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腔鏡縫合打結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體腔內部疾病的手術器械,是ー種能在腔鏡視野下體腔內機動靈活地進行遞線、縫合、打結的腔鏡縫合打結機。
背景技術:
近年來,科技進展使具有微創效果的腔鏡技術在腹腔、胸腔及各體腔疾病的診斷及治療中發揮著重大作用,腔鏡手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腔鏡手術特別是腹腔鏡手術下縫合、打結、止血可能是最重要的。目前腹腔鏡縫合、打結技術與傳統手術ー樣,是由持針器夾持縫針進行縫合,穿針引線后再進行打結,由于體腔空間的峽小,傳統的縫合、打結方法在腹腔鏡下變的笨拙,緩慢。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在腹腔鏡手術中的對合組織或止血,選用簡單但較危險的熱凝、電凝(單極、ニ極)、激光、各種夾子、U形釘等,雖然操作簡單易 行,但操作不慎可引起嚴重的出血或周圍組織的壞死,致使患者死亡,故對于大血管或組織對合的危險部位,一般不敢冒然應用上述方法,而改用笨拙但較牢固的體外打結、體內縫合打結方法或套圈技術。本發明腔鏡縫合打結機,如同縫紉機一祥,采用固定縫針“進針引線”方法,只引線不穿針,使縫合變的簡單;采用不全齒輪與線圈連接原理,使縫線可控制的拉長或縮短,有利于打結、緊線、連續性縫合打結。本發明可取代目前腔鏡手術所采用的套圈技術、縫合打結技術及危險部位電凝止血等技術,提高腔鏡手術的安全性,縮短手術時間,節省大量材料,降低手術成本。公告日為2006年2月8日、公開號為CN1729939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ー種治療腹部疾病的手術器械,尤其是一種能在腹部手術中機動靈活進行縫合的腹腔鏡縫合器。公告日為2009年6月10日、公開號為CN101449989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ー種腹腔鏡縫合打結器,其由縫合器和持線剪線鉗兩部分組成,配合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腔鏡縫合打結機械,是ー種能在腔鏡視野下體腔內機動靈活地進行遞線、縫合、打結功能的腔鏡縫合打結機,以便解決腔鏡手術特別是腹腔鏡手術中,在體腔內進行機動靈活的各種遞線、縫合、打結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具體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種腔鏡縫合打結機,包括縫針、拉桿、主管、把手、線圈、扳機、緊針螺母、轉動頭、轉動軸、引線孔、壓線柱、轉針螺母、齒輪、固定軸、扳機軸、扳機槽、把手框架;主管固定在把手框架的前端,轉動頭活動連接在主管上;拉桿置于主管腔內,拉桿前端與轉動頭連接,后端與轉針螺母連接;板機槽位于把手框架內部,扳機通過扳機軸固定在扳機槽內;扳機的齒面與齒輪吻合; 齒輪由固定軸固定在把手框架上;線圈活動鑲嵌在齒輪上。
所述的主管上還設置沖洗槽。所述的沖洗槽由硅膠密封帽封閉。所述的縫針呈弧形,縫針前端靠近針尖處設置有針孔,孔尾端設置有針座。所述的轉動頭可旋轉O 90°。所述的轉動頭從前端起依次設置夾針槽、緊針螺絲、引線孔、軸孔、連片孔;縫針的針座插入夾針槽內,緊針螺絲與緊針螺母絲扣連接,軸孔與轉動軸配套,連片孔與連片連接,轉動頭通過軸孔、轉動軸活動連接在主管上;轉動頭通過連片、連片孔與拉桿前端活動 連接。所述的轉動頭包括,齒輪轉動頭、軸孔及線孔、轉動齒條;齒輪轉動頭通過轉動軸活動固定在主管上,與轉動齒條活動連接,轉動齒條與拉桿固定連接。所述的扳機上設置齒面、在齒面上方相連處設有無齒面,還設有與扳機軸相配套的軸孔,在齒面下方還設有扳機孔。所述的線圈包括雌葉、雄葉,雌葉上有固線孔,雄葉上有內齒輪,與齒輪相對應。所述的線圈為一次性使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發明腔鏡縫合打結機,如同縫紉機一祥,采用固定縫針“進針引線”方法,只引線不穿針,使縫合變的簡單;采用不全齒輪與線圈連接原理,使縫線可控制的拉長或縮短,有利于打結、緊線、連續性縫合打結。2)本發明可取代目前腔鏡手術所采用的套圈技術、縫合打結技術及危險部位電凝止血等技術,提高腔鏡手術的安全性,縮短手術時間,節省大量材料,降低手術成本。
圖I是本發明縫合打結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縫針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轉動頭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板機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線圈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另ー種轉動頭結構示意圖。 圖中,I縫線,2縫針,3緊針螺母,4轉動頭,5轉動軸,6連片,7拉桿,8主管,9沖洗槽,10引線孔,11壓線柱,12轉針螺母,13把手,14齒輪,15線圈,16固定軸,17扳機,18扳機軸,19扳機槽,13-1把手框架,13-2把手手柄,9-1硅膠密封帽,2_1針尖,2-2針孔,2-3針座,4-1夾針槽,4-2緊針螺絲,4-3引線孔,4-4軸孔,4-5連片孔,4_6齒輪轉動頭,4_7軸孔及線孔,4-8轉動齒條,17-1齒面,17-2無齒面,17-3軸孔,17-4板機孔,15-1雌葉,15-3雄葉,15-2固線孔,15-4內齒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圖2、圖3、圖4、圖5所示縫合打結機包括縫線I、縫針2、緊針螺母3、轉動頭4、轉動軸5、連片6、拉桿7、主管8、沖洗槽9、引線孔10、壓線柱11、轉針螺母12、把手13、齒輪14、線圈15、固定軸16、扳機17、扳機軸18、扳機槽19、把手框架13_1、把手手柄13_2、硅膠密封帽9-1、針尖2-1、針孔2-2、針座2-3、夾針槽4_1、緊針螺絲4_2、引線孔4_3、軸孔4-4、連片孔4-5、齒輪轉動頭4-6、軸孔及線孔4-7、轉動齒條4-8、齒面17_1、無齒面17_2、軸孔17-3、板機孔17-4、雌葉15-1、固線孔15_2、雄葉15_3、內齒輪15_4 ;所述的主管8固定在把手框架13-1的前端,轉動頭4通過軸孔4-4、轉動軸5活動連接在主管8上;縫針2插入轉動頭4的夾針槽4-1內,夾針槽4-1與緊針螺母3絲扣連接,用于松、緊縫針2 ;拉桿7位于主管8腔內,前端與連片6活動連接,連片6通過連片孔4-5與轉動頭4活動連接,后端與轉針螺母12連接,轉動轉針螺母12,可使拉桿7前進,推動連片6及轉動頭4,使轉動頭4旋轉O 90°,有利于縫針進出體腔和縫合組織。板機槽19位于把手框架13-1內部,板機17通過板機軸18固定在板機槽19內,板機17的齒面與齒輪14吻合,齒輪14由固定軸16固定在把手框架13-1上;所述的線圈15內部繞有縫線1,線圈15活動鑲嵌在齒輪14上,能自由裝、卸,縫線I由線圈15引出后經壓線柱11、引線孔10、轉動頭的引線孔4-3、針孔2-2引出;牽拉縫線I吋,齒輪14轉動, 帶動板機17轉動,當其轉至無齒面17-2吋,縫線I可自由拉長,有利于縫合組織;當扣緊板機孔17-4時,齒輪14及線圈15轉動,使縫線I緊繞在線圈15上,縫線I拉緊變短,有利于打結及緊線;按壓壓線柱11,同時手握把手手柄13-2用カ牽引,能使打結后的縫線拉緊,線結牢固。所述的沖洗槽9是用于沖洗清潔主管8內腔而設置,由硅膠密封帽9-1封閉。如圖2所示縫針2呈弧形,縫針2前端靠近針尖2-1處設置有針孔2_2,孔尾端設置有針座2-3。如圖3所示轉動頭4從前端起依次設置夾針槽4-1、緊針螺絲4-2、引線孔4_3、軸孔4-4、連片孔4-5 ;縫針2的針座2-3插入夾針槽4_1內,緊針螺絲4_2與緊針螺母3絲扣連接,縫線I從引線孔4-3內穿過,軸孔4-4與轉動軸5配套使用,連片孔4-5與連片6活動連接。如圖4所示扳機17上設置齒面17-1、在齒面17_1上方相連處設有無齒面17_2、還設有與扳機軸18相配套的軸孔17-3、在齒面17-1下方還設有扳機孔17-4。如圖5所示線圈15包括雌葉15-1、雄葉15_3,雌葉15_1上有固線孔15_2用于固定縫線1,雄葉15-3上有內齒輪15-4,與齒輪14相對應;該線圈15為一次性使用。如圖6所示齒輪轉動頭4-6由軸孔及線孔4-7活動固定在主管8上,并與轉動齒條4-8活動連接,轉動齒條4-8與拉桿7固定連接。轉動轉針螺母12,可使拉桿7前進,推動轉動齒條4-8及齒輪轉動頭4-6,使齒輪轉動頭4-6旋轉O 90°。
權利要求
1.一種腔鏡縫合打結機,包括縫針、拉桿、主管、把手、線圈、扳機、緊針螺母、轉動頭、轉動軸、引線孔、壓線柱、轉針螺母、齒輪、固定軸、扳機軸、扳機槽、把手框架; 主管固定在把手框架的前端,轉動頭活動連接在主管上; 拉桿置于主管腔內,拉桿前端與轉動頭連接,后端與轉針螺母連接; 板機槽位于把手框架內部,扳機通過扳機軸固定在扳機槽內;扳機的齒面與齒輪吻合; 齒輪由固定軸固定在把手框架上; 線圈活動鑲嵌在齒輪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腔鏡縫合打結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管上還設置沖洗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腔鏡縫合打結機,其特征在干,沖洗槽由硅膠密封帽封閉。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腔鏡縫合打結機,其特征在干,縫針呈弧形,縫針前端靠近針尖處設置有針孔,孔尾端設置有針座。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腔鏡縫合打結機,其特征在干,轉動頭可旋轉O 90°。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腔鏡縫合打結機,其特征在于,轉動頭從前端起依次設置夾針槽、緊針螺絲、引線孔、軸孔、連片孔;縫針的針座插入夾針槽內,緊針螺絲與緊針螺母絲扣連接,軸孔與轉動軸配套,連片孔與連片連接,轉動頭通過軸孔、轉動軸活動連接在主管上;轉動頭通過連片、連片孔與拉桿前端活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腔鏡縫合打結機,其特征是在干,轉動頭包括,齒輪轉動頭、軸孔及線孔、轉動齒條;齒輪轉動頭通過轉動軸、軸孔及線孔活動固定在主管上,與轉動齒條活動連接,轉動齒條與拉桿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腔鏡縫合打結機,其特征是在于,扳機上設置齒面、在齒面上方相連處設有無齒面,還設有與扳機軸相配套的軸孔,在齒面下方還設有扳機孔。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腔鏡縫合打結機,其特征在于,線圈包括雌葉、雄葉,雌葉上有固線孔,雄葉上有內齒輪,與齒輪相對應。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腔鏡縫合打結機,其特征在干,線圈為一次性使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術器械,具體是一種腔鏡縫合打結機包括縫針、拉桿、主管、把手、線圈、扳機、緊針螺母、轉動頭、轉動軸、引線孔、壓線柱、轉針螺母、齒輪、固定軸、扳機軸、扳機槽、把手框架,主管固定在把手框架的前端,轉動頭活動連接在主管上;拉桿置于主管腔內,拉桿前端與轉動頭連接,后端與轉針螺母連接;板機槽位于把手框架內部,扳機通過扳機軸固定在扳機槽內;扳機的齒面與齒輪吻合;齒輪由固定軸固定在把手框架上;線圈活動鑲嵌在齒輪上;該裝置采用固定縫針“進針引線”方法,只引線不穿針,使縫合變簡單;采用不全齒輪與線圈連接原理,使縫線可控制的拉長或縮短,有利于打結、緊線、連續性縫合打結。
文檔編號A61B17/04GK102670267SQ20121014927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5日
發明者李法升, 鄭秀惠, 黃永常 申請人:淄博東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