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芪黃顆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芪黃顆粒,它是由黃芪、川芎、桑寄生、懷牛膝、牡丹皮、黃連、天麻、酸棗仁、熟地黃、麥冬、生牡蠣、炒白術、黨參、當歸、制半夏、肉桂十六味中藥組成,各味中藥的重量百分比是:黃芪∶川芎∶桑寄生∶懷牛膝∶牡丹皮∶黃連∶天麻∶酸棗仁∶熟地黃∶麥冬∶生牡蠣∶炒白術∶黨參∶當歸∶制半夏∶肉桂=11.67∶5.84∶5.84∶3.89∶3.89∶2.33∶3.89∶84∶11.67∶5.84∶11.67∶3.89∶11.67∶5.84∶3.89∶2.34。該藥具有良好的益氣養陰,活血化痰,平肝息風安神的功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取得了總有效率94%,降壓總有效率77%。并具有良好的調脂、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對于中老年患者十分適宜。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芪黃顆粒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冠心病和高血壓的中藥顆粒,是一種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芪黃顆粒。
【背景技術】
[0002]根據衛生部的最新統計,目前我國的高血壓病患者已超過1.3億人,其中輕度高血壓占70%。每年新增高血壓300萬人以上。我國現有冠心病患者約1000萬人,其中65%的患者有高血壓病史。高血壓是冠心病發病的最常見危險因素之一,高血壓會引起左心室肥大、心律失常、動脈硬化、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積極開展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治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市場上治療冠心病的中成藥品種較多,治療高血壓的中成藥較少。能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中成藥極少。現在市場上有不少治療冠心病的中成藥含有人參、甘草等能升高血壓的中藥成分,這對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治療是不利的。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芪黃顆粒,即可以治療冠心病又可以治療高血壓,將高血壓和冠心病綜合治療,使病人早日恢復健康。
[0004]本發明的
【發明內容】
是:它是由黃苗、川彎、桑寄生、懷牛膝、牡丹皮、黃連、天麻、酸棗仁、熟地黃、麥冬、生牡蠣、炒白術、黨參、當歸、制半夏、肉桂十六味中藥組成,各味中藥的重量百分比是:黃芪:川芎:桑寄生:懷牛膝:牡丹皮:黃連:天麻:酸棗仁:熟地黃:麥冬:生牡蠣:炒白術:黨參:當歸:制半夏:肉桂=11.67: 5.84: 5.84: 3.89: 3.89:2.33: 3.89: .84: 11.67: 5.84: 11.67: 3.89: 11.67: 5.84: 3.89: 2.34。
[0005]本配方的中醫理論依據以及各味中藥的藥用功效:
[0006]高血壓、冠心病的形成是多因素導致的結果,其病機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臟氣虧損、氣陰兩虛為其本,血熱肝旺、虛風內動、心神被擾為其標。
[0007]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病年齡一般在40歲以后,經云“年四十而陰氣自半”,元陰一虧,元氣化源不足,出現氣陰兩虧的病理機制。在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病過程中,血熱肝旺是又一重要病機。其“熱”一則來源于陰虛,及陰虛生內熱;二則來源于“五志化火”,即情志過激,憂思惱怒,導致五志過激生內熱;再則飲食失調,過食肥甘厚味,營養過剩,體胖生內熱。熱在血脈,耗傷肝陰,擾動肝陽,形成陰虛陽亢、肝風內動的病理機制。另高血壓患者常合并有神經衰弱,失眠、焦慮、心慌等。而失眠、惱怒、精神緊張與情志不暢又可引起血壓升高。這一病理循環的病機則在于氣陰兩虛、血熱肝旺、心神被擾。
[0008]本配方以益氣養陰,化瘀清熱,息風安神為的中醫治法,在組方遣藥中,既遵循中醫傳統組方原則,又結合現代藥理研究篩選藥物,在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0009]方中黃芪補氣固本、熟地黃補腎填精,二藥共為君藥;黨參、白術、當歸、麥冬益氣健脾、養陰生津為臣藥;川芎、丹皮、姜半夏、黃連活血化痰、清熱解毒,天麻、酸棗仁、懷牛膝、生牡蠣平肝潛陽、養心安神為佐藥,桑寄生、肉桂調理升降、引藥入肝經、歸心腎共為使藥。全方標本兼顧,配伍精當,效宏力專。所選藥物符合現代中藥制劑的要求。[0010]處方中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綱目》曰:“牡丹皮,治手足少陰、厥陰四經血分伏火。蓋伏火即陰火也,陰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腎氣丸用之。后人乃專以黃蘗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勝也。
[0011]《別錄》云:“酸棗仁主煩心不得眠……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
[0012]天麻具有平肝、息風、止痙之功效。主治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為治療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要藥。其善治眩暈,又可用于風痰之證,解痙力佳,且又能通利經絡而止痛。《綱目》云:“天麻入厥陰之經而治諸病。按羅天益云‘眼黑頭眩,虛風內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風之草,故為治風之神藥。”。
[0013]生牡蠣性味咸澀,涼。功擅斂陰,潛陽,止汗,澀精,化痰,軟堅。《本草經疏》:“牡蠣味咸平,氣微寒,無毒,入足少陰、厥陰、少陽經。其主傷寒寒熱、溫瘧灑灑、驚恚怒氣、留熱在關節去來不定、煩滿、氣結心痛、心脅下痞熱等證,皆肝膽二經為病。二經冬受寒邪,則為傷寒寒熱;夏傷于暑,則為溫瘧灑灑;邪伏不出,熱在關節去來不定;二經邪郁不散,則心脅痞;熱邪熾甚,則驚恚怒氣,煩滿氣結心痛。此藥味咸氣寒,入二經而除寒熱邪氣,則營衛通,拘緩和,而諸證無不廖矣。”
[0014]熟地黃的有效成分主要含梓醇、地黃素,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熟地黃有顯著的降壓作用;藥理研究顯示黃芪對多種動物均有降壓作用,其降壓成分為Y-氨基丁酸和黃芪皂苷甲,降壓作用主要為直接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0015]黃連的主要成分小檗堿對心血管作用非常廣泛。小檗堿靜脈給藥,對麻醉犬和清醒大鼠均能產生明顯的降壓作用,其降壓的主要環節在于心率的減慢和外周阻力的降低。小檗堿同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壓、降血脂等作用。動物實驗研究發現小檗堿腹腔注射能顯著縮小大鼠冠脈結扎后24小時的心肌梗死范圍,抑制血清游離脂肪酸的增高,降低梗死后病理性Q波的發生率,對缺血性心肌具有保護作用。另外,小檗堿的抗病原體、抗細菌毒素、抗炎等對急慢性炎癥的抑制作用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是十分有益的。另外,川芎、酸棗仁的化學成分均有確切的降壓作用。且黃芪、麥冬對心肌細胞具有良好的營養保護作用。
[0016]研究發現,高血壓、冠心病與胰島素抵抗(IR)、肥胖、脂代謝異常、2型糖尿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即共同土壤學說。我們通過臨床觀察發現,芪黃顆粒在降壓、緩解心絞痛的同時,還具有調脂、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提高睡眠質量的作用。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芪黃顆粒取得療效的機理是通過多環節、多靶點綜合調理而起到治療作用。
[0017]配方中各味藥物的成分及功效:
[0018]黃芪主要含有黃酮、異黃酮、二氫黃酮等黃酮類化合物;在黃芪及其同屬植物中已分離出40余種三萜皂苷,結構為四環三萜及五環三萜苷類。另外黃芪中還含核黃素、葉酸、有機酸、香豆素、β —谷留醇、胡蘿卜苷,羽扇豆醇、單糖、多糖、氨基酸、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P、正十六醇、膽堿、甜芳堿等多種成分。藥理研究顯示黃芪具有營養心肌、抗心肌缺血、降壓作用,其降壓成分為Y-氨基丁酸和黃芪皂苷甲,降壓作用主要為直接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0019]川芎主要含揮發性成分、苯酞衍生物、雙苯酞衍生物、生物堿、有機酸類、有機酸酯類和其它成分。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川芎及其提取物均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應和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有降低血壓和鎮靜作用。
[0020]桑寄生主要含齊墩果酸、β —香樹脂醇、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桑寄生具有降血壓、利尿、抗病毒等作用。
[0021]懷牛膝主要含有三萜類、甾體類、多糖類和其它成分。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懷牛膝具有降壓、鎮痛和輕微的利尿。
[0022]牡丹皮主要含牡丹酚、萜類、苷類等。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牡丹皮對實驗性心肌缺血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并且持續時間較長,同時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時具有利尿、降壓、降血糖的作用。
[0023]黃連主要成分為小檗堿、黃連堿、掌葉防己堿等。小檗堿對心血管作用非常廣泛。黃連有降壓、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種心血管藥理作用;另外,小檗堿的抗病原體,抗細菌毒素,抗炎等作用及對急慢性炎癥的抑制作用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是有益的。
[0024]天麻含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草醇、香草醛、天麻多糖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天麻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降壓、鎮靜等藥理作用。
[0025]酸棗仁主要含多種皂甙類及黃酮類成分,包括酸棗仁皂苷A、B、Bi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酸棗仁具有抗心肌缺血、降壓、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鎮靜等作用。
[0026]熟地黃主要含主含梓醇、地黃、素苷類、糖類、氨基酸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熟地黃有顯著的降壓作用;并有擴張腎臟血管和利尿的作用,此外還有輕微的降血糖作用。生地黃水煎劑不僅能通過對全身性的調節作用,改善陰虛癥狀,并能對異常的甲狀腺素狀態起調節作用。
[0027]麥冬主要含揮發油、留體皂苷、黃酮類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麥冬能使已顯著損害的心肌細胞較快的得到修復促進其愈合,相應的減少心肌細胞的壞死,麥冬注射液能顯著提高心肌收縮力和心臟泵功能,麥冬還有一定的鎮靜、降血糖作用。
[0028]白術主要含蒼術酮、白術內酯等,藥理研究表明白術利尿、降壓、降血糖等作用。
[0029]牡蠣主要含碳酸鈣、磷酸鈣及硫酸鈣、鎂、鋁、硅及氧化鐵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牡蠣潛陽補陰,軟堅散結。從牡蠣中分離出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質,稱為餾分物“C”,能抑制化膿鏈球菌的生長。有人認為癌細胞之所以能夠大量地,無節制地迅速增殖,其原因與細胞膜內鈣離子不足有關,當投入鈣離子時,可阻止癌細胞的分裂。牡蠣中含有鈣,研究發現該藥對小鼠為瘤有明顯的抑制活性作用。
[0030]黨參主要含留醇類、糖苷類、生物堿及揮發性成分、三萜類。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黨參抗心肌缺血、改善血液流變學、擴張周圍血管等作用。黨參對小鼠記憶獲得、記憶鞏固、記憶再現過程均有改善作用。黨參及多糖可使巨噬細胞數量增加、細胞體積增大、偽足多、吞噬能力強,用藥后巨噬細胞內各種化學成分含量明顯增加。
[0031]當歸主要含有揮發性成分、糖類、氨基酸、無機元素和其他成分。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當歸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泳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并有奎尼丁樣抗心律失常和降血脂作用。
[0032]半夏主要含β —谷留醇、膽堿、胡蘿卜苷等成分。藥理研究證實半夏具有降血脂、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0033]肉桂主要含揮發油(桂皮油)、桂皮醛及糖苷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肉桂對動物外周血管有擴張作用,可使冠脈和腦血流量明顯增加,血管阻力下降,血壓下降。肉桂還有鎮靜、抗炎、健胃抗潰瘍等作用。
[0034]生產工藝是:
[0035]取本配方中的黃芪、川芎、桑寄生、懷牛膝、牡丹皮、黃連、天麻、酸棗仁、熟地黃、麥冬、生牡販、炒白術、黨參、當歸、制半夏、肉桂十六味中藥,按各味中藥的重量百分比是:黃芪:川芎:桑寄生:懷牛膝:牡丹皮:黃連:天麻:酸棗仁:熟地黃:麥冬:生牡蠣:炒白術:黨參:當歸:制半夏:肉桂=11.67: 5.84: 5.84: 3.89: 3.89: 2.33: 3.89:84: 11.67: 5.84: 11.67: 3.89: 11.67: 5.84: 3.89: 2.34 選料。
[0036]先取取黃連、牡丹皮、黃芪、酸棗仁、麥冬、生牡蠣、制半夏七味藥,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0小時;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時,濾過,合并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 1.40(60°C)的清膏,備用;其余九味藥川芎、桑寄生、懷牛膝、天麻、熟地黃、炒白術、黨參、當歸、肉桂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9倍量水煎煮2.0小時;第二次加7倍量水煎煮1.5小時,濾過,合并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 (60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到60%,靜置24小時,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 (60°C )的清膏,與上述清膏混合,加適量輔料,制成1000g顆粒,即得。
[0037]質控標準:成品中麥冬中的氨基酸、丹皮酚、小檗堿、酸棗仁甙、川芎嗪的薄層鑒別可作為麥冬、丹皮、黃連、酸棗仁、川芎的定性指標,生理活性成分黃芪甲苷作為含量測定指標。
[0038]本發明的優點是:1.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芪黃顆粒既能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又能降低血壓,對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是一種十分適宜的中醫治療方法。經過對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芪黃顆粒芪黃顆粒的臨`床研究觀察證實,該藥具有良好的益氣養陰,活血化痰,平肝息風安神的功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取得了總有效率94%,降壓總有效率77%的良好療效。并具有良好的調脂、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
[0039]2.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芪黃顆粒組方配伍嚴謹、選藥考究,其中天麻、酸棗仁、黃芪、麥冬、熟地黃、黨參等藥為具有補養作用的名貴中藥,對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中老年患者十分適宜。
[0040]3.制劑工藝合理,質控標準可靠。
[0041]4.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芪黃顆粒為純中藥制劑,通過安全性檢測證實該藥無毒副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2]圖1是本發明的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芪黃顆粒生產工藝流程示意圖。下面結合附圖用【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43]取本配方中的黃芪、川芎、桑寄生、懷牛膝、牡丹皮、黃連、天麻、酸棗仁、熟地黃、麥冬、生牡販、炒白術、黨參、當歸、制半夏、肉桂十六味中藥,按各味中藥的重量百分比是:黃芪:川芎:桑寄生:懷牛膝:牡丹皮:黃連:天麻:酸棗仁:熟地黃:麥冬:生牡蠣:炒白術:黨參:當歸:制半夏:肉桂=11.67: 5.84: 5.84: 3.89: 3.89: 2.33: 3.89:84: 11.67: 5.84: 11.67: 3.89: 11.67: 5.84: 3.89: 2.34 取料。
[0044]先取取黃連30g、牡丹皮50g、黃芪150g、酸棗仁75g、麥冬75g、生牡蠣150g、制半夏50g七味藥,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0小時;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時,濾過,合并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1.40(6(TC )的清膏,備用;再將其余九味藥取川芎75g、桑寄生75g、懷牛膝50g、天麻50g、熟地黃150g、炒白術50g、黨參150g、當歸75g、肉桂30g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9倍量水煎煮2.0小時;第二次加7倍量水煎煮
1.5小時,濾過,合并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 (600C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到60%,靜置24小時,濾過,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 (600C )的清膏,與上述清膏混合,加適量輔料,制成1000g顆粒,即得。
[0045]質控標準:成品中麥冬中的氨基酸、丹皮酚、小檗堿、酸棗仁甙、川芎嗪的薄層鑒別可作為麥冬、丹皮、黃連、酸棗仁、川芎的定性指標,生理活性成分黃芪甲苷作為含量測定指標。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的芪黃顆粒,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黃芪、川芎、桑寄生、懷牛膝、牡丹皮、黃連、天麻、酸棗仁、熟地黃、麥冬、生牡蠣、炒白術、黨參、當歸、制半夏、肉桂十六味中藥組成;各味中藥成分的重量百分比是:黃芪:川芎:桑寄生:懷牛膝:牡丹皮:黃連:天麻:酸棗仁:熟地黃:麥冬:生牡蠣:炒白術:黨參:當歸:制半夏:肉桂=11.67: 5.84: 5.84: 3.89: 3.89: 2.33: 3.89: 84: 11.67: 5.84: 11.67: 3.89:11.67: 5.84: 3.8 9: 2.34。
【文檔編號】A61K9/16GK103505638SQ201210200079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5日
【發明者】張治祥 申請人:張治祥