排牙模型;3)對所述排牙模型進行掃描,得到牙列平面圖;在所述牙列平面圖上連接各牙齒舌側中心點,得到理想弓形圖;4)選擇適合的托槽樹脂型并制作個性化的托槽背板模型;5)根據所述理想弓形圖,將全尺寸弓絲彎制成理想弓形;使所有的所述托槽樹脂型匹配于所述全尺寸弓絲;并將所述托槽樹脂型與所述托槽背板模型連接固定;6)根據所述托槽樹脂型和托槽背板模型,將托槽及托槽背板鋳造成型,得到個性化托槽;7 )將每個牙齒的所述個性化舌側托槽與所述全尺寸弓絲進行結扎綁定,在所述排牙模型上進行復位;當所有的所述個性化舌側托槽都準確復位后,再制作轉移托盤;8)根據所述理想弓形圖制作系列弓絲。所述步驟2)中,解剖式排牙試驗的步驟包括印模制取及上牙合架制取印模,翻制石膏模型,采用面弓轉移牙合位記錄至牙合架;根據中線位置、計劃切牙位置,尖牙基骨位置,繪制標準弓形;根據所述標準弓形進行上牙弓排牙;之后根據上牙弓位置進行下牙 弓排牙。轉移牙合位記錄時,首先進行眼耳平面與牙合平面關系的轉移,要求髁突關節架與眼耳平面平行,用牙合叉進行牙合位記錄,通過萬向關節將兩者固定;之后將萬向關節取下,通過轉移臺將所述牙合位記錄轉移到所述牙合架上。所述步驟4)中,所述托槽樹脂型根據患者對轉矩的要求選擇帶狀弓或方絲弓;根據患者對軸傾的要求調整托槽近遠中寬度。所述托槽背板要完全貼合牙齒舌側面的解剖形態。在所述步驟8)中,制作所述系列弓絲的方法包括將所述全尺寸弓絲進行高精度激光掃描,得到數字化弓形圖;根據所述數字化弓形圖,采用激光雕刻的方法分別制作圓絲模板和方絲模板;將弓絲放入相應模板中定型。定型溫度為520°,時間為10分鐘。一種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舌側矯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個個性化舌側托槽和一套個性化弓絲,每個個性化舌側托槽包括一托槽和一托槽背板,所述托槽和托槽背板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托槽背板與牙齒的舌側面解剖結構匹配。所述托槽背板能與牙齒的舌側面完全貼合。所述托槽的槽溝底靠近牙齒的舌側面。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如下本發明的一種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其步驟包括1)制定矯治計劃;2)制取印摸,翻制石膏模型,得到排牙模型;3)根據排牙模型得到理想弓形圖;4)選擇個性化的托槽樹脂型和托槽背板模型;5)根據理想弓形圖,將全尺寸弓絲彎制成理想弓形;6)制備個性化舌側托槽;7)將托槽與全尺寸弓絲結扎綁定,在排牙模型上進行復位;當所有的個性化舌側托槽都準確復位后,制作轉移托盤;8)根據所述理想弓形圖制作系列弓絲。本發明根據牙齒的舌側面形態制作出的個性化托槽背板是與患者牙齒一一對應的,由于托槽背板完全貼合牙齒舌面的曲面形狀,使托槽槽溝底盡量靠近牙齒的舌側面,使托槽和牙齒的舌側面間有ー種“制鎖”感,提高了托槽的粘結穩定性和定位精確性,保證了托槽整體更加適合牙齒的解剖形態。本發明將現有技術中本用于口腔修復學的面弓技術,轉用于排牙試驗中,將牙齒、頜骨和牙合平面的解剖關系進行聯合,達到正確確定牙齒與頜骨、牙齒與牙合平面之間的解剖關系的目的。本發明的托槽樹脂型根據患者對轉矩的要求選擇帶狀弓或方絲弓;根據患者對軸傾的要求調整托槽近遠中寬度,因而根據上述托槽樹脂型制造的托槽也符合特定患者的矯正要求。根據上述排牙試驗得到的理想弓形,采用激光線性切割技術,制作個性化的弓絲彎制模板,既保證了弓絲彎制的精確性,又降低了制作成本。
圖I是本發明的排牙模型制作過程示意2是本發明的舌側矯治器制作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說明。本發明的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的步驟如下I)選定病例,對選定病例常規拍攝頭顱側位片,VTO分析方法制定矯治計劃,包括繪制出患者的計劃切牙位置(PIP),計算上中切牙內收量、中切牙壓低量,以mm表示;以及上切牙唇面切線與牙合平面夾角,以。表示。2)精確的印模及解剖式排牙試驗對患者進行精確印模制取,并根據制定的矯治計劃中計劃切牙位置與牙合平面的關系進行解剖式排牙試驗,得到排牙模型6。3)將排牙模型6進行掃描,得到牙列平面圖;在牙列平面圖上連接各牙齒舌側中心點,繪制得到理想弓形圖。4)選擇適合的托槽樹脂型和并制作個性化的托槽背板模型;選擇托槽樹脂型吋,根據患者對軸傾的要求調整托槽近遠中寬度,托槽寬度與牙齒大小相匹配,以牙齒近遠中徑的1/3作為選擇標準;根據患者對轉矩的要求選擇帶狀弓或方絲弓,寬槽溝容納方絲弓,窄槽溝容納帶狀弓;槽溝開ロ方向分為遠中和牙合方兩種,對應弓絲入位方式為水平入位和垂直入位。例如,①在增強對軸傾度的控制時,可適當增加托槽近遠中寬度,范圍O. 5mnTl. Omm ;②增強對轉矩控制時,選擇寬槽溝帯狀弓垂直入位,這種方式也更有利于拔牙病例中的前牙內收;托槽背板模型可以為樹脂模型也可以為蠟模型,厚度約為O. 5_,且托槽背板模型要完全貼合牙齒舌側面的解剖形態。5)根據理想弓形圖,將全尺寸弓絲9彎制成理想弓形,使所有牙齒的托槽樹脂型匹配于這根全尺寸弓絲9,并使之盡量靠近牙齒舌側面,同時保證每個托槽樹脂型位于牙齒舌側面的中心位置;在此基礎上確定每個托槽背板模型的位置、體積、形態,并與托槽樹脂型進行連接固定。6)根據托槽樹脂型和托槽背板模型,選用鈷鉻合金將托槽7及其托槽背板8鋳造成型,得到個性化舌側托槽;托槽背板8的粘結面采用網底結構,從而建立了較高的粘接強度;若磨牙位置無明顯變化,可選擇將磨牙托槽背板連接成為一體。另外個性化舌側托槽整體經過電解拋光賦予其極佳的抗腐特性。 7)如圖2所示,將每個牙齒的托槽7與全尺寸弓絲9進行結扎綁定,在排牙模型6上進行復位;當所有的托槽7都準確復位后,采用二次壓膜法制作用于個性化舌側托槽在口腔中準確定位的間接粘接轉移托盤,對于擁擠病例可制作每個牙齒個別硬質轉移托盤。8)將彎制成理想弓形的全尺寸弓絲9進行高精度激光掃描,得到數字化理想弓形圖,采用激光線性切割技術分別制作圓絲模板和方絲模板;將鎳鈦弓絲放入相應模板中,在520度下加熱10分鐘進行定型,得到個性化的系列弓絲。在步驟2)中解剖式模型排牙方法的步驟如下i)印模制取及上牙合架采用硅橡膠制取印模,翻制石膏模型;采用面弓進行眼耳平面與牙合平面關系的轉移,要求髁突關節架與眼耳平面平行,用牙合叉咬出牙合位記錄,通過萬向關節將兩者固定;之后將萬向關節取下,通過轉移臺,將牙合位記錄轉移到解剖式牙合架上;ii)模型標記和修整如圖I所示,在每個牙齒I的頰側面正中標記牙齒長軸2,并延伸至基底,每個牙齒I進行編號標記;使用鋸條將一側中切牙至第二前磨牙從基部鋸下,保留另ー側牙齒I原始位置作為排牙的參考,每個牙齒I基部磨去r5mm,磨牙段最后分離;iii)繪制標準弓形在上頜模型向上放置ー塊透明塑料板,繪出中線,并在計劃切牙位置和第一磨牙中央窩處進行標記,然后根據基骨寬度確定尖牙位置,最后參照基骨情況繪制出初始的標準弓形,經過與模型仔細比對,做進ー步修整,使弓絲盡量靠近牙齒的舌側面;iv)上牙弓排牙去掉牙合架上的下頜模型,代之以咬合板3,將理想弓形圖轉移至咬合板3,中線部位部標記O刻度;將保留ー側的中切牙對準O刻度,根據矯治計劃中切牙內收量將排牙側中切牙切緣置于咬合板3相應刻度處;根據矯治計劃中制定的上切牙唇面切線與牙合平面夾角度數,選擇合適的自制角度尺4,自制角度尺4的底邊與代表牙合平面的咬合板3相接觸,自制角度尺4帶有不同斜度的側邊5與中切牙唇面相切,同時以另一側中切牙作為參照;根據標準弓形一次排列其余牙齒;一側排完后作為標準,排列另外ー側;V)下牙弓排牙分離下頜牙齒,并建立與上頜對應的理想咬合;檢查前伸和側方運動,當所有后牙在最大牙尖交錯位時沒有早接觸、下頜進行各種功能運動時沒有牙合干擾、以及上下頜能咬在滿意的正中牙合位時,模型排牙完畢。根據上述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制作的舌側矯治器包括多個個性化舌側托槽和ー套個性化弓絲,每個個性化舌側托槽包括一托槽和一托槽背板,托槽和托槽背板固定在一起。其中托槽背板與牙齒的舌側面解剖結構匹配,托槽與全尺寸弓絲的安裝位置對應。當舌側矯治器置入患者口腔中時,托槽背板固定在牙齒舌側面上,托槽固定在一全尺寸弓絲上,從而實現對畸形牙齒的有效校正。應當指出,以上所述具體實施方式
可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發明創造,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創造。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創造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創造進行修改 或者等同替換,總之,一切不脫離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創造專利的保護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其步驟包括 1)制定矯治計劃繪制出患者的計劃切牙位置,計算上中切牙內收量、中切牙壓低量;以及上切牙唇面切線與牙合平面夾角; 2)制取印模,翻制石膏模型,并根據所述矯治計劃中計劃切牙位置與牙合平面的關系進行解剖式排牙試驗,得到排牙模型; 3)對所述排牙模型進行掃描,得到牙列平面圖;在所述牙列平面圖上連接各牙齒舌側中心點,得到理想弓形圖; 4)選擇適合的托槽樹脂型并制作個性化的托槽背板模型; 5)根據所述理想弓形圖,將全尺寸弓絲彎制成理想弓形;使所有的所述托槽樹脂型匹配于所述全尺寸弓絲;并將所述托槽樹脂型與所述托槽背板模型連接固定; 6)根據所述托槽樹脂型和托槽背板模型,將托槽及托槽背板鑄造成型,得到個性化舌側托槽; 7)將鑄造所得每個牙齒的所述個性化舌側托槽與所述全尺寸弓絲進行結扎綁定,在所述排牙模型上進行復位;當所有的所述個性化托槽都準確復位后,制作轉移托盤; 8)根據所述理想弓形圖制作系列弓絲。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解剖式排牙試驗的步驟包括印模制取及上牙合架制取印模,翻制石膏模型,采用面弓轉移牙合位記錄至牙合架;根據中線位置、計劃切牙位置,尖牙基骨位置,繪制標準弓形;根據所述標準弓形進行上牙弓排牙;之后根據上牙弓位置進行下牙弓排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轉移牙合位記錄時,首先進行眼耳平面與牙合平面關系的轉移,要求髁突關節架與眼耳平面平行,用牙合叉進行牙合位記錄,通過萬向關節將兩者固定;之后將萬向關節取下,通過轉移臺將所述牙合位記錄轉移到所述牙合架上。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所述托槽樹脂型根據患者對轉矩的要求選擇帶狀弓或方絲弓;根據患者對軸傾的要求調整托槽近遠中寬度。
5.如權利要求I或4所述的一種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背板要完全貼合牙齒舌側面的解剖形態。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8)中,制作所述系列弓絲的方法包括將所述全尺寸弓絲進行高精度激光掃描,得到數字化弓形圖;根據所述數字化弓形圖,采用激光雕刻的方法分別制作圓絲模板和方絲模板;將弓絲放入相應模板中定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定型溫度為520。,時間為10分鐘。
8.一種采用如權利要求I 7之一的方法制作的舌側矯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個個性化托槽和一全尺寸弓絲,每個個性化托槽包括一托槽和一托槽背板,所述托槽和托槽背板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托槽背板與牙齒的舌側面固定,所述托槽與所述全尺寸弓絲固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舌側矯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背板與牙齒的舌側面完全貼合。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種舌側矯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的槽溝底靠近牙齒的舌側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個性化舌側矯治器制作方法及舌側矯治器,其中方法的步驟包括1)制定矯治計劃;2)制取印模,翻制石膏模型,得到排牙模型;3)根據排牙模型得到理想弓形圖;4)選擇托槽樹脂型和托槽背板模型;5)根據理想弓形圖,將全尺寸弓絲彎制成理想弓形;6)制備個性化托槽;7)個性化托槽在排牙模型上進行復位并制作轉移托盤;8)根據理想弓形圖制作系列弓絲。本發明根據不同患者對轉矩的要求選擇帶狀弓或方絲弓,對軸傾的要求適當調整托槽寬度;根據牙齒舌面解剖結構制作出的個性化的托槽背板是與患者牙齒一一對應,托槽背板完全貼合牙齒舌面的曲面形狀,提高了托槽的粘結穩定性和定位精確性以及最大程度貼合牙面,保證了患者的舒適和美觀性,方便臨床操作。
文檔編號A61C7/14GK102648875SQ20121013549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日
發明者周春華, 張棟梁, 李擁華, 白玉興 申請人:周春華, 張棟梁, 李擁華, 白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