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腦血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治療腦血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ー種,是由于腦血管壁本身的病變引起的。腦血栓形成一般起病較緩慢,常在睡眠中或安靜休息時發生。腦血栓常見的病因是動脈硬化,由于腦動脈硬化,管腔內膜粗糙、管腔變窄,在某些條件下,如血壓降低、血流緩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強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內凝集成塊,形成血栓,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從而使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軟化、壞死而發病。腦血栓患者大多年老體弱,諸多慢性病纏身,在治療上有許多謹慎用藥的情況,而西醫以溶栓治療為主,治療時段多以患者病發時期搶救為主。對于恢復期防止復發的長期用藥,容易造成患者對治療藥物的抗藥性,且副作用影響較大。
發明內容
因此,人們對有效治療腦血栓的中藥藥物存在極大的需求,至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關于本發明的有關報道。本發明人依據中醫理論的研究及臨床反復的試驗和驗證,終于找到了治療腦血栓的中藥藥物,從而完成了本發明。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治療腦血栓的中藥組合藥物。本發明的另ー個目的就是提供了該組合藥物的制備方法。本發明藥物是選用柴胡、郁金、丹參、三七、川牛膝、澤瀉、女貞子、茯苓、枳實、菊花、夏枯草、天麻、僵蠶、枸杞、黨參、山羊肉、白木、地龍、紅花、菟絲子、半夏進行組合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從而能夠快速治療腦血栓的復發。其中選用柴胡是因為其性味苦,涼,入肝、膽經,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的功能,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ロ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選用郁金是因為其性味辛苦,涼,入心、肺、肝經,有行氣解隨,涼血破瘀的功能,治胸腹脅肋諸痛,失心癲狂,熱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婦女倒經,黃疸。選用丹參是因為其性味苦,微溫,入心、肝經,有活血去瘀,安神寧心,排膿,止痛的功能,治心膠痛,月經不調,痛經,以閉,血崩帶下,癥瘕,積聚,瘀血腹痛,骨節疼痛,驚悸不眠,惡瘡腫毒。選用三七是因為其性味甘微苦,溫,入肝、胃、大腸經,有止血,散瘀,消腫,定痛的功能,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產后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癰腫疼痛。選用川牛膝是因為其性味平,味苦,無毒,入肝、腎ニ經,有祛風,利濕,通經,活血的功能,治風濕腰膝疼痛,腳痿筋攣,血淋,尿血,婦女經閉,癥瘕。選用澤瀉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膀胱經,有利水,滲濕,泄熱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腫肛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選用女貞子是因為其性味苦甘,平,入肝、腎經,有補肝腎,強腰膝的功能,治陰虛內熱,頭暈,目花耳鳴,腰膝酸軟,須發早白。選用茯苓是因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經,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腫脹痛,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選用枳實是因為其性味苦,寒,入脾、胃經,有破氣,散痞,瀉痰,消積的功能,治胸腹脹痛,胸痹,痞痛,痰癖,水腫,食積,便秘,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選用菊花是因為其性味甘、苦、微寒。歸肺、肝經。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選用夏枯草是因為其性味苦辛,寒,入肝、膽經,有清肝,散結的功能,治瘰疬,癭瘤,乳癰,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淚,頭目眩暈,ロ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結核,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血崩,帶下。選用天麻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肝經,有息風,定驚的功能,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小兒驚癎動風。選用僵蠶是因為其性味辛、咸,平。歸肝,肺經。祛風解痙,化痰散結。用于中風ロ眼歪斜,驚癇抽搐,頭賜,喉痹,瘰癘結核,風疹丹毒。選用枸杞是因為其性味甘,平,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的功能,治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清。選用黨參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手、足太陰經氣分,有補中益氣,生津的功能,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ロ渴,久瀉,脫肛。選用山羊肉是因為其性味甘,熱。補虛助陽。治虛勞內傷,筋骨痹弱,腰脊酸軟,陽痿,帶下,不孕。選用白術是因為其性味苦甘,溫,入脾、胃經,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的功能,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泄瀉,痰飲,水腫,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選用地龍,又名蚯蚓,其性味咸,寒,入肝、脾、肺經,有清熱,平肝,止喘,通絡的功能,治高熱狂躁,驚風 抽搐,風熱頭痛,目赤,中風半身不遂,喘息,喉痹,關節疼痛,齒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瘡瘍。選用紅花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心、肝經,有活血通經,去瘀止痛的功能,治經閉,癥瘕,難產,死胎,產后惡露不行,瘀血作痛,癰腫,跌撲損傷。選用菟絲子是因為其性味辛甘,平,入肝、腎經,有補肝腎,益精髄,明目的功能,治腰膝酸痛,遺精,消渴,尿有余浙,目暗。選用半夏是因為其性味辛,溫,有毒,入脾、胃經,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能,治濕痰冷飲,嘔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脹滿,痰厥頭痛,頭暈不眠,外消癰腫。本發明原料藥物的用量也是發明人經過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圍內都具有較好療效
柴胡 8 —12克郁金6 — 20克丹參15 — 30克
三七 6 —12克川牛膝10 — 20克澤瀉10 — 30克
女貞子 15 — 35克茯苓10 — 25克枳實5 —15克
菊花 8—25克夏枯草10—23克天麻9一25克
僵蠶 6—20克枸杞12—30克黨參6—20克
山羊肉 13 — 27克白術7 — 20克地龍6 — 20克
紅花 5 —15克菟絲子10—25克半夏8—22克
優選用量為
柴胡 10克郁金15克丹參25克
三七 8克川牛膝18克澤瀉20克
女貞子 25克茯苓20克枳實10克
菊花 15克夏枯草15克天麻15克
僵蠶 15克枸杞20克黨參15克
山羊肉 15克白術15克地龍15克
紅花 12克菟絲子15克半夏15克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一、備料
1、柴胡揀去雜質,除去殘莖,洗凈泥沙,撈出,潤透后及時切片,曬干;
2、郁金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曬晾,潤透,切片,曬干;
3、丹參揀凈雜質,除去根莖,洗凈,撈出,潤透后切片,晾干;
4、三七揀凈雜質,潤透后切片曬干;
5、川牛膝揀去雜質,晾干;
6、澤瀉揀去雜質,大小分檔,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撈出,曬涼,悶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曬干;
7、女貞子揀去雜質,洗凈,曬干;
8、茯苓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悶透后,切片,曬干;
9、枳實揀凈雜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撈出,潤至內無硬心,切片,晾干;
10、菊花取原藥材,除去梗、葉及雜質,篩去灰屑;
11、夏枯草取原藥材,除去枝梗、葉片及雜質,篩去灰屑;
12、天麻揀去雜質,大小分檔,用水浸泡至七成透,撈出,稍晾,再潤至內外溫度均勻,切片,曬干;
13、炒僵蠶取凈僵蠶,炒至表面黃色;
14、枸杞子簸凈雜質,摘去殘留的梗和蒂;
15、黨參洗凈泥沙后潤透去蘆,切片或切段,曬干;
16、山羊肉:洗凈,晾干;
17、炒白術先將麩皮撒于熱鍋內,候煙冒出時,將白術片倒入微炒至淡黃色,取出,篩去麩皮后放涼,每白術片100斤,用麩皮10斤;
18、地龍揀去雜質,用水漂凈,及時撈出,曬干,切段;
19、紅花揀凈雜質,除去莖葉、蒂頭,曬干;
20、菟絲子過羅去凈雜質,洗凈,曬干;
21、姜半夏取揀凈的半夏,用涼水浸泡10日,至起白沫時,每半夏100斤加白礬2斤,泡I日后再進行換水,至口感稍有麻辣感為度。另取生姜切片煎湯,加白礬與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悶潤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生姜25斤,冬季用白礬12斤8兩,夏季用14斤8兩。二、制備
I、將所述重量的柴胡,郁金,丹參,三七,川牛膝,澤瀉,女貞子,茯苓,枳實,菊花,夏枯草,天麻,僵蠶,枸杞,黨參,山羊肉,炒白術,地龍,紅花,菟絲子,姜半夏藥物加水煎煮,第一次加水4倍量,浸泡60分鐘后,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15分鐘即得第一次 煎煮液,將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內。2、將第一次過濾后的藥渣加水2倍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將第二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內。3、將兩次煎煮液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分成4劑服用。本發明藥物具有補中益氣,息風定驚,寧心安神的功能,用于治療腦血栓,療程短,見效快,治愈率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這些試驗例包括了本發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和臨床觀察資料。[試驗例I]本發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體重2. 0—2. 4kg,分兩組,每組15只,其中一組為超劑量試驗組,另一組為正常量試驗組。超常量組為30ml/kg,正常量為15ml/kg,給藥方式為灌胃法給藥,每天三次,連服7天,每天觀察給藥反應,結果表明二組家兔活動、飲食正常,藥物無不良毒副作用。[試驗例2]本發明藥物治療腦血栓的臨床觀察資料
I、一般資料
收治門診患者共165例,其中早期患者120例,中晚患者45例。2、診斷標準
早期輕度患者表現中樞性偏癱、面癱及對側肢體感覺減退。大多數病人神志清楚,頭痛、嘔吐者較少見。中晚期病情較重者,常伴有意識障礙和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則多見眩暈、惡心、嘔吐、交叉性運動及感覺障礙、吞咽困難、飲水發嗆等癥狀。3、治療方法
選用上述藥劑,給患者服用,輕度患者早晚各一次,一次一劑。10天為一個療程,連續服用2個療程。重度患者連續服用6個療程。4、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眩暈、惡心、頭痛和失語等癥狀消除,肢體恢復知覺,體質恢復正常,觀察半年無復發者;
好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體質逐步恢復;
無效臨床部分癥狀消失或無改變,達不到好轉標準者。5、治療結果(見下表)
權利要求
1.ー種治療腦血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圍內的原料藥制成 柴胡8 —12克郁金6 — 20克丹參15 — 30克 三七6—12克川牛膝10 — 20克澤瀉10 — 30克 女貞子15 — 35克茯苓10 — 25克枳實5 —15克 菊花8— 25克夏枯草10 — 23克天麻9一 25克 僵蠶6— 20克枸杞12 — 30克黨參6— 20克 山羊肉13 — 27克白術7— 20克地龍6— 20克 紅花5—15克菟絲子10 — 25克半夏8— 22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藥物,其中各原料藥的用量為 柴胡10克郁金15克丹參25克 三七8克川牛膝18克澤瀉20克 女貞子25克茯苓20克枳實10克 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天麻15克 僵蠶15克枸杞20克黨參15克 山羊肉15克白術15克地龍15克 紅花12克菟絲子15克半夏15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驟 (一)備料 (1)柴胡揀去雜質,除去殘莖,洗凈泥沙,撈出,潤透后及時切片,曬干; (2)郁金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曬晾,潤透,切片,曬干; (3)丹參揀凈雜質,除去根莖,洗浄,撈出,潤透后切片,晾干; (4)三七揀凈雜質,潤透后切片曬干; (5)川牛膝揀去雜質,晾干; (6)澤瀉揀去雜質,大小分檔,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撈出,曬涼,悶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曬干; (7)女貞子揀去雜質,洗浄,曬干; (8)茯苓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悶透后,切片,曬干; (9)枳實揀凈雜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撈出,潤至內無硬心,切片,晾干; (10)菊花取原藥材,除去梗、葉及雜質,篩去灰屑; (11)夏枯草取原藥材,除去枝梗、葉片及雜質,篩去灰屑; (12)天麻揀去雜質,大小分檔,用水浸泡至七成透,撈出,稍晾,再潤至內外溫度均勻,切片,曬干; (13)炒僵蠶取凈僵蠶,炒至表面黃色; (14)枸杞子簸凈雜質,摘去殘留的梗和蒂; (15)黨參洗浄泥沙后潤透去蘆,切片或切段,曬干; (16)山羊肉洗浄,晾干; (17)炒白木先將麩皮撒于熱鍋內,候煙冒出時,將白木片倒入微妙至淡黃色,取出,篩去麩皮后放涼,每白術片100斤,用麩皮10斤;(18)地龍揀去雜質,用水漂凈,及時撈出,曬干,切段; (19)紅花揀凈雜質,除去莖葉、蒂頭,曬干; (20)菟絲子過羅去凈雜質,洗浄,曬干; (21)姜半夏取揀凈的半夏,用涼水浸泡10日,至起白沫時,每半夏100斤加白礬2斤,泡I日后再進行換水,至ロ感稍有麻辣感為度;另取生姜切片煎湯,加白礬與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悶潤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生姜25斤,冬季用白礬12斤8兩,夏季用14斤8兩; (ニ)制備(1)將所述重量的柴胡,郁金,丹參,三七,川牛膝,澤瀉,女貞子,茯苓,枳實,菊花,夏枯草,天麻,僵蠶,枸杞,黨參,山羊肉,炒白術,地龍,紅花,菟絲子,姜半夏藥物加水煎煮,第一次加水4倍量,浸泡60分鐘后,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15分鐘即得第一次煎煮液,將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內; (2)將第一次過濾后的藥渣加水2倍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將第二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內; (3)將兩次煎煮液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分成4劑服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腦血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它主要是由柴胡、郁金、丹參、三七、川牛膝、澤瀉、天麻、僵蠶按重量配比制備而成,它可以制備成任何一種口服劑型,本發明藥物具有息風定驚,寧心安神的功能,用于治療腦血栓見效快,療效好,治愈率高。
文檔編號A61P9/10GK102671150SQ20121018847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1日
發明者馮遠華 申請人:馮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